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气时的反应分成三大类 人际失衡是“潜在攻击心理”作怪

 青衣问道 2015-03-10





 心理学家们把你我生气时的反应分成三大类:攻击性的生气反应,消极但具攻击性的生气反应,以及肯定而自信的反应。


攻击性的生气反应,是以伤害对方为目的的行为,例如辱骂对方,以及肢体暴力等等。

消极但具攻击性的反应,则是为了抗拒对方,或阻止对方达成目标。例如保持沉默,故意迟到拖延,讽刺嘲笑对方,故意把事情做错等等。当我们敢怒-不敢言时,这些“绕个圈子”的行为就成了表达不满的另一种反应。


肯定而自信的生气反应,是不以伤害攻击对方为目的,而是为了成功地解决彼此关系及达成共同目标的反应模式。例如,心平气和的沟通、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


把话说回来,不论是打击他人,或是打击自己,这种生气的反应都是攻击性的做法。



 有效的愤怒-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做自我察觉。有三个问题值得你我在生气的当下去做自我思考:

(1)我现在有什么感觉?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感觉?

(2)当下的愤怒-在告诉我什么事?

(3)我该怎么做,才能达成我的目的?




强行压抑自身的欲望、情绪,的确对生理和心理有伤害。但是放纵这些情绪或欲望,对于生理的伤害更大。

【愤怒】是被称作神经毒素的,强烈的愤怒爆发,会对我们的大脑造成生理上的损伤,更会影响我们的逻辑思维和理智判断。如果不能合理有效的化解愤怒情绪,长此以往会造成大脑退化,情绪失调,甚至肠胃这种生理上的问题。

在这种时候,首先要冷静下来。这个方法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这么做的人比较少,那就是【深呼吸】。通过这个动作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经神经,快速压抑交感神经产生的兴奋刺激。

其次,经过几次深呼吸以后,会立即感受到心跳较之前放缓,怒气得到压制。在这个情况下,如果有条件,马上开始静坐(不一定拘泥于单双盘之类的姿势),用禅定的方法,尽量让自己沉静下来。这样可以加速我们大脑中血清素的分泌,起到进一步抑制愤怒,并且增益理性思维的作用。


以上讲的办法,是临时作用,当抑制完怒火以后,就要好好思量一下,【为什么会生气?】。
要追溯到根源上,然后想明白【为什么这样是不对的】。

其实我们大部分的生气情况都是因为【我执】太重,想开这一点,其实很多事都可以迎刃而解。


 今天,倘若我们询问成年人引起他们发怒的原因,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受到了伤害。这种伤害他们可以感觉到,损害了他们的人格。或者,他们不得不与周围的人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抗争,他们觉得这些要求是不合理的,自己被别人利用了。还有一些人抱怨身体的距离遭到侵犯,别人对他过于亲近,而他觉得这种亲近难以忍受。自我价值遭到攻击的这些现象,虽然很早便进入了怒的研究者的视野,但直到今天,它们才具有核心的意义。我们之所以发怒,首先是因为我们人格的完整性受到了伤害,不被别人尊重,使我们感到有必要重新确定和重新划定我们的边界,从而使它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怒是一种促使人澄清自己与别人的边界,重建自己与别人的正确距离的情感。作为人,我们有一种本能的自我扩张的倾向,即总是想扩大自己的边界。一旦在这方面遇到阻力——由于所有人都存在着同一种倾向,遇到阻力是逻辑上的必然——我们就会生气。此外,保持我们的边界,别人未经允许不得越过这一边界,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当我们认为应该得到的东西未能得到,即我们的权利受到伤害时,我们也会生气。我们往往习惯于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方面保持一定的限度。这也是我们设定的一种边界,一旦这条边界被侵犯,我们便会生气。特别在信任感丧失或陷入危机时,我们便会作出生气甚至愤怒的反应。当别人向我们提出某种要求,而我们不愿满足这一要求,觉得这是一种越界行为时,我们同样会生气。生气促使我们意识到自我的边界,促使我们反复考虑如何重新调整这一边界。总而言之,它与“边界冲突”有密切的关联,而“边界”在这里应该理解为个人的内心人格,与国家或民族的边界没有任何关系,尽管后者也可以作这样的解释。




  使人生气的事件是不经常发生的。这类事件总的说来,可被看做对边界的侵犯,其方式形形色色,其种类层出不穷。使人生气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你们可以问一问自己,有哪些事情曾经惹你们生气。我们可以把让人生气的经验加以归纳和分类:被别人贬低的感觉;被别人忽视的体验;与别人关系中的不安全感;受到侮辱的体验;被别人谩骂;过分受到别人的关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觉得自己被别人利用;被人故意伤害;生活机遇被剥夺;有权得到的东西未能得到。此外,与我们个人没有多大关系,但它却损害了一种我们认为重要和正确的价值的事情,也会引起我们的愤怒。例如,我们可能会对那些不按照我们的想像行事的政治家感到愤怒。







因何怒气冲冲



人们对于愤怒怀着怎样复杂的心态,光是看看每年寒暑假都要热播的《西游记》就可见一斑。小时候看《西游记》就是图个热闹,孙悟空本领高强和妖怪斗智斗勇,实在很过瘾。后来再看,却又看出了许多不同的滋味。

《西游记》从大闹天宫,到西天取经,故事颇为曲折。一开始,初来乍到的孙悟空,自恃本领高强,想在天宫找个属于自己的位置。结果各路神仙都不买账,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来做,孙悟空于是乎“怒了”。这一怒非同小可,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他不得。神仙们招数用尽,还得去搬外援如来佛祖。大家使出浑身解数,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折腾,总算把这个愤怒的猴子压在了五行山下。


故事讲得是神仙世界,但毕竟是人编的,反映了人的心理状态。这里面埋藏了一个困惑:神仙尚且不能驾驭一个猴子的愤怒,换做常人,又当如何?

其实,孙悟空的状态很像是一个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年。我有个很好的朋友是初中老师,她跟我说初中的学生们很像一群毛手毛脚的猴子,上课稍不留神,他们就在课堂上上蹿下跳。她还说,以前当学生的时候不知道,现在理解了为什么乖巧听话的学生会讨老师喜欢,而那些调皮捣蛋,甚至和老师对着干的学生为什么那么招人烦。

“太耗费心理能量了,组织课堂纪律就要耗费大量精力,哪还有心思讲课。”她说,“刚做老师那阵子,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些学生心就怦怦直跳,心想,我真的能‘镇得住’这些学生么?”青春期意味着孩子们不再是一味地听话了,许多青少年都“主意大得很”。挑战家长老师权威,不服从管教的事也越来越多,甚至会和家长、老师发飙,产生激烈的冲突。要是身边有些“愤怒青年”,天天搞些“生活大爆炸”,弄得人心惊肉跳的,着实吓人。这就难怪人们对愤怒抱有复杂的心态,发火、人际冲突实在是不怎么令人愉快。

有个描写青春期男孩子的小说叫《动物凶猛》,这题目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面对愤怒凶猛的动物,人的能力需要经受极大的质疑和挑战。面对愤怒时,人们体验到无能为力和束手无措,也许这才是最让人恼火也最受伤害的地方吧。而且有些人似乎比别人更容易愤怒,这已经成为了他们性格的关键成分,想想要是有这样的家人或朋友动辄发脾气、耍性子,像永远活在青春期一样,也够让人头痛的,估计他本人也会对此很伤脑筋吧。

