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就是面镜子照出了一个可怕的真相:评宝马男砍人不慎刀落反被杀

 亮哥eoim8x8y62 2018-08-30

编语宝马男打打杀杀的举动背后,隐藏着令人细思极恐的可怕真相:是习惯夺走了他的生命——习惯暴怒使他靠近死亡,习惯暴力使他失去生命。


28日,网上流传一段视频,视频中一名开宝马车男子与骑电动车男子在路口发生争执,“宝马男”从车中拿出长刀砍向骑车男子,未想到长刀掉落被骑车男子捡起,骑车男子持刀还击将“宝马男”杀害。


针对该起案件和视频,网友们引发热议,宝马男手持长刀砍人,骑车人在躲避过程中捡起掉落的长刀反击,是正当防卫。也有网友认为骑车人追砍宝马男并致其死亡是防卫过当。

不管是否防卫过当,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宝马男固然死于白衣男于某手中,但是他又何尝不是亲手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呢?


出门在外,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特别是与他人发生不愉快,决不能冲动,让自己先冷静下来,有事说事,有理说理,万不可感情用事、意气用事。


原本,撞车之后,事情已经在一男一女的处理下,得到了解决,而于某也没有想继续理论的意思,大家可以各自散去了。但是,宝马男却气势汹汹的冲上前去将于某暴打一顿,而从视频来看,于某忍气吞声,根本没有任何的还击。事情到了这里,气也应该消了,更何况是宝马车违规闯到了非机动车道上,本就是自己理亏,还打了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已经可以了。结果,宝马男还不算完,竟然回去取了把长刀来继续撒气!


在大火的时候,需要的是浇水,而不是再浇上一桶汽油。在暴怒冲突的时候,再去取一把刀,无异于让事情火上浇油,向更加失控的方向发展。但宝马男或许那时只想着给对方一个深刻的教训,竟然公然在大白天从车里拿出一把刀来!!这叫自作孽!如果你车里不藏着刀,如果不回到车里拿刀,想必死亡也不会光顾你。


从我们这些外人来看,可能会觉得宝马男的所作所为非常夸张、离谱,但是细思极恐,因为他只不过是在用自己最擅长和习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罢了!


据了解,视频中的宝马男叫刘海龙,这是一个喜欢用拳头说话的人,他的案底累累,是一个典型的涉黑混混,被捕至少5次,涉案累积刑期9年以上,不妨看一下,他生活中的样子。

因为拳头就是他最擅长的,他的训练可能有锻炼身体的目的,但是结合前面劣迹斑斑的案底,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喜欢打打杀杀的人,而他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或许他有自己的苦衷,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深受这种行为模式的影响。


看似不可理解的举动背后,其实隐藏着人性普遍的缺陷:人是深受习惯驱动的!正如宝马男习惯了打杀的举动一样,他的内心早已习惯了被暴怒所驱使。


著名灵修神学家侯士庭在《心灵渴望——满足人心的饥渴》一书中说:“自我欺骗开始得比较慢。在其早期阶段,致瘾之物是以某种可喜悦之物的方式出现的;因此,人的头脑就受到欺骗,将它看成是某种无害的东西。我们将它理性化,视之为美好的、明智的或有益的做法,很快就会导致自我欺骗。那些形成习惯和常例的倾向,像每天一杯酒,似乎是一种很安全的慰藉;但人的意志却受到控制,变成一种越来越强的欲望。”


暴怒、暴力,我们都知道不好!可是,它却正是在一点点的蚕食当中,使宝马男失去了内心的领地,而使他放弃抵抗的,恰恰正是一次次暴力,得到的现实性好处,就如心里的恶气一时得到了舒缓或因暴力获得了金钱的利益等等。正是在这样欺骗下,他的意志慢慢被暴怒所控制。


而侯氏在自己所著的另外一本书《幸福真谛》中,进一步阐述到:因着罪的污染,每一种人格类型都会表现出扭曲和不平衡的部分,如侯士庭在书中所言,“但可悲的是,我们并非被‘自由的自己’掌管,而是被‘有强迫行为的自己’驱使,因此,我们的人格受自己强迫行为(习惯)的影响,远远超过受自己长处和能力的影响。”


正是习惯了自己的行为被暴怒所驱动,宝马男令自己的生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你的习惯是什么呢?它将会把你的生命带向何方?或许柯理培牧师的话值得我们效法:每天对主说「是」,对己说「不」要变成一种以主为生命之主的生活习惯。

(成文参考凤凰网、腾讯网,在此表示感谢!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可以自由搜索活水泉的相关文章


赞美诗:《耶稣你是宝贵》


版权声明:《活水泉》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活水泉》,微信号Glivingwater”,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