分享

一想到父母期待的眼神,我们只有忍气吞声

 廿山 2018-08-29

原标题:一想到父母期待的眼神,我们只有忍气吞声

今天和五年级的学生谈“压力”,好几个学生都表示,除了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之外,很大一部分压力来源于父母。

其中一个男孩非常无奈地说了句“理解父母之后,压力更大了”,其他几名同学忍不住地点头并出声应和,“是呀,知道了父母是为自己好,就只能默默忍受各种压力了”、“是呀是呀,爸妈让我体谅下他们的辛苦,说他们都是为了我好,所以,我学习累的不行的时候,都不能发脾气或者偷懒,感觉这样对不起他们,但我感觉自己也快要爆炸了”。

身边好多活生生的例子,都是父母认真且执着地贯彻着“孩子应该更理解父母”、“父母不会害孩子,所以孩子应该体谅并努力达到父母的期待”。

但孩子们说“在理解了父母之后压力更大了”!因为不仅要承受父母安排给自己的各种学习任务和期待,他们连抱怨、愤怒的权利都没有了,因为“父母说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好”!

不由得想到2017年11月发生的10岁女童喝农药自杀、留下遗书与视频的事情。一封手写的夹杂着拼音和错别字的374字遗书和3分26秒告别视频,看的人心痛不已。

遗书和视频中提到,我自杀不是因为家人、老师,而是因为自己;是我不孝顺、下辈子再做你们的好女儿;谢谢爸爸妈妈,你们照顾了我这么多年,我没有珍惜这些时间,你们打我骂我,但我知道一切都是对我好,我真想照顾你们一辈子……

遗书和视频中没有抱怨、愤怒、仇恨,字里行间只有对家人的理解、自责、渴望家人记住自己但不要因为自己太难过,希望家人朋友都能好好的活着、这样她才能死的安心。

她努力理解了父母、亲人、老师、同学,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在这样的境况下自处,在本该无忧无虑、欢欢笑笑、偶尔犯点小错的年纪里,带着眷恋、期待、理解、自责结束了那还未绽放的生命……

一味被要求去理解身边人的孩子,慢慢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委屈、渴望、愤怒等情绪,对周围的人和事要么是沉默、要么是讨好。

成人中流行的一句话“在感情中太懂事的女孩,是因为不被宠爱”,大概就是这种生命的写照了吧。

为人父母的我们,在与人相处中都不可能做到时时、处处体谅别人,更何况是孩子呢?为什么明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却不遗余力的希望孩子能做到呢?

这是因为绝大部分父母无法意识到,在要求孩子理解自己时,父母有可能正在经历着“自恋受挫”。

每个人生来都有自恋的需求,会追求自我价值以及被肯定。当这种需求处在一种合理的程度和范围并得到满足时,我们能够感到更加幸福,并以更积极的状态工作、生活、与人相处。

但是当这种需求超出了合理的程度和范围且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人会经历到自恋受挫,变得脆弱,充满负能量,被受害者心态牢牢抓住。

在要求孩子理解自己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会请出“别人家的孩子”?“你看你写作业怎么这么磨蹭,人家的孩子怎么就不用操心呢!”“给你报辅导班还不是为了你好,我给你花钱,你还不乐意了,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学那么多也没说累,而且到哪里都可以展示才艺,多受人欢迎!”“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一放学就先写作业,成绩那么好,你怎么就不能学习一下呢?”

当你把“别人家的孩子”请出来的时候,请留心,你可能陷入了自恋受挫中。

做为父母,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时,愤怒、伤心或无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内心的无力感——“我没有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父母,没办法帮孩子成为我心目中优秀的样子”。

此时父母若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自恋受挫,就不会对孩子表现出过度的担忧甚至愤怒,可以就事论事的与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问题。

父母怎样应对自恋受挫呢?小花在此给出两点参考建议。

客观看待“别人家的孩子”

不要以此为标准来要求孩子,并期待孩子理解自己这样的要求。很多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一个完美形象,并非真实存在的。

比如,你看到隔壁老王家的孩子这次考试得了100分,你却不知道他或许还打架、说脏话、人际关系不好......

及时按下暂停键

当你觉得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和期待时,先不要急着抱怨、伤心、发脾气,要求孩子理解自己。请先按住暂停键,好好想一下,当下的境况是因为孩子不理解自己而出现的吗?

会不会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求有些高呢,那么要求孩子理解自己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这样的要求会让孩子充满内疚甚至负罪感,仿佛一切的问题都是因为自己不够懂事、不够理解父母。

孩子有自己学习和探索的节奏,我们可以试着去感受和理解孩子。

很多孩子担当了满足家长自恋受挫的牺牲品,所以他们必须通过“听话”来平息家长的怒气,消除家长的忧伤,支持家长的喜悦,获得家长的嘉奖。与其同时,他们也在潜意识里接受了“自己不行”的这个暗示。

父母的自恋受挫,不应该由孩子来买单,一味要求孩子理解自己,这真的很残忍!

但愿每一个家庭中亲子之间的理解是出于爱和尊重,而不是自恋受挫下的情感绑架。

作者:杜丽娟,知子花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危机干预师;心理行为训练师;应用心理学硕士。为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及其家属、武警官兵等提供过近千小时心理服务(授课、咨询,培训,现场危机干预等)。

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孩子满足自己的期望,而是培养好孩子的人生观念,让孩子的每一个选择都听从内心,让走出的每一步路都真正值得。

知子花家庭私教计划——通过专业化评估,为您和孩子量身定制咨询辅导方案,设计专属教养方案,规划您和孩子的高效成长之路;用心智教育的神奇力量,激发孩子内在动力,提升孩子核心素养,助力孩子成长每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