那么,面对愤怒我们要怎么办呢?《西游记》提供了一个方法:观音交给唐僧一个紧箍咒,只要猴子一对师傅“吹胡子瞪眼”,师傅就念咒。但紧箍咒属于幻想和魔法范畴,要在现实中由人研发并推广使用,还需假以时日。而更为关键的是,使用紧箍咒的方法有些简单粗暴,其实他们本可以更好地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此外,紧箍咒也剥夺了孙悟空思考、判断和选择的余地和自由。而只有具备了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才是真正成熟的标志。我想,也许更为理性和现实可行的做法是:了解愤怒,学习如何欣赏并驾驭愤怒。



愤怒状态下的大脑活动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愤怒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吧。情绪心理学家们从几个基本维度对情绪进行了分类,首先是情绪的效价(valence),根据情绪体验分为正性和负性情绪。比如愉快就是正性情绪,而愤怒让人不舒服,无疑是负性情绪。这个很好理解,也是情绪心理学家们最早的关注焦点。大量的研究发现,负性情绪,悲伤啊、愤怒啊,都与心理疾病联系紧密,心理学家们为了控制、调节这些所谓负性情绪,冥思苦想各种办法,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一开始,研究者们推测正性情绪与人左脑的加工活动有关,而负性情绪与右脑的加工活动有关。这种情绪效价与大脑左右半球对应关系的推论,来源于这样的研究发现:呈现一些正性情绪,例如愉快、兴奋的面孔,左侧大脑的脑电活动会增强,而呈现一些负性情绪,如悲伤、恐惧的面孔则相反(右侧大脑的脑电活动增强)。在这里,情绪效价维度能对研究结果提供很好的解释:半球激活的差异反映了情绪正负性上的差异。但偏有愤怒从中“捣乱”:愤怒明明是一个负性情绪,但却使得人的大脑左半球而不是右半球电位活动增强,不符合左右半球对应正负情绪的解释框架。情绪的正性或负性并不足以解释大脑左右半球电位激活的差异,至此,另一个情绪维度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那就是情绪的动机性。

情绪的动机性意味着趋近目标,或者是回避或放弃目标。比如愉快体验是一种趋近情绪,愉快的人和事会吸引我们的注意,让我们想要接近或再次经历;而悲伤情绪往往是由于个体意识到目标不能达成,不得不放弃,或者有些人或事已经无法挽回所引起的,比如失恋、亲人亡故,都会引发悲伤情绪,悲伤通常与回避或放弃相连。研究者推测,左右脑的不同激活模式,可能与这种趋近或回避相连。这点尤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愤怒这种情绪。


易怒的人更灵敏?

愤怒情绪虽然是负性情绪,但却是不回避、不放弃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放弃的反面。著名情绪心理学家Frijda通过理论和研究证明,引发愤怒情绪体验的典型情境是这样的:个体想要达成某个目标,却感到遭受环境或他人的不当阻碍,同时,这个人相信他(她)有能力扭转局势,改变不利的阻碍因素,这时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愤怒帮助他(她)调动自身资源,激发更强的攻击性。

由此我们可以说,一个经常愤怒的人是一个灵敏的人,他(她)能感受到自己遇到了外界的挑战和阻碍,经常愤怒的人也是一个勇敢和斗志昂扬的人,他(她)相信自己具有改变的力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圣佛”,他愤怒和攻击性的天分和价值,最终得到了诸多神仙、佛祖等“权威”的肯定。

愤怒虽然是令人不快的,但愤怒情绪也自有它的价值。人们调节情绪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获得内心的愉悦和平静,有时达成实际目标的目的更为突出。20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家Tamir等人在《心理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用科学实验证实了这一假设。把大学生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告诉其中一组被试一会儿要完成一个具有对抗性的电脑游戏,游戏情境是打击贩毒团伙,另一组被告知需要完成一个非对抗性的电脑游戏,游戏情境是传播和平与重建国家。之后让两组被试听音乐,音乐风格有愤怒的、兴奋的和中性的三种,被试可以自由地选择一种风格的音乐来听。最后进行实际的电脑游戏操纵,对抗性游戏为射击游戏,非对抗性游戏为餐厅服务,被试操纵枪手或服务员完成任务。结果发现,事先被告知要进行对抗性游戏的被试更多选择了愤怒的音乐风格,而非对抗组被试更多选择了中性或兴奋的音乐风格。而从实际听音乐的效果来看,选择愤怒音乐的被试射击游戏的成绩更好,而选择中性或兴奋音乐的被试,服务游戏的得分更高。面对对抗任务,被试选择了愤怒情绪,并更好地完成了对抗性的任务。

因此,如果你周围有人总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弄得自己和周围人都不愉快,气氛紧张,你就可以思考一下这种愤怒背后的原因,也许在他(她)心中也有一个对抗性的目标需要达成。那么,为什么这个人会生气?他(她)想要达成什么目标,他又觉得是什么阻碍了他(她)的前进,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他(她)达成目标,完成任务?多想想这些问题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人。有时“不打不相识”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愤怒和攻击性不仅是恼人的情绪,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它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并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建立更为真实和亲近的关系。

再说说我那个做中学老师的朋友吧。她跟我讲过班上有个小胖子,是班里的“大哥大”,在同学中很有威信,通常他一有什么行动,班里许多男生都跟着响应。原来上课的时候,这个小胖子很让我的朋友头疼,因为只要他不守纪律,班上顿时就像炸了锅一样。后来我的朋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小胖子当自己的课代表,帮助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并经常在课堂上和班主任那里夸奖小胖子。一来二去,课堂秩序变得井井有条。我很佩服这个朋友的做法,因为她充分地理解了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他们最期待的就是老师、家长的关注,肯定他们的价值,而我的朋友充分看到和肯定了这个学生的天分,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上次说到,孙悟空愤怒和攻击性的天分,终于得到了各路神仙佛祖的肯定,不必再做愤怒青年大闹天宫了。但是,孙悟空最终也没有成为一个驾驭自身愤怒的成熟个体,因为他对于自己什么时候要愤怒,什么时候不要愤怒缺乏自主的评估、判断和选择。所谓愤怒是一道选择题,是指人可以选择愤怒或者不愤怒,选择什么时候愤怒,什么时候不愤怒。这意味着人有能力驾驭情绪而非人被情绪左右。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


孙悟空与压抑愤怒

我们来看看孙悟空是如何应对愤怒的:一开始他大闹天宫肆意发泄自己的不满,结果受到神仙权威们的惩罚,失去了宝贵的自由。等到终于被唐僧这个师傅解救出来,又被连哄带骗的套上了“紧箍咒”。他的愤怒完全需要凭借外界环境的约束和压制:不是五指山就是紧箍咒,否则似乎就要泛滥成灾。

如果这样看来的话,《西游记》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从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原始的生命力和欲望如何受到外界环境、权威和所谓“现实”的阻碍和压抑,有时这种感受甚至可以用“宿命”或者“造化弄人”来形容。无怪乎有那么多从《西游记》衍生和改编而来的作品,例如《大话西游》、《悟空传》,可见多少人读孙悟空的故事而“心有戚戚焉”。愤怒是不回避不放弃,而当人面对现实不得不放弃时,愤怒就被弥漫的悲伤所取代。

前几天和一个工作了的朋友也偶然谈起《悟空传》的字句:“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多么华丽丽的告白和誓言。然而朋友说,长大的过程就意味着“你知道有些墙是推不倒的,而且推倒了也不能怎么样,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由着性子到头来只能伤人伤己”。她的那本《悟空传》一直珍藏着,但很久不看了。

