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近期平台公司债务的几点看法

 满老师文摘 2018-08-30
近期走访多家平台公司、部分城市财政局、监管机构领导,对平台公司债务有如下感想:

一、平台的债务问题
今年是近年平台公司最为艰难的一年。具体体现在:
(1)债务到期量大。债务体量明显大于2012年、2013年,2018年和2019年是债务相对集中到期的时间段;
(2)表外融资到期无法续作。前两年通过信托、理财、保险、基金等表外方式新增融资量较大,今年到期情况较多,在今年资管新规出台、财政监管趋严的形势下,上述表外融资今年到期的大多数无法续作。
(3)财政直接支持渠道受限。当前政策环境,财政不方便直接对平台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极大影响了平台公司的资金来源。
(4)银行新增表内融资困难。除了棚改等个别领域项目外,银行受财金23号文影响较大,无法对平台公司提供充足额度授信。
(5)发债渠道受限。交易所“双50”限制,交易商协会对债务率较高地区平台公司发债额度有限制,都影响了平台公司的融资渠道。

二、地方政府的立场
1、平台公司的地位依然毋庸置疑:平台公司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左右手,地位非常重要,平台公司债务是否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建设和金融环境。
2、存量债务展期和借新还旧依然是地方政府解决平台公司债务问题的首要手段。
3、“压力测试理论”
地方政府都意识到:
(1)当前平台公司债务体量巨大,出现风险,极易演化为系统性风险;
(2)凭平台公司自身实力,不具备偿还自身债务能力;
(3)不出现系统性风险是中央政府的目的;
(4)部分区域平台公司债务已经出现逾期违约,中央政府在关注事态的进展,如果存在演化为系统性风险的苗头,中央政府一定会出台政策化解平台公司债务风险;
(5)不做出头鸟:在中央政府出手之前,各地政府会管好自己手中的平台债务,避免自己成为第一批爆仓地区。

三、中央政府的意图
1、化解系统性风险、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依然是首要目的;
2、解决预算软约束的手段,是让一批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付出沉重的代价,教育市场、教育投资者;

四、几点疑问
1、中央政府的神经是否足够灵敏,是否能够同时做到即教育投资者、又不引发系统性风险,这是一个技术活,到底哪些级别、哪些地方的平台出现违约,引发什么样的市场效应,才算教育投资者了?;
2、“98年”是否会重演?在访谈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听到了“98年”的题法,即当前债务问题极大,不排除中央政府通过98年的方式解决债务问题,但是,问题在于,中国当前人口结构老龄化,社会债务率居高不下,资产价格高企,还经受得起再来一轮“98年”吗?
3、地方政府的偿债意愿经受得起考验么?通过走访的地区来看,领导新上任、需要大力发展经济的地区,地方政府对平台公司债务问题非常重视,但是对于另外一些地区,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还是存在,结合多起地方平台违约的案例来看,出现平台违约的地区未必是经济最差的地区,地方政府的偿债意愿决定了平台是否会真的违约。
4、多轮政府融资整改,都达不到目标,我们的政府投融资体制,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2010年政府债务审计,2012年的463号文,2013年再次审计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014年43号文,2014年政府债务甄别,2015年搞PPP,2017年又开始整顿,每次都是重拳,平台债务每次都卷土重来,是否从融资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否最终的问题出现在投资审批环节?正是因为有了太多收益低、期限长的项目出现,平台公司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新增政府性债务。

五、结论
要对我们的地方政府和平台公司有信心,市场和投资者应当受到教育,但是起码,受教育的代价不应是引发系统性风险,下一步地方政府债务改革的重点,应该在投资审批环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