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 对药小集 | 百草居

 昵称30666632 2018-08-30
蒲黄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

当归合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高良姜合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

玄胡合金铃子,名金铃子散,能治腹痛。

吴茱萸合黄连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

肉桂合黄连,名交泰丸,治心肾不交。

女贞子合旱莲草,名二至丸,能补肾阴。

半夏合硫黄,名半硫丸,治虚冷便秘。

知母合贝母,名二母散,能清肺热。

破故纸合肉蔻,名二神丸,止脾肾寒泻。

木香名黄连,名香连丸,治红白痢疾。

枳实合白术,名枳术丸,能健脾消痞。

芡实合金樱子,名水陆二仙丹,止遗精。

黄柏合苍术,名二妙散,治湿热成痿。

枸杞合菊花,能明目。

生姜合红枣,能调和营卫(气血)。

赤石脂合禹余粮,能涩大肠。

半夏合黄连,能宽胸止呕,化痰浊郁结。

柴胡和黄芩,能清肝胆热。

桑叶合菊花,能清头风热。

柴胡合白芍,能疏肝和肝。

附子合肉桂,能温下元。

黄柏合知母,能清下焦湿热。

桑白皮合地骨皮,能清泻肺热。

丁香合柿蒂,能止呃逆。

鳖甲合青蒿,能滋阴退骨蒸潮热。

杏仁合贝母,能化痰止咳。

山药合扁豆,能补脾止泻。

木香合槟榔,能理气止痛。

杜仲合续断,治腰膝酸痛。

半夏合陈皮,能化湿痰。

升麻合柴胡,能提升中气下陷。

常山合草果,能治疟疾。

葱白合豆豉,名葱豉汤,能通阳发汗。

枳实合竹茹,能和胃止呕。

党参合花粉,名参花散,治久嗽气喘。

茯神木合乳香,名神香散,治筋挛疼痛。

甘草合绿豆,能解百毒。

黄耆合当归,名补血汤,治贪血及产后无乳。

白芍合甘草,名芍药甘草汤,治拘挛腹痛。

川芎合土茯苓,治肝郁头痛。

川芎合生石膏,名郁梁丸,治实热上逆头痛。

台乌合益智仁、名缩泉丸,治小便频数遗尿。

香附合黄连,名香连丹,治火郁胸满痛。

葵子和砂仁,治乳痈。

杏仁合小茴香,治疝气冲逆作痛。

槟榔合南瓜子,治绦虫。

甘草合桔梗,名桔梗汤,治肺痈咳嗽,痰中有脓。

生姜合陈皮,治呕吐不止。

生姜合竹茹,治呃逆不止。

荆芥合白矾,名三癇丸,治小儿惊风及癇证。

荆芥合槐花,名槐荆丸,治痔漏。

槐花合黄芩,治妇人崩漏。

侧柏叶合白芍,治妇人月经过多。

陈皮合藿香,名回生散,治霍乱吐泻。

厚朴合贝母,止咳嗽,开郁消食去胀。

蛤粉合青黛,名黛蛤散,治痰嗽面肿不寐,并小儿百日咳。

白矾合硫黄,治白癜风。


本文转载自道真《临症秘要——胃肠病的中医治疗》
【对药】黄芪—防风: 《医林改错》黄芪防风汤,治脱肛,不论十年、八年,皆有奇效。防风虽为祛风药,但有鼓舞胃气作用,李东垣说:黄芪得防风而功益大,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王肯堂《证治准绳》“黄芪助真气,防风载黄芪助真气,以周于身者也。”补脾胃时配防风一钱,以提高疗效,且可预防感冒。 (防风鼓舞胃气不可缺,助黄芪行真气于一身亦不可少。) 《医门法律》“防风,反佐黄芪,出其分肉腠理之风也。” 黄连—苏叶:频频少饮,和胃止呕屡见奇效;兼肝火上亢佐以少量吴茱萸,左金丸之意。 乌梅—木瓜:出自《临症指南》。疏肝和胃,理脾化湿,养胃生津,增加食欲。 苍术—白术:出自《张氏医通》。用以治疗脾虚痰食不运。治慢性肝炎,纳运失职,甚或下肢微肿者,屡用奇效。若午后腹胀甚者,参合小乌附汤(乌药、香附),则行气消胀之力益彰,尚无耗散正气之弊。
苍术为健脾燥湿要药;厚朴为温中下气要药。王士雄:蚕砂为治霍乱要药,谓其“既引浊下趋,又能化浊使之归清”。

张锡纯:“三棱、莪术与参、术、芪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又愚所屡试屡效者也。”

葛根升胃中清气,枳实降肠中浊气,升清降浊治泻利;桔梗与枳壳,柴胡与前胡,一升一降,调畅上焦气机以治咳开胸,无不应手而愈;升降相因,欲升先降,久患泻利脱肛,中气虚者,单用补中益气汤升举之而效不佳,于方中佐入少量清泻导滞之品:黄连、枳壳、大黄之类,其效著增;欲降先升,泌尿系结石嵌顿伴肾积水,常法单用通降排石利尿之剂效欠佳,药中加入升提之味:黄芪、白术、升麻、柴胡之类,梗阻除而积水消;小便闭塞不通,提壶揭盖法亦欲降先升也。