很多的孩子们就这样的长大了,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很早之前,弗洛伊德老爷子就论述过,人类文明的建立是以压抑无意识中的欲望为代价的,他把欲望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后者是在他目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类的自相残杀后得出的,他认为人有愤怒、攻击性的本能冲动,这些本能如果释放出来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教育儿童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压抑这些本能欲望,不让其随意释放,或者寻找其他的替代方式来发泄。比如看暴力电影,或者把攻击转向自身。


心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的佐证

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自临床上对神经症病人的观察,并没有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然而,随着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他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佐证。例如动物大脑的比较神经解剖发现,不同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和人的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许多重叠,这些重叠主要是进化上较早出现的脑结构,比如脑干、丘脑、下丘脑和边缘系统,而这些脑结构与个体的生理活动和情绪产生密切相关,可被称作是动物脑。

而人脑不同于其他动物脑的突出特点在于,人具有发达的大脑皮层结构,这一层皮层就像盖子一样压在了原始动物脑的上方,确实颇有弗洛伊德所说的“压抑”的味道。而与其他大脑发达的灵长目动物相比,人的前额叶皮层的进化尤其突出。前额叶皮层是大脑的中央执行系统,负责制定计划、切换注意资源、协调大脑各部分的活动、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它对情绪脑的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前额叶的执行功能,对愤怒进行选择成为了一种可能。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儿童在出生后大脑皮层尤其是前额叶皮层并没有发育成熟,这时各种本能冲动和情绪都浮在表面上,没有获得充分的调控,这时的孩子就跟小动物似的。难怪我有一学发展心理学的同学每次去幼儿园做实验,都把幼儿园误称为动物园。而在青春期伴随着生理发育的第二次高峰,个体动物凶猛的特性会再次显现。

正因为儿童和青少年大脑发育的不成熟,他们才需要从父母、老师和其他长辈那里获得如何驾驭情绪特别是愤怒情绪的经验。在他们的前额叶还不能独立行使功能时,与长辈们的互动关系就充当起了驾驭情绪的中央执行官。举个例子来说,孩子和妈妈逛商场,见到一个漂亮的玩具车非得要,但现实的情况是家里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玩具车了,妈妈不希望给他买,这时孩子就遇到了一堵“现实的墙壁”,开始生气哭闹,试图达到目的得到玩具。这时妈妈要怎样做呢?


愤怒选择题的复杂解法

选项A,这孩子哭闹真烦人,妈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妈妈把孩子打了一顿;选项B,妈妈勉为其难屈服于孩子的“淫威”,买了玩具给孩子,但自己心里很不爽;选项C,妈妈理解孩子的欲望和喜好,她也知道孩子不仅喜欢玩具汽车,还喜欢做商场游艺厅的旋转木马,这个妈妈是能够满足的,于是她努力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带他去坐木马,消除孩子对于玩具汽车的执着怨念,或者她干脆预见到孩子到商场玩具柜台必然要玩具车的情绪规律,于是直接带孩子去其他地方游玩,避免了孩子愤怒发火。

看上面写的字数也能发现,选项A和选项B都是“捷径”,只有选项C要费一番功夫。然而只有选项C的妈妈是比较善于思考使用了自己的前额叶,懂得如何驾驭孩子以及自己的情绪。选项A的妈妈自己的愤怒都没控制住,完全是“以暴制暴简单粗暴”,而选项B的妈妈害怕愤怒,结果反被孩子的愤怒所制,自己搞得很郁闷。可想而知,孩子会从什么样的妈妈那里学到驾驭愤怒又不为愤怒所伤的真正本领。

愤怒这道选择题并不简单,对儿童和青少年如是,对成年人也如是。前额叶的情绪调节功能是十分复杂精细的,涉及对现实情况、自我和他人的思考、评估、判断和选择,远不像弗洛伊德想象的那样是单纯的“压抑”,而是需要努力学习和思考的学问。如果仅仅是压抑,那就过于简单粗暴也过于悲观了。这种简单粗暴使得个人的欲望、愤怒情绪,与现实的规则、限制走向了无可奈何又充满悲情色彩的对立面:要么是现实世界压抑住愤怒情绪,要么是愤怒情绪破坏现实世界。孙悟空找不到除大闹天宫和带紧箍咒西游之外的另外出路,要么反抗神仙佛祖,要么顺从神仙佛祖。

随着长大成人,我们需要意识到,父母也好,长辈也好,权威也好,其实都是自身有局限的普通人,自己的情绪还是要自己驾驭,自己的问题还是要自己解决。孙悟空需要动用自己的脑筋想一想,我除了耍性子、卖力气、出风头,我自己到底想用我的天分和才能做些什么有价值的事情?而我需要承担的现实压力和责任又有多少?我需要在什么地方愤怒、斗争,努力争取改变,而在什么地方变换策略或放弃放手?

这真的不太容易,下次我们可以讲讲具体的技术细节,以便更好地完成这道选择题。




愤怒这道选择题的复杂解法。有句话叫“气大伤身”,说的就是经常愤怒发脾气会带来许多身体问题,情绪也会受困扰,所以当有人发脾气时,别人往往会劝解说:消消气。更何况,有人愤怒了,估计人际关系就不和谐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尤其在我们这种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下,大家都更倾向于回避冲突,维持和谐关系,愤怒是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情绪,大家盼望的是能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最终以和为贵。

然而,话又说回来了。人作为一种进化了这么多年的高级动物,愤怒情绪保留至今,说明这种恼人的负性情绪具有功能性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们在第一期时曾经着重谈过。该愤怒时候不愤怒,人同样要出问题。这就如同动物失去了利爪,生存都要受到威胁。例如大量针对抑郁倾向个体的研究发现,这些人在需要拒绝别人,维护自己和表达不满的时候,往往无法做到,这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情绪困扰,工作、学习也受到损害。更何况,愤怒代表不满,往往成为改善现状追求目标的动力所在。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应该消消气,如何消气?什么时候我们又应该生生气,有如何生气?下面就来做些分类讨论。


选择不愤怒:寻找规律,预防胜于忍耐

有些情况下,真的不是我们想要发脾气,实在是“很难忍”。想象你今天出门会友,你是这么打算的,先去充公交卡,再去坐公交车,最后在两人约好的时间地点会面。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事事都很寸,成心和你过不去似的:充公交卡排着大长队,你足足等了半个小时才充上卡;之后坐公交车,堵车堵得一塌糊涂,车子一步一步往前挪,就跟蜗牛差不多;你只好挨着,好不容易挪到地方,迟到半小时。结果朋友还没到,你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朋友才不紧不慢姗姗来迟,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还责备你怎么挑这么个时间出来,脑子进水了吧。嗯,怎么样,估计你快怒了吧?

这个例子有点极端,各种倒霉事撞到一起。不过可能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遇到堵车、排队、等人等需要等待的情况下,或者人流拥挤的“黄金周”景点、拥堵的车厢,此时有点小小的风吹草动、人际摩擦,人就很容易“出言不逊”,发脾气吵架。要是换在平时,也许这点小事根本不算什么,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不会发脾气上火。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不管是等待,还是身处拥挤的环境,人们都需要动用前额叶的执行功能,抑制住想要立即满足自己的冲动性愿望,进行自我调控,以便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满足自己,或等待一段时间再到达一个不那么拥挤比较舒适的环境。而这种自我调控的努力非常耗费心理能量,一旦有一件事情牵扯了精力,另外事情也会受影响。也就是说,当自我调控用于延迟满足时,我们的情绪调控就会受影响,执行功能被大量占用,情绪就比平时更难维持心平气和的状态。此时,如果再遇到威胁性的刺激,如被别人踩了脚、被别人责备,就很容易火冒三丈。

既然自我调控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在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下努力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既不对别人发火,也不对自己自责呢?这时就要用到前额叶执行功能的注意切换,以及预测计划功能。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有个朋友习惯性迟到,有时候约定一个时间见面,她能迟到20分钟。虽然我很无语,但朋友还是很好的朋友,发火也没必要,因为我发火,她也不会因此以后就不迟到。

了解了她的行为规律之后,我采用了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在和她约定时间的15分钟后再到达指定地点。另外一种是,我每次去见她都带上一本书,等她没来的时候,我可以看看书。前者使用了计划功能,后者使用了转移注意力的注意切换功能,使我可以获得其他满足,不必执着于朋友到来这一件事。所以,下次再遇到可能挑战你自控能力的事情,你知道要怎么做了吧?


