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杜甫《琴台》

 wunianyi 2018-08-30


杜甫《琴台》 来自十点读本书 25:16


我们今天来赏读一下杜甫的名作《琴台》。诗云: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这首诗虽然是杜甫所作,他写的其实就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所以其实杜甫的这首五律,这首《琴台》,可以作为千古以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爱情争论的一个明证。


像王立群老师,我在前面讲卓文君的《白头吟》的时候就说过,王老师和我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也曾以师礼敬之,我们关系很好,但是在对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这个问题上,王老师一直主张是“骗财骗色”说。他当年在“百家讲坛”提出这个主张之后,还曾经引起轩然大波,但其实这个主张并不是王老师最早提出的。在历史上,有一种叫“窃赀窃妻”说,其实也就是“骗财骗色”说。那么从扬雄的《解嘲》,到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到刘勰的《文心雕龙》,到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其实都主张这个观点。


但我个人并不同意这个观点。我和王老师也聊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个人研究认为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情感历程中,虽然他们用了一些追求爱情的手段,比如说他和县令王吉用了双簧计,但是这就像青年男女在谈恋爱的时候、在追求心仪的对象的时候,总会用一些手段的。比如说,你会在吃蛋糕的时候,吃出一枚戒指来,对不对?你会在浪漫晚餐的烛光里,突然送上鲜花,或者一首小夜曲,至少为她献上一份惊喜。


这种爱情追求过程中的策划或者说设计,不能简单的就归结为阴谋。而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他们使出了双簧计,就像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刘半农,他们为了推广新化运动也用了双簧计,你不能说钱玄同、刘半农他们就是一种阴谋一种欺骗。所以虽然从古到今很多道学家认为司马相如的手段——追求卓文君的这种双簧计的手段是一种欺骗、是一种阴谋。但是事实上也有很多,尤其在诗词歌赋中、文学作品中,大家都盛赞他们的爱情。也就是即便司马相如在追求卓文君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小手段,但是历朝历代,历来文人在提及他们这段故事的时候,都愿意相信在那段曲折的故事背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他们故事真正的底色还是人世间唯美的爱情。


像《乐府诗集》里提及司马相如、卓文君,就说“歌喧桃与李,琴挑《凤将雏》。风云更代序,人事有荣枯”;像唐代的许浑就说“闻说携琴兼载酒,邑人争识马相如” ;像李商隐的《寄蜀客》就说“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金徽却是无情物,不许文君忆故夫”;像唐时两大巅峰之一的李白有一首《白头吟》,最后说到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就说“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而与李白双峰并峙的杜甫,就有这首著名的《琴台》。这些诗作无一例外,都以爱情诗之,连沉郁顿挫的老夫子杜甫,也盛赞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感情是一段唯美的爱情,这就更有说服力了。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茂陵多病”其实暗含了我们在《白头吟》里讲到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变。司马相如后来因为出使巴蜀,帮着大汉帝国平定西南一隅,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后来得以以两千石的官职享受高级干部待遇,在茂林修养。而司马相如向来有消渴疾,其实也就是有糖尿病,所以因为汉武帝的恩宠,就让他在茂陵休养。


那么在茂陵休养的期间,司马相如曾经移情别恋,预纳一茂陵女子为妾,还写过一封家书给卓文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没有“亿”,失“忆”。所以卓文君还以家书,说“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一曲《白头吟》,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大度从容、淡定又智慧地挽回了将要失去的爱情。司马相如闻之浪子回头、悬崖勒马,重新回到卓文君的身边,重新面对当年他们爱情的誓言。后来两人相伴终老,司马相如在后来的政治生涯里,再度失宠之后又回到成都,和卓文君每日琴瑟相伴,在卓文君的呵护与音乐的陪伴声中,度过残生。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牵着你的手,听着你的歌,一起和你慢慢变老”。后来司马相如积病沉疴,最终死在他爱人的怀里。当他离开人世间的时候,身边陪伴他的人依然还是卓文君。所以,杜甫一句“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这是多么浅白的一句总结啊!


一句“尚爱卓文君”,虽然平白质朴,但却显露出少陵野老心中的感慨,也就是这是人世间多么难得的真爱啊!虽然经历坎坷与波折,但最终相携终老,最终一起牵手,走完这荒凉的人世间。这种陪伴、这种坚持就是最长情的告白,就是最本真的、最纯洁质朴的爱情。


杜甫既然如此观点,那么证据何来呢?颔联就提供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证据:“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酒肆人间世”讲的是文君当垆的故事。司马相如和县令王吉演出了一场双簧戏,这出戏非常有名叫作“琴挑文君”,我们都非常熟。司马相如要追求卓文君,他那个好兄弟,大概曾经睡在他上铺的兄弟——县令王吉,也就是临邛县令王吉,就帮他策划。


先以极高的规格恭迎司马相如到临邛。王吉作为当地行政首长,每日求见,相如却尽显傲骄姿态,这就引发了当地富商的关注。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当时首富,也相当于临邛当地的商会会长。为了拍领导的马屁,他就举办了大型的家宴,请王吉与司马相如赴宴。王吉欣然赴宴,司马相如却依然摆足了姿态,在王吉反复的敦请之下,才姗姗来迟。



