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胖”的海鲜:千分之十浓度盐水可“增肥” 最高增重50%

 我篮有虾 2018-08-29

海鲜一直深受人们的喜欢,尤其是皮皮虾、大螃蟹、蛏子等等,总是吃货们的最爱。可最近有网友爆料,一些商贩用低浓度盐水浸泡海鲜来增加重量。这种说法到底是真是假呢?记者为此专门作了一番调查。

记者走访了几家大卖场以及农贸市场,发现到处都有海鲜出售。记者咨询,这些海鲜能否买回家养一阵子,商家们几乎异口同声,不可以。商贩们表示,之所以海鲜买回家养不活,是因为浸泡海鲜的水不是普通自来水,而是模拟海水浓度专门配置的盐水。据介绍,这些盐水的含盐量大约在千分之十几,这也是目前海鲜市场上通常采用的盐水比例。至于放在低盐度的盐水里、海产品会不会增重,这些商家都不置可否。

专业人员告诉记者,正常海水里的盐度值大约在千分之十八到千分之三十左右,而目前市面上养殖用的盐水比例大约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实验员设置千分之十和千分之十八两种盐度,进行海产品浸泡对比实验。在过了二十四小时之后,实验人员将海产品取出,再次进行称重。

很快,实验结果出来了。其中,浸泡在低浓度盐水里的蛏子从原先的200克,增重到了227克,花蛤,也从原来的200克增重到了213克,而正常浓度盐水里的蛏子重量则从两百克降到了198克;花蛤从两百克降到了195克。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专家表示,曾经有实验室也做过类似的实验,结果发现海鲜吸水后最大可增重50%,所以市面上那些盐水浓度低于百分之十八的,很可能都是注水海鲜。魏教授表示,不同于“注水肉”等现象,海鲜需长时间运输,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低盐养殖的情况,因此难以做到全程监控。而没有仪器、机构、专业人士的协助,消费者往往难以发现其中的问题,他建议市民:选购海鲜,尽可能选择大型专业水产市场或超市,同时注意各种海鲜是否有明示养殖的盐度、温度等标准。

没想到吧,这海鲜里头的水也挺深。看来,要想挤掉虚胖海鲜里的水分,消费者要擦亮眼睛,监管部门更要严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