选择愤怒:表达方式很重要

然而,在另外一些时刻,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愤怒。在这个系列的第一期里,我们曾经谈到,愤怒和达成目标满足愿望有关。人总会有目标有愿望,很多时候是对别人有所期待,这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对别人有所期待,别人没有满足,就往往有不满甚至愤怒出现,这本是现实生活中在所难免的事情。情绪总会伴随着我们,因为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情绪的一个规律在于,如果情绪不以情绪本身被体验到,就会以躯体症状或者行为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时,就会有更大的麻烦。

有些人不是很接纳自己的愤怒情绪,他们老觉得自己不应该对别人生气,不应该对别人不满,觉得自己应该通情达理,或者觉得对别人有不满情绪很危险,发脾气很幼稚,生气的时候就找种种理由努力压制自己。但是很遗憾的是,情绪的起伏变化有自己的规律,并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客观的存在。因为不接纳自己的情绪,努力压抑,或者自己生闷气,往往影响身体,或者出现抑郁、强迫等心理困扰问题。

还有一类人,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平常总是显得很通情达理,乖巧淡定,情绪十分平稳,平稳到有点淡漠的程度。但奇怪的是,他们周围的人却一点也淡定不下来,和他们接触时很情绪化,经常被他们的心平气和气够呛,甚至都快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原来,这些人并不会直接表达对别人的愤怒和不满,而是通过行为表达出来,有时整个一个“非暴力不合作”,实际的杀伤力也十分了得。心理学上有个名词称这种现象为“被动攻击”,本来是情绪的事情还得通过行为转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如此大费周章,人际关系也被弄得一头雾水,十分混乱。

当然,这些含蓄曲折的愤怒压抑法及愤怒隐藏法,它们的出现也是有原因的,它们也起到也一些功能性的作用。简单说来,就是人们害怕愤怒的威力,曾经因为愤怒受到过伤害,尤其是在小的时候。小孩子的情绪是外露的,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甚至受到大人“以暴制暴”的惩罚。所以当他们长大以后,也没有学会表达不满和愤怒的适宜方法。

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愤怒不是目的,而是了解自己和别人的灵敏信号,愤怒意味着愿望受阻,它帮助我们识别自己的愿望,进而表达愿望。如果我们能清晰地用言语表达出我们的愿望,让别人了解到,愤怒的警报信号可能就会解除,愤怒的破坏性作用可能就会消退,而人们的现实情况可能就能得到改善。小孩子要用语言表达愿望很难,但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学习做到,并且避免把这种愤怒的困扰代代传递下去。原理简单说来是这样,但学习训练的过程还是要花费许多工夫,需要陪伴和指导。如果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愤怒过后,选择出路

最后需要说的一点是,尽量不要为了愤怒而愤怒。生理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或动物出现愤怒和攻击行为时,大脑前额叶负责抑制的五羟色胺含量显著降低,而多巴胺含量显著升高。多巴胺和奖赏、欣快体验有关,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们为什么有时喜欢听听摇滚乐,喜欢当当愤青,因为这样确实很high。

但愤怒毕竟是手段不是目的,纯发泄有时不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笔者今年夏天去新疆旅游,一天坐大巴车时司机在车上放一个家庭伦理剧。这个剧里的父亲动不动就牛脾气发作,轮流数落每个子女,并认为这样起到了教育目的。大巴车上吵了一路,对自我调控功能真是一种挑战,想着司机这样做起码不会睡着,算是一点安慰,我也努力转移注意力,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剧中父亲的行为。一边看,一边我就琢磨,这电视剧里的老爸莫不是有点愤怒成瘾?每当孩子遇到问题,就斗志昂扬的愤怒一通,然而有用么?事实证明,除了过嘴瘾,一点用都没有。与其一通发泄,干嘛不动动脑筋想想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和出路?或者向别人请教请教教育子女的高招?或者看看书……我想,他是有点卡住了:除了幻想现实应该如何如何并越来越生气外,什么都不做。

其实,我们可以让愤怒这种负性情绪为我们所用。利用愤怒的灵敏性,我们能发觉现实生活的种种不尽人意处,并以此为解决问题的起点,指引未来的出路。20多年前,针对台湾岛的发展现状,作家龙应台发表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文,引发了岛内众多权益保护运动,大大提高了台湾社会的治理水平和民众生活质量。现在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网民们不仅借助互联网一味发泄不满,也能借助互联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愤怒过后,思考出路,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作者:
张智丰,女,心理治疗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科学世界》杂志心理学专栏作者。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就读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从事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和心理治疗实践工作。







