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首例MUSE™内镜下胃底折叠术完成

 昵称58736796 2018-08-30

3月4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团队为一位罹患胃食管反流病7年的61岁孙先生实施了国内首例MUSE™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整个手术过程仅用时一小时,患者住院时间比腹腔镜下手术缩短10倍左右。

据万荣教授介绍,胃底折叠术是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进行的外科手术。在以往,这一手术通过开腹或腹腔镜实施,手术时间与康复周期较长。而MUSE™内窥镜胃底折叠术手术系统则如同做常规胃镜检查一般,内窥镜经口腔通过食道到达胃部,无需切开腹腔,也没有任何切口。操作者直接在内镜下将胃底绕食道下端,选择2个以上位置将胃底钉合到食道下端,从而恢复His角和胃食管瓣阀,建立阻止胃食管反流的有效屏障。其效果与腹腔镜下手术相似,但手术时间从2-3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患者住院时间更是从1-2星期减少到2天内,依从性大大提高,总体费用也因此有所降低。

手术当日,在进行全身麻醉后,万荣教授将一根直径仅15毫米的内窥镜通过胃镜套管插入患者食道。仅手指粗细的内窥镜顶端却装备了不少高科技设备:一台小型摄像机,一架超声波探测装置,一个钉槽以及常规胃镜的照明、冲洗与注气口,稍后方的位置还有一个手术钉盒。通过摄像头的视野,内窥镜很快到达了工作场所——胃底,随即内窥镜顶端弯起,将一部分胃底向上折叠,顶在食管末端。藉由超声传感,内窥镜顶端的钉槽隔着被折叠起的胃底与稍远端的钉盒完成定位,确保钉盒中5枚4.8毫米的钛钉与钉槽处于同一线上。随后钛钉从钉盒中发射,将食管末端与被折叠起的胃底订在一起,接着,万荣教授又在胃底另两处位置完成了相同的操作。

目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占全球人口的比例为5%-7%,其中大约30%的患者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此次国内首例MUSE™内镜下胃底折叠术的成功实施有望为这部分患者带来更安全、方便的治疗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