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克线植物记》出版了——

 kibcat 2022-09-04 发布于美国
Einaudi: Life

点听我喜欢的音乐

作  序  推  荐

以博物踏勘致敬洛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 刘华杰

早就听说过叫“洛克”的一名传奇人物。

2008 年夏在云南丽江白沙乡玉湖村(雪蒿村)参观洛克故居时,好友田松向我好一顿推荐洛克。他一直关注着洛克对纳西文化的研究,希望我能关注洛克的自然探究。

几年后,有到夏威夷访学的机会,想起田松的话,便打起洛克的主意,我以研究洛克为名撰写的申请报告迅速得到批准。在夏威夷一年当中,参观了洛克晚年居住的大房子,拜祭了其朴素的墓地,更有机会不断爬山观赏洛克当年考察过的众多本土植物,最好看的是半边莲亚科和檀香科的一些种类。在夏威夷大学图书馆仔细阅读了斯蒂芬妮·B. 萨顿 (Stephanne B. Sutton) 撰写的《洛克传》(2013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李若虹的中译本《苦行孤旅》)。在福斯特植物园拜访洛克的遗嘱执行人保罗·R.韦西奇(Paul R. Weissich,1926 — 2018),老先生拿出洛克生前经常使用的小皮箱,向我展示洛克的诸多小件遗物。2012 年回国写了文章《洛克与夏威夷檀香属植物的分类学史》,出版过《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现在又幸运地先睹李瑞荣(花间)撰写的十分精美的近 300 页的“洛克线”博物学大作。所有这些,都让我进一步了解洛克,钦佩洛克。

Image

在中文世界中,实际上流传着两个“洛克”,交谈中有时会误指。一个是美籍奥地利人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84 — 1962, 中文名也叫骆约瑟),一个是英国人洛克(John Locke,1632 — 1704)。前者是博物学家(naturalist),后者是哲学家,两人我都非常喜欢,他们做事非常扎实、靠谱。本书涉及的以及上一段讨论的,都是第一位洛克,即作为博物学家的洛克。

为何特别强调他的博物学家身份呢?因为我喜欢博物学和博物学家?不全如此。洛克去世后,第二天夏威夷当地媒体刊出的讣告中说“世界著名博物学家洛克昨日逝世于檀香山 , 享年 79 岁”(Honolulu Advertiser,1962.12.06),讣告的标题也提及他是博物学家。综观洛克一生,他是地道的博物学家,他研究的范围和方法与达尔文、华莱士完全一致。洛克还有植物学家、植物采集家、科学家、探险家、地理学家、摄影师、民族学家等称号,比较起来,博物学家最恰当。

Image

Image


李瑞荣撰写的是什么类型的图书呢?在我看来,它是向博物学家洛克致敬的一部非凡博物学作品。“洛克线”的命名,就饱含着户外爱好者、博物学家对洛克的崇敬之情。大约半年前,瑞荣向我提及行走“洛克线”,讲述了令人兴奋的野外经历。他特别向我展示了本书 168 页“蝴蝶石”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洛克 1928 年拍摄的,一张是瑞荣 2021 年拍摄的。多少个日夜过去,大自然还是大自然,任凭人间沧桑。瑞荣有这样的毅力和雅兴,我非常羡慕,真想能一道前行。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的山野,我也找机会拜访过若干,果洛、香格里拉、泸沽湖、康定、亚丁和稻城都参观过,但从未离开居民区太远,没在那里的野地扎过营,与瑞荣见识的“野性”差得太远,跟当地居民的交流也差得多。

为表示对历史上著名博物学家的敬意,人们常以某种形式回访前辈当年考察过的地方。在国内,《百年追寻 : 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印开蒲等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年)和《2018 重走威尔逊之路:科学考察日记》(姚崇怀、刘胜祥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年)就是这样的作品,其中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1876 — 1930,中文名也叫威理森)是著名在华博物学家,他写过《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和《中国— 园林之母》。而专门写“洛克线”,这恐怕是第一部书。这是本书第一大特点。伟大博物学家留下的不仅仅是标本、野外笔记、发表的文字等,他们的名字刻写在那片土地上,他们的气息、品味和见识似乎“全息”地融进了一山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以及喜欢他们的人的心灵中,所到之处都有他们的签名。这使“洛克线”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动力学“吸引子”(attractor)。它汇聚着各方追随者、自然爱好者,他们尝试以同样的情怀,见证并感受大自然的精致和人事的沧桑。

Image

行前周密计划,艰苦的野外行走和专业记录,以及事后用心查证、鉴定,在这部书中都有细致展示,这是本书的第二大特点。比如书中收录沿途拍摄的大量植物,都给出了分类,给出了学名。就我有限的植物分类知识来判断,没有发现不合适的鉴定。户外运动在中国已不新鲜,近十几年飞速发展,但是相当多户外运动者只停留在机体锻炼的层面。不管他们走到哪里、登上什么山,都不太在乎从知识、历史的层面体会山野的奥妙。他们基本不记录环境、生态、自然物,不进行岩石构造分析和物种鉴别,可以戏称之“虾球转”(盲目到处行走)或“暴走”。不能说那样做没有意义,在多元社会中,想干啥就干啥,不违法就行。但是人们总觉得那样做可能对不起独特的美景、物种,也浪费自己的钞票。

本书第三个特点,拿到书的人能够最先发现,便是图片精美,这反映了瑞荣高超的摄影技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版式设计也非常不错。不需我多讲,读者稍稍翻看就能体会到。

本书第四个特点,对所述事件、事物描述准确,时间、地点、线路交代得十分清楚。这对于博物学来说十分关键。有些图书可能觉得这些细节不很重要,甚至可以删除,实际上它们非常有价值,时间越久越有价值。今日的读者和未来的读者,不仅想知道本书作者看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还可能在适当时候回访、检验或者对比。就像本书作者对待洛克当年的工作一样。洛克的人类学意识非常强,在博物学家当中也表现得比较突出。他的记述,现在已有环境史、生活史价值。 

以挑剔的眼光看,本书内容稍显单薄,作者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再重新走一次或两次,相信会有另外的收获,也可以再写续篇。 

Image

最后,还是要提醒部分读者,野地虽美,但不要轻易冒险。2012 年 12 月,2 名登山爱好者在河北涿鹿灵山景区登山遇难。2017 年,2 名驴友穿越陕西秦岭时遇难,2021 年 5 月,上海 1 名驴友在秦岭再次遇难。2021 年 5 月,甘肃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越野赛 21 人遇难,同年 11 月,云南 4 名地质调查人员在哀牢山遇难。从公布的信息看,有些环境条件并不算很恶劣,却发生了如此大的灾难,可见野外并非想象的那么适合每个人。瑞荣行走的“洛克线”的一些路段可比前几者艰险得多,打算试一试的朋友一定要考虑清楚。设备很重要,但永远是第二位的,人与大自然打交道的能力才是第一位的。

“洛克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别的地方以及中国之外还有“洛克线”,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希望广大博物爱好者撰写更多的“洛克线”之书。世界很大,中国历史上有徐霞客想法的人非常少。中国很缺少麦哲伦、白令、库克、洪堡、华莱士、斯科特那样的人物。观念倒是可以变通一下。中国人要热爱家乡、了解家乡,也热爱世界,需要了解世界。出国的中国人多了,可是关注域外大自然的,还在极少数。周边国家的物种和生态我们了解吗?一带一路呢?南美洲呢?博物学,在家园和远方都可以展开,当下的中国这两方面都需要。对于博物学家,前者是根本,远方可想象为第二故乡。

2021 年 12 月 17 日于北京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