 无法管理的愤怒



李孟潮

  所谓愤怒管理,大多数是指及时用斯文话表达出三个方面的内容:
  1)激发你愤怒的情景;
  2)把你的愤怒情绪用描述情绪的词汇表达出来l
  3)你对对方的期望。
  比如说,“当我在开会发言的时候,我看到你没有旁若无人的接听手机,这让我感觉到自己不受尊重和愤怒,我希望你能够关掉手机,好吗?”
  有个人,学习了愤怒管理,开始按照这些健康的方式来管理愤怒。
  结果是――周围的人非常不理解,他怎么突然之间变得如此“难伺候”。处处要求别人尊重他的隐私和界限。
  不久之后,他在愤怒管理方面再次回到老路上――日常生活中经常压抑、克制愤怒,直到某一天忍无可忍全面爆发。就像中国农民,压抑愤怒几十年就闹起义。
  其实这才是中国式愤怒管理的路子――压抑啊压抑,不再压抑中爆发,就在压抑中死去。
  《愤怒管理》(Anger managerment , 又译“以怒制怒”〉这部电影体现的是美国文化下的愤怒管理哲学。
  杰克?尼科尔森扮演的那个治疗师身上保留了少许《飞跃疯人院》里麦克默菲的反传统味精,同时加入了超量的莫名其妙的躁狂,以达到把麦克默菲这种形象所可能具备内在悲剧性和社会隐喻性一古脑抽离的闹剧效果,同时也严格遵守了传媒业的三大戒条――“严禁思考!严禁深入!严禁反省。”
  这个浑身上下密布小丑的动作语言的角色开出了管理愤怒的药方,这个药方当然也是非常麦当劳的――“年轻人!为了你的爱情,竞争吧!表达你的愤怒吧!”。
  或者还要加上一句,“是个男人,就应该愤怒!”,因为看起来电影中需要管理愤怒的基本上都是男人。
  但是实际上,在临床心理治疗实践中,很多气势汹汹、怒不可遏的来访者都是女性。《扪心问诊(In treatment)》――这部迄今为止所有影视作品中最贴近心理治疗现实的剧集――中那个劳拉(Laura)是个代表。
  劳拉表达了对治疗师的爱情,她看着治疗师那紧张而有些僵硬的脸。那张脸上的那张嘴巴正在又一次要把这种爱情转换成专业术语“色情性移情”,然后又根据庸俗精神分析的公式化技术把“色情性移情”的起源推倒遥远的岁月,总之就是要对着那虚无而疑云密布如同南方天空的道德法庭宣称――“这和我无关”。
  她愤怒了,她骂对方像个“他妈的佛陀”(Fucking Buddha)。
  和劳拉一样愤怒的女性几乎挤破了全世界心理医生的门槛。乃至心理医生们不得不发明一个名词,叫做“边缘性人格障碍”,来称呼这些容易愤怒、容易冲动、渴望爱情、渴望真诚、害怕受伤、害怕孤独的女孩们。
  “他妈的佛陀”这句咒语准确地呈现了这个人群的复杂内心世界,它表达了几层意义:
  (1)我很愤怒;
  (2)你是个超越者(Buddha),你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人类感情;
  (3)我爱你啊,你他妈的这个超越者,我想和你结合(Fucking)。
  在“我”――“超越者表象”之间的这个矛盾的既爱又恨的关系是现代人的一个特征性的内心结构。
  这个内心结构会不断地产生、排泄各种各样的攻击欲望,同时也会产生农民起义般突如其来的爱情,让全世界的心理治疗师们费尽脑汁、穷于管理。
  在攻击欲衍生的各种情绪中,愤怒应该算得上是最自然的一种。
  愤怒是所有哺乳动物都具有的情绪,也是婴儿感受到的第一个情绪。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愤怒都是用来做一件事情的:“保卫自己,免遭侵犯。” (Bychowski,1966)
  这种与生俱来的愤怒被称为本能性愤怒。本能性愤怒都是防卫性愤怒。(弗洛姆,2000)
  人类除了本能性愤怒以外,还有另外一种不同的愤怒――符号性愤怒。符号性愤怒是人类社会的符号-认同体系(造人机)给人类安装的一个程序。
  你面对一头猪表情平静地念上一万遍,“你是猪。”,它也不会和你生气,只要你不和它争抢猪食;而对一个人,即便你给他山珍海味的同时,要求他允许你对他说10遍,“你是猪。”,他也会生气的。
  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脑子里有个声音不断对他说,“我是什么什么”,“我不是什么什么”,“如果有人是我是什么什么,那就是侮辱我,我要和他拼命。”
  那个无数个的“什么什么”中,当然有一个是和“猪”有关的。
  从根本上来说,符号性愤怒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头脑中有个声音不断在说,“我”是什么什么,“我”应该是什么什么,“我”要成为什么什么才好。
  正因为人的精神系统中存在着“我”,才会产生了符号性愤怒。
  哺乳动物也有一个模糊的“自身”整体感,所以会划定一个自身界限,突破这个界限,就会激发愤怒;而在造人机的作用下,这种原始的自身感被自“我”感替代,现在“我”的界限代替了“自身的界限”。
  通过对文明进程的研究和考察,越来越多学者达成的一致的看法是,随着文明的进程,符号性愤怒呈现了几何数量级的增加,人类正在变得越来越愤怒,人类的文化越来越富含愤怒之元素。(Bonime, 1976)
  世界大战仅仅是一个这种符号性愤怒爆发的极端例子而已。
  战后愤怒话语仍然存在于当今文化的每个角落,不信的话你找出去年流行的十大影片、十大流行歌曲、十本畅销书以及十款畅销车的广告语,你就会发现去年你接触到绝大部分的文化话语中都在鼓励你具有竞争力,暗示你搞定别人。
  鼓励你这个体质决定的食草动物像个捕食者如美洲豹一般奔跑,暗示你这个本质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和平主义者成为一个人生战场上的战士,和看不见摸不着的压力、贫穷、歧视做艰苦卓绝的斗争,拼命满足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欲望。
  你是否成天奔忙,却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忙,好像有一股力量自动推动着你去做这做那?注意,这里造人机在运作。
  你是否总在追求完美,追求成功,达到完美达到成功之后,却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注意,这里造人机在工作。
  你是否总是叹气,总觉得“郁闷”,“郁闷”,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做什么都觉得不对劲?注意,这里一个愤怒的程序正在工作。
  你是否会有时候开始羡慕西藏的农民、云南的村民,羡慕那些人怎么可以那么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同时奇怪――“为什么我拥有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东西,可是我的快乐还不如他们的一半?”
  你是不是认为一个月收入1万元上海白领比一个月收入不足100元的云南山区的原始部落的村民“富裕”很多?你是不是认为一个人如果“贫困”的话,肯定是会不快乐的?
  但是实际上人类学家和跨文化心理学家发现,在实行原始共产主义的部落中,原住民们根本就不具有“富裕”和“贫穷”这样的概念,更不要说把“富裕”和“贫穷”和快乐幸福挂钩了。
  “我要是贫困的话就不会有人看得起我,我要是贫困的话就必然会很痛苦的。”,“我要是多赚点钱,努力工作,就可以幸福快乐了。”――这都是你大脑中的程序,想一想这两个程序是如何在你的操作系统中安装上去的?
  当上个世纪很多西藏人达到美国的时候,他们被美国人惊呆了,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类――拼命地工作积攒财富,但是却是如此没有安全感和自尊感。
  如今美国人来到中国内陆,西藏人沿着青藏铁路来到中国沿海,也同样会发出几十年的感叹――天啊,这些人怎么这么自卑,生怕自己没钱就被人看不起,被人抛弃?
  我曾经问过很多人一个问题:如果上帝给你两个选择,A让你享有这个世界上最多的财物、最美的容貌、最大的成功,但是你的幸福感很低;B你的生活比叫花子好不了多少,但是你内心具有最高的幸福感。请问,你选什么?
  很多人都会犹豫,因为他们心里的程序是“最多的财物、最美的容貌、最大的成功=最高的幸福感”。很多人都以为这个等式是天经地义的。
  健忘的人们可能已经忘记,仅仅在几十年前政治风云的时候,“最多的财物”还等于“最大的危险”。
  符号-认同系统的植入功能就是那么强大。
  最近200年来,全球人类的符号性愤怒的快速增长和近200年来符号-认同系统的发生重大改变有密切关系。
  如果我们注意到符号性愤怒仍然遵循着本能性愤怒的原则――“保卫自己,免遭侵犯。”
  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到现代人之所以越来越愤怒的内在原因也很简单――我们不断觉得自己受到越来越多地侵犯,所以我们越来越愤怒了。
  而我们之所以觉得自己受到越来越多地侵犯,存在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我们头脑中的“我”这个程序的界限在不断扩大;
  二,那个界限没有不断扩大的“我”,正在不断地遭受到侵犯和侮辱。
  也就是说,现代人越来越自恋,同时又越来越自卑。
  这是因为,首先随着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接踵而来,近5000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人类社会的外化倾向战胜了内化倾向。
