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瑾瑜匯】玉人合一——淺析歷代人形玉雕的特點

 光明使者9988 2018-08-29







對古玉的喜愛之情

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美麗

這樣的情愫

還源於悠久燦爛的玉文化的影響與熏陶

美輪美奐、歷經滄桑而光彩不改者

莫過於古玉



中國的神靈形象很早就出現在上古玉器的紋飾中,首先是神通廣大的動物神和象征天地的器物神,人紋形象隨後逐步滲入,先是半人半獸,即氏族圖騰崇拜與氏族祖先崇拜相結合,表現神與人溝通,人與天結合,人開始帶有了神性,再往後,玉器的神靈紋飾中漸漸分化出獨立的人紋形象,人們開始用自己的形體來塑造神祗,於是,玉人應運而生。


玉人,是指立體型的玉雕人像。作為中國傳統玉雕的重要題材,人物類玉雕作品雖然數量較少,但它最能體現中國的造型藝術和雕刻藝術,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


牛梁河遺址出土 玉人


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四川大溪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人物面孔形玉雕飾,距今已有六千多年。隨後的紅山文化、淩家灘文化、良諸文化、石家河文化遺址都或多或少地發現了人物雕刻品。


四川大溪文化遺址出土 人物面孔形玉雕飾


新石器時代的玉人造型簡潔,以簡單的線條概括人的基本特征,晚期的玉人均琢出服飾,能夠反映出當時人的精神面貌。這些遠古時代的玉人多用於祭祀,是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和宗教信仰的產物。


高淳縣朝墩頭遺址出土 玉人像


到了商代,以人物為主題的玉雕藝術品技藝最為高超。商代玉人在制作工藝及藝術表現力上都比新石器時代大有進步,其中主要以殷墟出土的玉人為代表。


婦好墓出土 跽坐玉人


商代玉人常見脸中部下凹,額頭前沖,高顴骨,大眼、大鼻、大嘴突出,鼻梁下塌,嘴唇較厚並上翻,形成“凹面、沖額、塌鼻”的特點。商代玉人的眼睛多為臣字眼,但也有單線的橄欖型眼,玉人頭部似有一道箍,箍上方有密集的細陰線短發。此外,從目前發現的玉人看,商代的玉跪人數量多於立人,且跪人多為錦衣華冠,可見在商代,跪姿應是一種顯貴的姿式。


婦好墓出土 跽坐玉人


商代玉人主要有五種,分別為:圓雕全身人,圓雕人首,片狀全身人,片狀人首,帶有玉人裝飾的其它玉件。


河南博物院 人首鳥身形玉佩

圓雕全身玉人僅見於殷墟,婦好墓出土玉器中有一件跪坐玉人雕像特別引人註目,被認為是中國古代玉雕最傑出的作品之一。這件玉人的頭頂部有兩個相通的小孔,用於穿系繩,因而這種玉人能用做人身佩飾。此件玉人神態倨傲,衣著華麗,并飾有雲紋、螭紋及蛇紋,身後插一“柄形器”,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婦好本人的雕像。


婦好墓出土 跽坐玉人


與圓雕玉人的正視形象不同,片狀浮雕玉人像多作側視蹲踞狀,頭頂高冠,雙手如捧物般前伸上舉,面部表情略顯呆滯,服飾大多僅以卷雲紋體現,不如圓雕玉人那樣千姿百態,富有變化。


江西大洋洲商墓出土 玉羽人


商代還有一種人形片狀玉璜,在弧形玉片上以剪影的方式雕出側面人形,然後用陰線勾畫人體,這種玉人皆為團身,膝屈腹前,抱肘於胸,頭部冠以極華麗的冠狀裝飾。片狀玉人首在傳世玉器中較常見,殷墟也有出土。


