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剧金派名家黄美菊:越音传美,人淡如菊

 cxag 2018-08-29

黄美菊,浙江温岭人。嵊州市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工金派花旦,师承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采风。她扮相大气靓丽,嗓音甜美淳厚,演唱富有音律变化和节奏感。主要作品有《碧玉簪》《盘夫索夫》《蔡文姬》《貂蝉与吕布》《大义夫人》《袁雪芬》等,曾出演越剧电视剧《严兰贞》。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日发杯”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青年演员优秀表演奖、“大自然杯”越剧“新十姐妹”之一、浙江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优秀演员奖,绍兴市十佳青年,嵊州市第一届十大杰出青年。



在温岭崭露头角



黄美菊是浙江温岭人,自幼喜爱越剧,并于1987年5月进入温岭市越剧团。一年后,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送到越剧艺术家的摇篮——嵊州“越剧之家”,进行半年的专业培训。在温岭市越剧团,勤奋好学和她那些别人无法企及的艺术天赋,使得黄美菊一直是团里的主要花旦演员。1991年参加浙江省第二届小百花调演,18岁的黄美菊便替剧团捧回了优秀小百花奖,成了台州地区唯一的获奖演员。

那个时候的黄美菊,学习的是王派花旦。她扮相俊俏,嗓音甜美,身材修长,既有丰富的内在表演,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是越剧界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

然而,好景不长。受市场大潮的冲击,温岭市越剧团被撤销,黄美菊的越剧梦想遭到了一次重大打击。


在嵊州耕耘梦想


为了延续自己的越剧之梦,黄美菊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嵊州市越剧团。加盟越剧故乡的剧团,给了黄美菊一个全新的平台。一进入嵊越,上海越剧院的王佩珍老师觉得她具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嗓音又比较明亮,就给她排了金派大戏《碧玉簪》。这出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使黄美菊坚定了学唱金派的信心。1996年,由王佩珍老师引荐,金彩风老师专门赴宁波观看了黄美菊的演出,并欣然收下了这个弟子。

金彩风老师经常教导黄美菊:一个演员,要经得起掌声,也要经得起观众对你指出的不足。黄美菊牢记恩师嘱托,认认真真演戏,相继上演了《碧玉簪》《盘夫索夫》《貂蝉与吕布》《汉文皇后》等一大批经典剧目。她与裘巧芳的合作也日趋成熟和默契,成为越剧舞台上的黄金搭档。



勇夺梅花奖



梅花奖是每个戏曲演员的最高梦想。嵊州作为越剧故乡,但此前却从没有嵊州越剧团的演员获得过梅花奖。2004年,黄美菊凭借《蔡文姬》这出新编历史大戏,一举摘得梅花奖。《蔡文姬》是一出为黄美菊量身打造的大戏,也是黄美菊最喜爱的一部作品。这部戏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明显,情感交织复杂,面对国家大业和儿女亲情的冲撞,黄美菊饰演的蔡文姬经历了人生道路上一次又一次撕心裂肺的痛苦抉择。

在塑造人物过程中,黄美菊在保留金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场景的需要,糅合了其他流派唱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整场演出吸收借鉴了话剧元素,表演大气,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让人看了十分过瘾。

凭借这出戏,黄美菊不光为嵊州捧来了第一朵梅花,也使自己的越剧演出生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闯新路永攀高峰


虽然拿到了梅花奖,但黄美菊没有自满,而是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新的创作中去。《袁雪芬》是黄美菊塑造的又一个经典形象。黄美菊坦言,排这出戏有很大的压力,袁雪芬老师作为现代越剧的主要开创者,要把她的一生在舞台上展现出来是不容易的。但把袁雪芬“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的一生展现给观众,是嵊州越剧团的职责和使命。

一台《袁雪芬》,记录了人民艺术家、一代越剧宗师袁雪芬不凡的一生。青灰色简洁大气的舞美渗透着袁雪芬质朴执着的个性,与纸醉金迷,光怪陆离的大上海形成反差。该剧糅合了四工调、呤哦调、弦下调、尺调等传统越剧板式,带观众回归到那个以袁雪芬为领导的越剧改革大时代。黄美菊饰演的中年袁雪芬,很好的契合了袁雪芬的形象,既大气自认又流畅成熟。黄美菊靠着自己的努力,使这部原创现代越剧在市场上站住了。

此外,黄美菊还排演了《大义夫人》《马寅初》等多部新戏,不光丰富了越剧演出剧目,也为越剧金派艺术的发展创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传播好越剧,黄美菊率嵊州市越剧团开展了“越乡越韵,越剧万里行”全国巡演,半年的时间里,行程近万里,把越剧故乡的好戏演到了全国各地。平时,黄美菊她们一年有近70%的时间在农村基层演出。“只要观众喜欢,我就要为他们一直演出。”这就是黄美菊作为一个越剧人的真实心声。





黄美菊唱段赏析(来源:腾讯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