  从欧洲国家开始,人类的精神和躯体能量用来发展工具和社会生产,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用来发展和超越人类,和更高层级的存在沟通。
  在外化社会逐渐发达的过程中,人类开始了集体性自恋膨胀的三个步骤:
  第一,把人类“自我”放到了宇宙社会的中心,以前这个位置是留给上帝、神灵或者“道”的;
  第二,把人类“自我”凌驾于自然之上,开始了通过“科学”征服自然的过程;
  第三,为了完成第两个步骤,开始了全球的人类的组织化,也就是要通过符号-认同系统的改造,把全人类的统合成为一个统摄性“自我”。这是鸦片战争和当前全球化运动的符号性根源。
  其中第三个步骤的直接产物就是不断添加的符号性愤怒。
  由于符号性愤怒总是通过“我”来表达的,所以所有的符号性愤怒必然都是自恋性愤怒。
  由于神灵系统的解体,所以现在几乎每个现代人在出生之前,都必须承受父母对其的夸大的自恋性投射,人们不再相信这个孩子的命运是由冥冥中神灵控制,而相信是人类控制他的未来。
  心理学家华生所谓“给我一打孩子,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人。”的宣称就是这种夸大性自恋的代表。
  现在父母们花尽所有力气为孩子寻找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老师的行为也表明了人类基本上是不相信所谓命运、上帝和轮回的这些封建迷信的。
  而父母把儿童看成一团自己生下来的肉,一团可以随便塑造的橡皮泥的态度,必然会意味着对孩子自我选择的不尊重。
  这种不尊重甚至在儿童襁褓期就开始了,你随时可以看到现代女性们任意把玩、抚摸、亲吮、捏掐儿童们,根本不尊重的儿童自我界限,就像这些儿童是个超市里面买来的洋娃娃一样,坏了可以换一个。
  母亲和儿童的界限的模糊和消失是对社会认同体系的崩溃的一个间接的反应。很多母亲之所以寻找儿童作为安慰品往往是有三个原因:
  (1)母亲内心空虚,和父亲一样,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也找不到养育孩子的生命意义。因为提供这些传统的意义宗教体系已经被“科学”否定;
  (2)母亲无法得到父亲的安慰,因为“父亲”和“男人”这两个角色在现代社会也受到了贬值,丧失了其意义,所以绝大部分“父亲”都是缺席的、苦闷的、自顾不暇的。
  (3)母亲,尤其是城市中的女性,往往丧失了传统的社群(乡亲-族人)的支持。一方面是传统社群已经解体了,另一方面,是全球范围的大移民。
  这样母亲养大的孩子本来就会在生理上缺乏调节愤怒的神经生理功能,在心理上变得自恋自大以为自己天下第一。
  然后,这个孩子进入了一个双重异化的社会。
  第一重异化是人的物化,人被要求变成一个物件,一个生产线上的工具,听从公司、工厂的安排,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用来奉献给公司-社会的利益增长。
  玩耍-闲聊-静默-沉思这些本来在内化社会是所有人的基本需要被当作是懒惰和个性的缺陷,即便偶尔为之也应该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人变成了一台工作的机器。不断追求高成就,而在达到高成就后却仍然内心空虚,从而只好追求更高的成就只到耗尽自己的精力为止。
  第二重异化是物的人化。
  “公司要求……”,“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求我们……”,“为了完成今年的指标,我们必须……”,一个个抽象的“制度”、“指标”、“规律”似乎成了修长城的时候监工手里的皮鞭,驱赶着人们加班加点。
  一次,我告诉一个已经几年没有休过假的人说,“也许你的生命比你们公司的发展重要。”,他呆了半晌说,“怎么从来没人和我说过这样的话?”
  中国当今的几亿“房奴”,都被“买房”的欲望驱使着拼命工作,却很少有人认真考虑过,――这个欲望是如何产生的?这个欲望是如何植入我的大脑的?住房的需要和买房的欲望是对等的吗?买到的房子就等于居住的安全感吗?居住的安全感就等于生命的安全吗?
  现代人一方面被铺天盖地成功学似的考大幻想推动着,一方面这些幻想又制造出过多的难以承载的压力。
  对人性的夸大同时也意味着对人性脆弱性和非理性的否认,对宇宙人生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的否认。
  这种否认本身就是对人的侮辱和侵犯,这种否认激发起的不必要的无力感和羞耻感自然会激发愤怒。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公司给你安排的100万的指标,你累死累活好不容易完成了,正陶醉在自我无所不能的夸大幻想中。
  公司却说,今年你要冲到120万。然后公司各部门各种人来游说你。也许还有几个外强中干的心理咨询师去给你上课告诉你,你说你行你就行,还让你去看各种各样的励志书籍和DVD。
  这时你反应是“去你妈的。”这愤怒就很正常,这愤怒就无法管理。相反,意图控制这愤怒,只会让人下次愤怒爆发得更加激烈。
  消费社会的人的异化一个典型特性就在于人类的“业余时间”也被异化了。所以有学者认为现代人受到的奴役甚至超过古罗马的斯巴达克思们,这些古罗马的奴隶们要是每天晚上都热衷于看电视,绝对不会想起要去闹起义的。
  媒体必须不断制造新的文化产品,才能产生利润――报纸和电视要每天都有新闻,杂志要每个月都出版。电影、音乐、书籍、网络也要不断制造出新的产品。
  而实际上,真正有品味、有深度、有意义的作品往往几百年才产生一个。在人类的内化社会时期,整个人群只会集中注意力于少数创作者。
  其原因也在于那个时候并不广泛存在需要不断制造产品不断制造利润为生的媒体工业。
  现代媒体严格遵照着“严禁思考!严禁深入!严禁反省。”的无意识指令进行着文化产品的生产。
  这是因为,首先思考性作品无法批量生产;其次,思考性作品会长时间占据人类的注意力,这对以制造购买欲为生的消费产业是致命伤;第三,思考性作品是工业化批量生产作品的最大竞争者。
  根据神经生理学的原理,人类的神经系统系统持续不断的刺激,而所有的刺激分为两类:第一,机能(反射)性刺激,这类刺激的特点就是刺激感强,但是容易快速消退,容易厌倦,所以需要不断新的变形的刺激;第二,启发性刺激,这类刺激的特点就是持久、不容易厌倦。
  显然,消费工业的宗旨和使命就是提供大量的机能(反射)性刺激,并且制造人类对此类刺激的依赖性,而启发性刺激则是其大敌。
  我有个朋友作媒体的,发现每个月的稿子他总是不满意。其实问题出现在他期望的是有深度的作品,而任何有深度的作品,你就不能期望它以“每月一期”的速率出现,正确的期望应该“每500年一期”。
  一个渴望启发性刺激的人,却在做制造机能(反射)性刺激的工作,这也是人生的悲剧一种,所以他必然会是一个愤怒的人。
  如果你接触过启发性刺激,再回头反思充满机能(反射)性刺激的生活,自然会感到自己的生活被完全的控制和愚弄,自然会感觉自己像是刚刚洗完了澡一脚踏进了粪坑。
  就像南怀瑾当年在峨眉山闭关结束后下山时感觉到的――远远地就闻到一股人味,心情不免烦躁起来。
  即便没有启发性刺激的比较,长期接触机能(反射)性刺激也会让你堆积起更多的愤怒。
  这就像你要睡觉别人却总在你家楼顶唱卡拉OK一样,你的神经系统自然的休整和远离机能刺激的需要被侵犯了。
  你被媒体包围着,每天疲于奔命于更好的节目、更新的内容之间。
  你是不是经常上网闲逛聊天却觉得没什么意思?你是不是不断换电视频道却找不到你真正想看的东西?
  一个媒体人语重心长地叹息,“远离毒品、远离媒体”。
  媒体对人的毒害性就体现在它进一步促进了人的异化,它占据、剥夺、转化人类的“业余”时间,把这些时间转变成了“消费工业”生产的一个链条。
  用马克思主义的话来说,以前的工人被捆绑在生产线上,成了资本社会的奴隶,而今天的工人们白天被捆绑在公司,下班被捆绑在电视和网络上,成为了消费社会的奴隶的时候还错以为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主人。
  如果这个倾向继续下去,这种逐渐堆积的愤怒就会形成人类的一个进化倾向。人类总体都会变的超级自恋和超级愤怒,类似自恋人格障碍和偏执人格障碍。
  而在此进化过程中还有出现一个倾向,就是在过多的人际界限侵入体验和过多的厌倦性刺激的包围下,人类会变得非常的冷漠和面无表情,对人际关系毫不关心,就像孤独症患者一样。
  无论哪一种进化倾向,看起来都会导致人类的危机――前者是有可能爆发灭绝人类的战争或者环境灾难,后者是人类结合的欲望的消失。
  劳拉在骂“他妈的佛陀”(Fucking Buddha)之时,这个女人正在代表着这个时代受到伤害的灵魂们发出的怒吼。
  这些人,他们期望着爱、和他人真诚地结合、渴望着最终走上释迦牟尼或者庄子那样内在超越之路。
  他们对自身的期望遇到了否认,而他们的这种身心状态看起来就要变成人类进化史的一种陈迹或者垃圾。
  愤怒到来的时候,带来了整个天堂,而马上,它又挥手而去,留下一片狼藉。
  在烟草迷雾和酒精蒸汽中,自我开始那亘古长存的挣扎和震荡。
  一个秃顶民工,把环绕颅顶的头发留长,长得就像重金属乐队的主唱或者少妇的思春。
  他骑着“吉祥鸟”牌助力车,奔驰于陆家嘴的春风中,那岳敏君式的欣快仿佛提示着那越来越急促的欲望的蹄声。
  眼看秘密就要暴露无遗,突然一朵白云飞速而至,掩盖所有光线。
  这时午后的阳光抚摸着,白玉兰的花瓣。
  在这愤怒无法管理的年代,你发出屈原式的天问:“我该怎么办?”,白马消失在地平线远方,那个永恒的答案就此消逝如波消失无痕。
















