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压变异性:一个仍值得探索的指标

 观世音06 2018-08-30

压变异BPV)指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有些病人多次测量的血压变化不大,有些病人则变化很大,后者就是血压变异性大。

血压变异性通常用特定时间段测量的血压读数的标准差SD)或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CV来表示。众所周知,血压和心率一样,时刻变化着。血压变异既可以是生理变化,如昼夜变化的“两峰一谷”;也可以是病理状态,如出现发作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等现象,变化剧烈。

目前认为血压变异性既是一个临床指标(marker)也是一个治疗靶点,BPV增加可增加对血管壁的剪切力从而破坏血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自2010ASCOT-BPLA BPV研究结果公布,BPV冠心病和脑中风事件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之后国内外出现大量临床研究着眼BPV的临床价值和干预措施。目前普遍肯定BPV的临床价值,认为BPV是独立于血压值外的危险因素,目前认为应用长效的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等有助于改善BPV。

但也有一些基本问题没有被明确。如BPV的诊断标准,目前没有统一切割点来区分正常和病理BPV;如BPV测量的标准方法,基于不同血压测量方法,目前常用的BPV有短时(基于有创血压监测或诊室多次血压测量:数分钟内甚至数秒内的变异)、中时(基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一昼夜的血压变异)、长时(基于家庭血压监测或多次随访诊室血压:数周甚至更长时间)之分,哪个指标更具临床意义和上述指标间是否有相关性均不得而知。

近日美国高血压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正是评价了诊室血压测量、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家庭血压监测(HBPM)不同方法评价得出的BPV间的相关性,研究结论显示不管是“方法内”还是“方法间”不存在相关性或仅存较弱相关性。(Am J Hypertens,2018 Feb 31(3):305-312)

研究结论值得大家思考。(1)因为BPV受所影响因素众多,在短时、中时、长时BPV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似乎也不同,如短时BPV受交感张力影响较大,中时BPV受日间生活工作状态、夜间睡眠、降压药物选择影响较大,长时BPV受季节气温变化影响较大,那是否也可以说短、中、长时BPV描述的本来的就不是同一个现象,也就不存在相关性的问题了。(2)另外,ABPM测量的并不是标准静态血压(是正常生活工作状态下的血压),而诊室血压和家庭血压监测是标准静态血压,结果也提示ABPMBPV高于另两种方法的BPVABPM BPV与另两种方法BPV无相关性,而后两者则存在弱相关性。

综上,BPV是一个仍需进一步临床探索的指标。基于众多临床试验结果,BPV的临床价值值得肯定,但其标准化问题目前仍无结论。也许短、中、长时BPV本质上并没有可比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