荆芥为佐奇效多:荆芥辛温芳香,故能醒脾开胃。若中州湿阻寒凝;脾胃运化失职,胃不能纳,脾不能化,诸病生矣。荆芥辛温芳化,温以通阳,芳以化浊,为醒脾开胃之佳品。凡湿邪困阻中宫,用此得心应手,其效超过甘温补中之品。若属湿阻中宫,胸闷不畅,肺气不宣,中满而气逆,用宣散、温中、化湿等法皆不效者,于对症方中加入本品,用之甚灵。荆芥本为疏风圣品,此人皆知之,而又专能胜湿,则为人所鲜知矣。古云:风以胜湿;询为至理。凡风邪阻于脉络,湿邪困阻气机。症见周身痛楚,项背强直,四肢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不仁等。用此有一举二得之妙。至于某些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疼痛,已成热痹者,则当于凉血化瘀配入本品,庶免其寒凉凝涩之弊,又无温散助热之虞。决不可为了“消炎”而纯用苦寒之药。

莫忘厚土敛火:厚土敛火的提法首见于尤在径《静香楼医案》:“中气虚寒,得冷则泻,而又火升齿蛆,古人所谓胸中聚集之残火,腹内积久之沉寒也。此当温补中气,体土厚而火自敛”。所谓腹内积久之沉寒,皆由脾胃阳虚所致,胸中聚集之残火,亦因土伤而起。因为肾与脾密切相关,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木,后天之本的脾要靠先天之木的肾来抚育,先天之本的肾要靠后天之木的脾来供养,二者相互依赖而存在且相互化生。正因为命火生脾土,命火衰微,脾阳必弱,故肾阳虚亏证的病机大都包含着太阴脾脏虚寒在内,脾虚不运、阴津不能上达,心火易亢,且升清降浊失常,浊气郁滞而发热。也正因此,《伤寒论》中的温壮肾阳的主方四逆汤也能温壮脾阳,它不仅是少阴病的主方,在太阴病中也明确地指出:“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尤氏之说概指此言。而肾阴虚也往往伴有脾胃阴虚,亦可导致内热。《薛氏医案、明医杂著、医论》中说。“一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中土不足有脾胃阳虚和脾胃阴虚之不同,故厚土之法又有甘温以助脾胃之阳,甘温以助脾胃之阳,如理中、四君之类;甘淡以补脾阴,甘凉以补胃阴之别,如扁豆、山药、玉竹之属,甘凉以补胃阴,以益胃汤为代表。
本文转载自道真《临症秘要(心病的治疗)》
【对药】生枣仁—熟枣仁:熟者收敛津液,以补肝体为用;生者疏利肝胆血脉,以清虚热为用。二药参合,一补一泻,清补合法,宁心安神力量增加。桃仁—杏仁:桃仁入于血分,偏于活血;杏仁入走气分,偏于降气。一气一血,其功益彰,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 桔梗—枳壳—薤白—杏仁:桔梗配枳壳,载于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活人桔梗枳壳汤。近代名医施今墨常以桔梗、枳壳、薤白、杏仁联用,概桔梗行上、枳壳行下、薤白行左、杏仁行右,四药相合,相得益彰,上下左右,开胸顺气,行气消胀,升降调和,气机通畅,散结止痛,以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等病症。黄精—当归:名黄精丹,出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为治疗神经衰弱常用调理剂,黄精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黄精—石菖蒲(天下为公 ) :吾谓之“神精”,补精神之神药耳;石菖蒲宽中开窍。二药相合,一通一补,补心安神之神对。 葛根—板蓝根:是治疗心肌炎的特效药。 桂枝—炙甘草:辛甘化阳,治心阳不振。 山药—生麦芽:补肾强心,可抵人参之功效,且不凉不热、补而不腻。《本草新编》山药“治诸虚百损,益气力,开心窍,益智慧,尤善止梦遗,健脾开胃,止泻生精。山药可君可臣,用之无不宜者也”。

“诸木皆浮,惟沉香木独沉”。沉香引归气火之原,故养心安神药加沉香(后入)3克,其效益彰。《本草新编》云:“沉香温肾而又通心,用黄连、肉桂以交心肾者,不若用沉香更为省事,一药而两用之也。”檀香善启中土之运;降香通行血气之滞,是气中血药,有止血、行瘀、定痛之效。

傅青主《大小诸证方论》妙在用生、熟枣仁,生使其日间不卧,熟使其夜间不醒。


验方:枣仁30g、苦参30g,水煎服,即刻入睡。

陈尧道《伤寒辨证》“阳盛阴虚,则昼夜不得眠。阴盛阳虚则嗜卧不欲起。盖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卧安。若阴为阳扰,故中夜烦躁而不得眠也,所谓阴虚则与夜争是也。”

调营卫治睡眠异常:(1)失眠:白芍倍桂枝。15g:8g;(2)多寐:桂枝倍白芍。20g:10g;(3)多梦:桂枝等白芍。10g:10g。注:桂枝汤都说是双向调节荣卫,但是如何调节的,都说不好了。倪海厦的说法是桂枝导致动脉流动加快,白芍导致静脉流动加快。倪对白芍的运用非常独到。他的辩证技巧就是看有没有静脉曲张,如果有,就大量用白芍,40到80克,如果脚冷,不大用白芍很难加热。


陈玉峰:“心气虚欲睡而不得,脾气虚欲睡而不休。”

蒲辅周:“神衰之病,多于用脑不当,情感失调有关。”神衰不可一味用补,乃当分辨虚实,重在调整脏腑气血功能,注意调肝为中心。

晋·陈延之《小品方》疗虚烦不眠方 大乌梅汤治被下之后,虚烦躁不得眠,剧者颠倒,心中懊憹方。 大乌梅十四枚擘 好豉七合 凡二物,以水四升煮梅,令得二升半,内豉令四五沸,得一升半,分二服。

清·何元长《治病要言》朱雀丸:沉香一两茯神四两 蜜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