爱自己从管理怒气开始




  有些人一生气就像火山爆发,经常冲动闯祸;有些人则把怒气往肚里吞,积压到临界点一次爆个够,也酿成巨灾,新研究已发现,压抑怒气会引发疼痛、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有害夫妻关系。

  学会管理怒气,有助处理职场或家庭关系,更可以了解怒气也许是自己内在的失落及恐惧。把自己照顾好,不再被怒气绑架,将更有能力爱别人。如何找到潜藏在怒气下的真正心思?




  1.觉察生气

  心跳加快、手心冒汗、说话结巴……每个人发怒时的生理反应不同,刚开始不易觉察,通常身旁的亲朋好友较易注意到,可以参考他们的提醒。




  2.写“生气日记”,有助于清楚愤怒源头,包括:

  最近有没有想起来会害怕或生气的事、什么时候?什么样的状况?过去是否有碰到类似情况?怎么处理?并一併记录怒气所混合的多种复杂情绪,如自卑、失落、挫折、恐惧等,通常多做几次练习,就能掌握到怒气根源。

  一位光鲜亮丽、事业成功的女性创业家,在家却常发脾气,家人都觉得她很难相处。后来她写下生气日记,发现只要家人批评她的外貌,如头髮、衣服不好看,她就觉得被踩到、倍感羞辱而生气。

  深究发现,她小时候家境不好穿得破旧,常被人取笑,心裡很受伤,也埋下愤怒种子。成年后虽然已很成功,但碰到亲密家人挑起旧伤口,还是忍不住“见笑(羞耻)转生气”。

  较近期的愤怒或小伤口可透过日记觉察并获得抚慰,这也是他不常发脾气、保持好EQ的秘密。

  但如果碰上愤怒的原因是深层伤害,建议最好找专业人员处理。




  3.想法决定情绪反应

  找到怒气源头,检视你的怒气,是不是想多了或是误会了?通常怒气达到最高点后,就会开始渐渐消散,不会存在太久,但如果你胡思乱想,老是觉得对方针对你、跟你作对,就可能纠缠在无止境的怒气中。



  4.不妨把目标放在“行动”上

  比如遭到主管训斥表现不好、考绩太差,如果你是困在情绪里出不来,反驳:“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主管生气回说:“你知道别人是怎么看你吗?”彼此攻击对方,然后失控拍桌、甚至出手殴打对方而丢了工作。

  但如果把情绪摆一边,把重点放在“行动”:“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因此加倍努力,最后主管刮目相看,因而得到升迁。“与其为了无法改变的事情打坏情绪,不如专心迎向未来的事。”

  5.暂时放下自己的执念,反过来倾听对方的想法,反而会有意料之外的结果。

  曾有学生问心理专家,他知道生气应该要离开现场,但每次生气他就是不愿离开现场,非要杵在那里跟对方争论出你死我活,心理专家回答:“对你有什么好处?”学生说:“我吵赢了。”专家说:“你赢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学生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心理专家说:“你只会让心血管受损,伤了身体,毫无好处。”

  6.说给“懂”的人听

  选择比较懂得照顾人情绪的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把你的愤怒、不满和委屈说给他听,清除埋藏心底的情绪地雷,才能有更多空间去容纳其他情绪,不会动不动就生气。

  7.吃不会生气的好食物

  除了练习正念减压,让理性的大脑皮质更活跃,还应该注重饮食,比如少吃容易引起发炎反应的油炸和甜食,多吃豆浆、五谷杂粮和鱼油等抗氧化物丰富的食物,可以让身体多点承受压力的条件。






用爱浇灭孩子的怒气

华小夏

因为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感到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觉得被委屈、不被关怀、不给申辩、不给与自由活动、不给与其他孩子交往等等,他的内心必然充满了愤怒。当孩子被激怒的时候,他们所关注的不再是父母的教育内容,而是转向关注自己内在的不公平的感觉,自然产生相抵抗的身心行为。

因为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感到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觉得被委屈、不被关怀、不给申辩、不给与自由活动、不给与其他孩子交往等等,他的内心必然充满了愤怒。当孩子被激怒的时候,他们所关注的不再是父母的教育内容,而是转向关注自己内在的不公平的感觉,自然产生相抵抗的身心行为。

  美国NLP大学授证NLP高级执行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客座导师林清从身心运作规律的层面来解读家长会让孩子生气的原因。

  他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家长内在的观念相冲突。比如孩子做作业时,喜欢手上玩着东西,在家长看来是不专心的,就会制止他,但实际上,或许孩子就是这样才放松心境,用开放的状态学习。二是人会生气,是自己把心交给了环境,离开自己的中心。孩子生气,是他在乎他所处的环境、家人对他的态度。不惹孩子生气,还要教会孩子关注自己的情绪,回到自己的中心有效地转化,因此,善待孩子的情绪是支持孩子成长的重要原则。

  孩子气什么?