婦好墓出土 鳳冠玉人


商代玉人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寫照,它表現出人的不同身份,帶有華冠並身著錦衣的玉人表現的是貴族人物,常琢有卷雲紋、幾何紋等,線條分剔地陽起線紋和陰線紋兩種,線條不太流暢,以平直線居多,整體呈粗獷、簡率的風格。短發、無冠、面無表情的玉人作品則是殉葬奴隸的表現。


婦好墓出土 雙面玉人


商代對人的崇拜是否到了神的程度?玉人中有沒有人格神?從商代玉人上看,存在著可能。婦好墓中婦好本人的跪像,表明商代人的意識中存在著人世轉化的觀念,人去世後不會完全消失,而是進入另一種境界,這種人依然保留著在世時的權威或更高的權力。這種對於已故之人的神化和崇拜與嚴密的氏族組織結合起來,形成了商周宗法制和極為隆重的祖先崇拜。




玉人也是西周玉器中十分重要的品類,往往采取好玉良工,精雕細刻人體形態,著力表現人的精神面貌,強烈凸顯人性之光。與商代多見的跽坐玉人像相比,西周時期的玉人多站立姿態。西周時期的玉人大約有兩種形式,一種類似甘肅靈臺白草坡西周墓地出土的整體圓雕玉人,另一種就是人獸合體類玉人。


河南寶相寺黃夫人墓出土 玉人首


西周的玉人在工藝上、造型上繼承了商代的風格,但仍不失它自己的時代風格。西周玉人的臉部,不像商代那樣下凹,到了西周晚期更近乎於平。值得註意的是西周玉人的眼睛,在“臣”字眼的基礎上變為眼梢長出眼眶,並勾卷,也有的是兩邊眼梢都長出眼眶,在眉毛中刻小短陰線紋。西周玉人身上的紋飾以陰刻線為主,但不像商代的線條硬,弧線多於直線,雕刻做工不如商代的精細。


晉侯墓地63號墓出土 玉人


春秋戰國時期的玉人,臉形接近西周風格,但發型截然不同。人物的發型是用細陰刻線表示的,刀法纖細密集,但絲絲不亂,其發式有扇形的,也有長發披肩的,還有從頂部再往兩邊勾卷的,但更多的是牛角形式樣,這是中山國流行的發型,有一種崇拜的意味。


三汲鄉中山國3號墓出土 玉人


春秋戰國玉人的臉部給人的感覺更為清秀,線條若隱若現,簡單而舒展。人物服飾雕琢華美,多見斜方格紋。人物雕刻得氣質高雅怡然,貴氣十足。


河南省洛陽博物館 玉人


豐富博大是兩漢工藝美術的突出特點,形象可寫實可誇張,裝飾可華麗可古樸,構圖可滿密可舒朗,器物面貌可纖巧可雄強,亦可秀逸。自然,在漢代玉人上也具備著這些特征。


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跽坐玉人


從漢代玉人的五官、服飾、姿態上來看,五官告別了夏、商、周乃至戰國時期造型上的扭曲和題材上的詭秘,具有柔和自然、平樸秀逸特點,它們的工藝細致到對人物毛發的刻畫。在服飾上,線條流暢,有的極其華麗,的疏朗自然。漢代玉人的姿態,更是千姿百態,每一類人物都有著不同的動態。


西安市三橋鎮漢墓出土 玉舞人


總之,追求對紋樣神韻乃至形象的完美表現是漢代玉人造型的主旋律,漢代玉人工藝雖提供的是一個林林總總、變化萬千的世界,但靈動瑰奇仍是時代的典型特征,後代玉人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作為經久不衰的玉雕主題,玉人的雕刻貫穿了整個玉器歷史長河,玉雕人物是原始生活的寫照。小巧精致的玉人,體現的不僅是玉工的匠心獨運,它更是也是社會意識形態及風俗在藝術領域的折射。


最後,小瑾為各位帶來部分哈佛藝術博物館館藏玉人圖片


哈佛藝術博物館館藏玉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