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见证我们的博物情怀

 文冠厚朴 2018-08-30

  真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大山深处,还有这样一座建筑,我第一眼看到就喜欢上了这一座建筑。说实话,在来的路上还有点狐疑,因为坐着会务组的中巴车上,山路特别小,有一段很陡,司机居然坚持不肯上来,就在下面停了,我们是走上来的,当然对于我来说,从这样的山路走上来的感觉更好。


  

  这是一所历经百年沧桑的天主教神哲学院,俗称上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所辖的彭州市白鹿镇书院村,据《白鹿乡志》和《彭县志》记载,光绪九年(1884年),成都主教杜昂派谷布兰到白鹿重修备修院,(俗称“下书院”),其后又在 1895年动工兴建“中修院”,1908年竣工,历时13年,定名“领报书院”(俗称“上书院”);民国21年(1932年),中修院改为神哲学院。自此,彭州白鹿镇的天主教堂成为培养全川神职人员的重要场所——传教士的大学。可惜的是,这样一座建筑,在512大地震时,主体结构轰然倒塌,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很多是震后重建的,不过我猜弧形的台阶下的圆拱可能是后唯一保存下的原建筑。



       在弯弯的山路尽头,居然有这样一座巴黎圣母院式的建筑,这里有巍峨的群山,有苍桑的草木,但是这样一座有着特别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筑立在这里,在蓝天白云下更显肃穆圣洁,白色的立柱和灰黑色的屋瓦,显示书院别具一格的西式建筑风格。整座书院呈四合院落式结构。特别是两边弧形石梯以及石梯下的拱门无不述说着岁月的苍桑,更有那上面斑驳的苔藓,绿意盎然的小草。


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某种堇菜


     第三届博物学文化论坛的会址就在这里,感觉这个主题和这个会址真是太贴切不过了,当会议上一个个程序如期举行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满是传教士、博物学。


   

       中国在晚清的那个蒙昧的时代,有很多传教士来到中国,有一部分人来到这里传播博物学知识。例如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1848年来到中国传教,积极参与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编译了《植物学启蒙》和《动物学启蒙》。1869年3月,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神父(1826.9.7~1900.11.10),在中国四川雅安宝兴县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当地人称为白熊、花熊的踪迹。它的标本和骨骼运到法国。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鉴定后,认为是一个新物种,正式定名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猫熊),也让匿居荒野的猫熊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川西这一片神奇的土地,还有植物猎人威尔逊在这里考察的足迹,1899年至1911年,威尔逊先后四次到访中国西部采集植物,在这里发现和采集了“中国鸽子树”珙桐、“高傲玛格里特”黄花杓兰、“帝王百合”岷江百合等奇异花卉、树木的种子,记录下成都平原、川西村落百年前的样子,并作出了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的结论。这真是一片博物的土地,想着去年我为了追寻绿绒蒿,专程来到成都,去了四姑娘山巴朗山夹金山,收获了许多,今年也打算在论坛结束之后,重走老路,重新去看望那些花儿,而脑子里的想法竟然是,以后每年都要来,来这里看望那些高原花卉,在高原的怀抱里感受威尔逊所说的“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



       这一片土地,似乎有着特殊的博物情怀,而来自全国的博物学大咖们在这里齐聚开会的时候,也显露出了他们不同寻常的一面。正当成都明伦书院院长施文忠在台上致词的时候,有很多人的关注点却在会议旁边的两株泡桐树上。



视频来自余节弘老师


   相距十几米的两棵泡桐树上,各有一窝大拟啄木鸟在筑巢育雏。余老师录了一段,真是非常生动和谐的画面,是我们这次会议主题的最好体现。只是我对观鸟还没有入门,会议结束以后,我在这里慢慢晃悠,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


尼泊尔老鹳草Geranium nepalense


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照片来自颖儿

植物标本

植物拓印


   这里的地上满是半边莲,马鞭草,尼泊尔老鹳草、野棉花,铁线蕨,这些植物有些在诸暨就常见,有些虽然没有见过,但是曾经在翻阅图志的时候看到过,那种感觉,就像这次见到的许多老师,神交已久却从未谋面,一旦见面却没有一点陌生感,想着自己这样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无私帮助,同道中人,心灵总是相通的,不需要多少言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关注草地上的半边莲,发出欣喜的呼叫,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那种感觉真好。

   此次论坛还通过了 《白鹿宣言》,又称《博物理念宣言》

  我们,作为一部分博物活动参与者,在此重申若干理念并提出相关倡议:

  长期以来人类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机智地利用大自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是,作为地球共同体中的一员,人这个物种的快速演化和一些行为损害了其他物种的利益,破坏了天人系统的可持续生存。

  博物是人类感受、认知和利用大自然的一种古老方式。复兴博物学意在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重申人类从属于大自然这一基本事实。博物过程反思现代性的逻辑。博物活动在宏观层面与大自然互动,强调通过亲自观察、体验、探究,增强个体对大自然的感受力,更好地鉴赏自然之美,坚定合理利用大自然的信念。

  博物自在而不忘自律,方能赢得尊重、做到可持续。应当知晓盖娅的前世今生,学会感恩。应当不断反思、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博物活动对大自然的可能伤害。应当广泛吸收传统文化、民间智慧和现代科学中的各种有益要素,尝试用非人类中心论视角看待世界,不夸大人类的算计能力和对大自然的改造能力,充分理解演化过程之精致和复杂,推动保护生命的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博物活动应当遵守法律,培养良好的探究习惯,慎重采集并善待标本。鼓励对平凡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反对不适当的猎奇。鼓励通过文字、影像、绘画等多种形式展现自然物和景观,反对为了某种特殊的拍摄效果而故意伤害动植物、破坏景观。提倡分享,反对掠夺、霸占大自然的物种、物产和优美景观。

  博物有先后,宜由近及远,量力而行、渐次展开。热爱家乡及第二故乡,重视地方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尝试记录在地景观、物种、动物行为及生态系统的状况,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变迁。对外来物种保持警觉。

  培育博雅情趣,重视长程权衡。传承徐霞客、李时珍、G·怀特、梭罗、缪尔、法布尔、利奥波德、R·卡森、K·劳伦兹、E·O·威尔逊等博物学人所实践的博物学文化。

  鼓励采取“博物+”策略,有意识地在餐饮、旅行、城市规划、工程与工业设计、艺术、教育、国学、保护区和公园管理等领域及日常生活中增加博物视角、融入博物情怀。推动各级教育部门结合当地条件开展多样性的博物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