  1、不包容

  孩子用棍子敲打一个瓷器,不小心敲碎了。

  家长:你怎么这么捣蛋,你太让我失望了。

  林清:当父母说出“你太让我失望”时,孩子内心会自然反应:打碎瓷器=失望无用的人,这时孩子内在的价值感会很低,自然会用生气来维护自己的自由和尊严。

  恰当的做法是,把事实和自己的感受与孩子沟通,重要的是,行为不等于人。

  2、强烈反问

  老师把家长叫到学校,说孩子最近状态有点不好,希望家长与孩子沟通,了解情况。

  家长:(一回到家)你为什么不好好读书?给你吃给你穿,还给你辅导功课。你是受了委屈吗?受委屈就说出来。

  林清:家长这种猛烈的回应,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当一个人失去安全感的时候,内在的恐惧、愤怒等复杂的情绪会油然而生。家长可以带着爱、平静地接纳事实,然后问问孩子最近发生什么?爸爸妈妈可以为你做些什么?孩子在安全的港湾中才愿意表达内在真实的想法,感受到家庭爱的流动。

  3、缺少尊重

  孩子与别的小朋友打架了,对方哭了。

  家长:你怎么搞的,赶紧道歉。

  林清:小孩打架是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游戏,同时孩子发生打架原因很多,如果一味地让孩子道歉的话,孩子可能会感觉到不被尊重,生气是自然的。面对这种状态,家长可以诚意地邀请孩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感受,这样,家长可以支持孩子学习非暴力、优雅的方式处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4、放纵

  孩子最近吃饭是越来越不乖,扔筷子、勺子,把饭弄一地,一点也不吃。

  家长:孩子捣蛋是正常的,我们让他这样,帮他收拾好就行了。

  黄家良:孩子突然变成这样,应该是感受到了被忽略,或者是在试探父母给他合理行为的度是如何。纵容非常态的言行,不敢给与必要的管束,也是间接惹怒孩子的行为。有些家长怕自己的管教对孩子太严厉,干脆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不理会,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给与处理。

  孩子感觉被忽略时,他会用这种行为引起父母的关注,而父母却不在乎,任由他这样,容易让孩子证实你们真的在忽略他,更生气。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他看到别的小孩做什么时,而别人的爸爸妈妈给予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另一种是孩子处在学习什么是合理行为的阶段,结果在家里什么都可以,但在家以外的时候,他的行为却受到抵制。他们的内心就会被激怒,且无法辨别什么是合理行为。

  可以怎样做?

  我们提倡父母不要惹孩子生气,但我们却不能保证每位父母都能做到。当你不能做到让孩子不生气时,不妨尝试一下学习接纳孩子生气的表现,用你的爱心把他怒火熄灭。如果把握住原则性东西,方法就会自然而生。不惹孩子生气,也有其原则性的指引。

  林清提出对待容易动怒的孩子的原则:一、爱他。二、提升自己的能量影响他。三、当给予孩子更大空间自己去感受,去成长。

  1、沟通为首

  黄家良认为,家长对孩子要有真正的沟通。沟通指的是双向的交流,彼此有问有答。遇到不同的观点时,要遵守一个原则:快快进入听的状态,让孩子慢慢地说,自己控制好情绪,不要马上动怒。

  2、给孩子思想的空间

  在沟通里容留时间给孩子,因为他们需要思想和内心的评估,但很多家长给出一个问题,不容孩子去思想,就要他们立马回答,这样孩子就会感到:你不是真正想知道我的想法,你所说的都是假的。

  3、教孩子学会度的把握

  孩子在小的时候,还不会知道什么叫分寸,所以他是没有“度”可言的,这个时候就是让家长教孩子懂得“度”是什么。三岁前是教孩子有度地生活极为重要的时间。

  4、教孩子学会欣赏自己

  对于孩子学习时闹情绪的问题,也需要家长正确引导。让他明白学习不是为了他人,还要听取孩子的喜好,不要执着于父母自己的喜好,至少要给孩子合理的解释。教孩子学会欣赏自己的进步、成就,轻松应对学习,从中获得乐趣。

  5、顾惜孩子身心

  家长还要对孩子的身心顾惜。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直接而正面的关注:如当孩子生病时照顾他们;遇到困难时支持他们;受到挫折时鼓励他们;失败时安慰他们;成功时欣赏他们;彷徨时开导他们;在那稍纵即逝、有话要说的片刻认真倾听他们;在穿着、饮食、娱乐等方面合宜地满足他们。这一切都表示父母对孩子身心的顾惜。

  











人际失衡是“潜在攻击心理”作怪




很多人际关系是失衡的,一方明显处于强势,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并且,强势的一方攻击性很强,同时又不允许弱势的一方表达他的感受。然而,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并想还击。一个关系不管多么失衡,这一点也不例外。


但是,在严重失衡的关系中,弱势一方不敢表达愤怒,更不敢还击,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分裂,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愤怒。但是,愤怒一旦产生,就一定会寻找宣泄的出口的。弱势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达愤怒,那么,他们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


从意识上看,他们绝对不敢违背强势一方的要求,绝对不敢挑战强势一方的意志,在强势方的强大攻击下,他们唯唯诺诺,乖得不得了。然而,他们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情况。很简单的事情,他们做砸了;很容易兑现的承诺,他们却不守信……总之,他们常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令强势一方暴跳如雷。当暴跳如雷时,强势一方看上去仿佛是遭到了严重侵犯似的。



这,也正是弱势一方的还击,也是弱势一方潜意识深处的渴望。他们没有表达出强有力的愤怒,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愤怒,但他们通过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的方式最终达到效果,却和直接用愤怒攻击强势方没有什么两样。


这种心理机制,叫做被动攻击,常被比喻为“隐形攻击”。

隐形攻击最出没的地方,是家庭。

因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以及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最容易失去平衡,而父母也最容易一方面以爱的名义攻击孩子,同时又绝对限制孩子的还击。

然而,不管攻击时借用的名义多么伟大,被攻击的孩子都有愤怒产生,他们都得找到宣泄愤怒和还击的方式。
 

    简单方便操作悲观心理自我训练

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悲观也是由于个人对人、事、物的看法太低调。如果我们想的都是欢乐的念头,我们就能欢乐。如果我们想的都是悲伤的事情,我们就会悲伤。既然这样,要想不再活得那么悲观,就要靠自己不断地训练,克服消极的想法。为了帮助你快乐生活,专家推出了一套简单方便操作的自我训练方法。

(1)镜子是必要的治疗工具。利用镜子技巧,使你脸上露出一个很开心的笑脸来,挺起胸膛,深吸一口气,然后唱一小段歌,如果不能唱,就吹口哨,若是你不会吹口哨,就哼哼歌。记住自己的笑容,为你表情的快乐程度打分,开心每一天。
(2}微笑不仅对别人,对自己也有很强的杀伤力。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可以使肺部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美丽的笑容是拒绝悲观的首要条件。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多和圈子里的朋友沟通。在寝室就寝前讲几段笑话或提议回顾小品、相声中的片断。也可以向他们倾诉心里的苦恼,他们肯定能提出不错的解决方法。
(4)学会“清空”不愉快的经历和记忆。培养广泛兴趣,既充实生活,保持心情愉快,也可以作为化解悲观情绪的手段。不要一味地沉浸在曾经的失败或压抑的状态中。
(5)不要错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培养活泼进取、开朗、积极参与的生活态度,在平凡稳定的生活中创造追求的源泉,谱写快乐的人生。在团体活动中保持快乐的心情,你就已经成功告别悲观了。
(6)知足者常乐。对环境和他人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非分要求,告诉自己快乐的核心是自我满足。只要满足了就不会固执地奢求你不该得到的东西,也就不会因为得不到而使自己闷闷不乐,多一分满足,就多一分乐观。
(7)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发生矛盾,他还试图激怒你时,自我暗示:“我是一个豁达的人,一个胸如大海的人。”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8)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座右铭。每当遇事悲观时,就想想自己的座右铭,如“我是一个乐观的人”。自我放松和自我解压能有效地远离悲观。
(9)如果你不幸患了不治之症,就告诉自己人生绝对不以时间长短论好坏,而以质量论高低,快乐地过一天比烦恼的过一年都有意义。而悲观只会让你长叹人生苦短,最后含恨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