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情书2:中国人的信仰到底是什么?

 我的书海601 2018-08-29

这是李公子《道德经》系列第四篇原创

近些年流行两大怪谈:

一、中国人没有信仰,特指中国人没有某些宗教信仰,暗指中国文化整体现实主义,不追求终极意义,比较低级。

二、“道德”两个字就是道德条文,教条嘛、道貌岸然嘛,也是很虚伪堕落的东西。

很多人对上述怪谈深信不疑,但我看老子是不会同意的,请看这篇“《老子》情书”。

第二章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人追求美善的同时也在以美善的名义制造丑恶。

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

就像美善与丑恶相对伴生,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这些“名称”全都相对存在。虽然它们表面上对立,实则是“相生、相成、相较、相倾、相和、相随”的一体。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所以圣人要跳出名称表象的对立思维,遵从大道无为的本质,彰显大道沉默不言的伟大德性教化众生。

4、万物作而弗始也,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道,创造万物而不自称肇始,生载万物而不自据己有,化育万物而不自恃主宰,道无始无终的成就造化万物,却从不自居造化之功,正因为不居造化之功,道的伟大德性才永恒不失。

象:立德

老子在第一章“立道”,在第二章“立德”,告诉人类信仰是什么。这一章四段话是递进关系,从后向前能看得更清楚,先从第四段话开始。

道有十德

“万物作而弗始也,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老子在近两章列举了“道”十种伟大德性:

大道无名,沉默不言,不自称、不占有、不自恃、不自居,无始无终地造化成就天地万物,道之德不给人颁布条令,只是陈于天地之间,让人自由选择,没有干涉,也无偏爱。

每个人的选择只是他自己的因,每个人的选择也只是他自己的果。人选择自我成就,道顺应其成就,人选择自我毁灭,道顺应其毁灭。人挣脱自我妄念的枷锁,同于大道之行,合参天地造化,“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那也是他的自由选择。

这种德性难道不是最神圣皎洁的吗?只有神圣皎洁永远作用于人类,并且永远无法被人类窃其功为己有的时候,才是最本源的完美,才能成为人类最终极的信仰。

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什么是“无为之事”?作、生、为、成,弗始、弗有、弗恃、弗居。也就是大道造化天地万物而不自居的各种美德,无为而无不为。什么是“不言之教”?就是要彰显道恒无名、沉默不言的伟大德性教化众生。

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掉进“有无、善恶”等系列相对论陷阱里。让道德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道德滑坡。

道德怎样滑坡

滑坡1

道,永恒无名、沉默不言。人类的欲望首先会让这两个德性离开。

人当然有名字,当然有说话的权力,但是人没有借用语言和名称去奴役、或驱使、或蒙骗他人的权力。名越高,言越盛,越值得警惕。

对照“道有十德”,聪明人越发挥他们的聪明狡诈,“道德”就减少得越多,如果人们明白“道德”的本义,他们的言行就像被镜子照,所以有些聪明人会蔑视道德,会诋毁道德,因为道德的本义让他们看起来不再那么高大,让他们的话不再那么有力,让他们发明的新词不再那么蛊惑人,让他们的狡诈利己不再理所当然。

滑坡2

前两个德性远离后,开始无休止的二元对立转化,弗始、弗有、弗恃、弗居,这四种德性接着离开。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弗始”变成“自居初始”,有始,就有终,有终,就有善终、恶终。皇图霸业,从没见过有始无终。当你自居初始,就有人筹划终结你的初始。谁善谁恶?善恶难辨由此开始,大道德性随之远离。

(2)“弗有”变成“自据己有”,有,就会无;大家都有,无所谓有没有,你占有的越多,别人缺失的越多,要么主动让别人有,要么别人让你没有。谁是善谁是恶?道德又远离而已。

(3)“弗恃”变成“自恃主宰”,恃,就会出现比较长短、比较高下,有愿意被主宰者奴役的,就有不愿意被主宰者奴役的,分个高下在所难免,从古至今,这类争端反复无穷,人的鲜血不知染红了多少条江河。此外,人的内心如果“自恃”,就会不由自主的向外比较,见到名声显赫的就会自卑,见到贫穷无名的就会自大,道之德远离,生命钟摆在自卑和自大之间摆动,无法挣脱。

(4)“弗居”变成“自居其功”,居,就会停滞,后面的道路被堵住,人们就不会很和谐的相随、相和,自居其功者要么堵死后人,要么被推翻,历史上找不到自居尊位而不被推翻的例子。居住和推翻,哪个是善,哪个是恶?不过是道之德离得更远。

滑坡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人追求美善的同时,用美善的名义制造丑恶。

人向善爱美的心大致相似,没有哪个人不愿意追求美善,没有哪个国家不愿意追求正义,没有哪个宗教不愿意劝人向善。然而,一些人的美好生活,往往成为伤害另一些人的朱门酒肉;对一些人的善,往往成为对另一些人的恶;一些人追求的正义,往往成为另一些人的恐怖……。

如果完全到了“我”就是美善“他”就是丑恶的地步,奴役或消灭对方变得天经地义一般,人也就不用再谈道德,只能看野蛮的程度到底有多深了。

而道德滑坡就在二元对立的相对论里发生,所以老子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系列相对论,不是让人去里边纠结,而是要人去超脱。前面说过第二章是“立德”,老子的做法就是在相对论之上指证完美本源,以此立德,成就本源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

中国人的信仰,本就清楚明白,不应成为问题。

首先,道德不是教条,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个“道德”,而是大道德性,绝对超越又绝对现实,是人永恒学习的完美本源。人亲近道德,本质上是生命意识的自然觉醒,即“道德觉醒”。

那么,中国人的信仰到底是什么?

看“道之十德”,怎么能说中国文化是现实主义?中国文化至少在2500年以前就实现了绝对超越和绝对现实的完美融合,可称为“玄实合一”,理解了“道”这个字,就能理解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精髓在哪里。

顺便说说,中国人为什么敬天祭祖?为什么祭拜圣人?为什么祭拜英烈?为什么祭拜佛祖道祖?又为什么祭拜祖先、英烈、圣人如同神佛?

那不是崇拜偶像,不是低级愚昧,中国人看到的不是偶像,是道统,是道德,天地不需说,祖先、圣人、英烈,这些人对后世来说,是非常真实的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他们已经超脱小我同于大道,合参天地造化,他们的造化之功、名号、尊位不是自封而是后人的感念,后人发自内心想要祭拜他们以表达敬畏和感恩。

有些人总喜欢拿中国人没有信仰说事儿,如果特指宗教信仰,倒不如想想中国文化包容宗教是不是一件很好的事。

中国人今天有没有问题?当然有,但绝不是文化本身低劣,而是因为自我戕害、自我否定。不要忘了在中华文明的高峰上,有个神圣皎洁的信仰。这种信仰的意义,从来不是捍卫哪个神的教条,而是朝向最皎洁的无名,最神圣的不言,挣脱自我的枷锁,小我的拘束,学参天地,德合自然,大爱天下。

-本章结束-

敬请关注“《老子》情书” 下一封。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