司马相如丰神玉朗,一出场,“一座尽倾”。但他落座之后却并不说话,不是因为傲骄,其实是因为他有口吃的毛病。他不能说,他可以唱,他唱的比说的好。所以王吉就请他弹琴,说“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那意思是说,司马长卿,也就是司马相如琴艺横绝天下,我们不敢说请你为我们大家演奏一曲,您就自己随便弹弹,聊以自娱,我们用耳朵蹭着听一下,所以王吉的谦恭之词已到极致。


这时候,司马相如为答谢王吉与在座宾客,所以操琴弹唱。尤其是司马相如的那把琴也不得了,号称古今四大名琴中排名第三。我们知道的著名的蔡邕,也就蔡文姬父亲的“焦尾”琴也不过排名第四。排名第一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排名第二的是楚庄王的“绕梁”,排名第三的就是司马相如的这一把“绿绮”。


《史记》记载说,这是很重要的一段话“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这一句话细读非常重要,就是司马相如当时所弹琴曲,在表面上是答谢王吉以及在座宾客,但是琴音里另外有一层意思,有一种内在的境界,叫做“琴心”,却是弹给卓文君听的。而满堂宾客无人能听出琴心里的意境与内涵,只有卓文君,她却能听得出来。所以文君夜奔相如,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两大“夜奔”的佳话。一是红拂夜奔李靖,一是文君夜奔相如。


因为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私奔,卓王孙觉得脸面丢尽,在真相大白之后,与女儿断绝父女关系。而卓文君跟着司马相如回到成都之后,才发现有一种贫穷叫做家徒四壁,也就是司马相如家其实穷得叮当响。主张骗财骗色说的观点,一般都认为这个时候卓文君已经生米做成了熟饭,虽然看到惨痛的现实,也不得不把自己的命运和司马相如绑在一起。其实我觉得这种理解非常迂腐,即便连老夫子的杜甫也不会这样理解。卓文君作为天下首富的女儿,大概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当她看到她心爱的人,什么都有,就是没钱。那么天下首富的女儿,这个白富美的卓文君,她会因此而感到沮丧吗?我想大概恰好相反,她可以用她的才情,她的智慧以及她的财富去帮助她心爱人的时候,那个十七岁就新寡了的少妇,而今又重新收获爱情,又重新面对真爱的卓文君,又怎么会为此而有上了贼船、上了当而沮丧的感觉呢?


所以正是在卓文君的提出之下,文君与司马相如后来回到临邛,就在他老爹的街对面开了一家小酒馆。天下第一白富美的文君当垆,而天下第一才子司马相如则身着“犊鼻裈”。“犊鼻裈”其实就是大裤衩,就是沙滩裤。裤管因为很粗大,就像牛鼻孔一样,所以叫“犊鼻裈”。司马相如身着“犊鼻裈”当酒保,卓文君则当垆,二人就这样赤裸裸、坦荡荡的挑战卓王孙。所以后来在王吉以及很多亲友的帮助下,卓王孙终于回心转意,认了女儿和女婿,并提供了大量的财富。正是在这笔财富的资助下,司马相如才重新走上仕途,开创了人生的一番新局面、新视野,这就是“酒肆人间世”。多么跌宕的情节,多么传奇的人生啊!


而“琴台日暮云”,就更为关键了。杜诗研究大家仇兆鳌先生曾经题注曰“《成都记》曰,琴台院,以相如琴台得名,而非其旧。旧台,在城外,浣花溪之海安寺南,今为金花寺。元魏伐蜀,下营于此,掘堑得大瓮二十余口,盖所以响琴也。”这是一段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考证,这是说马相如和卓文君后来终其一生都大多时间居住在成都。他们因为是音乐上千古难逢的知音与知己,所以在他们的住所旁边,还专门建有琴台,所以后来成都就留下了琴台院。那么仇兆鳌先生考证,杜甫呢,住在浣花溪旁,就屡屡去琴台院缅怀古迹。而到仇兆鳌的时候,成都的琴台院已非旧址,那么仇兆鳌先生考证呢,真正的琴台院,其实离杜甫草堂不远。因为史料记载,“元魏伐蜀”,“元魏”其实就是北魏,拓跋氏后来改姓元,所以叫“元魏”。北魏拓跋氏的大兵伐蜀的时候,曾经在琴台院驻营,那么扎营寨的时候挖壕沟,就挖到琴台院下有大缸二十余口。


为什么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琴台底下会有二十余口大缸呢?因为这是最早的音响与功放了。《说文解字》说“琴者,禁也。神农所作”,是说古琴是神农氏所创,最早长三尺六寸六,后来的古琴长三尺六寸五,所以后来,一般解读三尺六寸五是对应一年365天。但其实最早的古琴,是长三尺六寸六,是因为“三”为“至阳”,“六”为“至阴”,那么琴其实是中国阴阳文化综合的一个典型代表。所以琴音的作用在传统文化里头,像《说文解字》就认为它是让人约束欲望的放纵,让人安顿心灵的最好的音乐。所以古琴的音质中正和平、冲淡高雅,所以它的音量并不是很响。那么司马将如和卓文君在琴台之下,你看埋下二十多口大缸,那就起到了音响和功放的作用。



这就说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音乐境界,在当世是无与伦比的,也就是说他们彼此之间是音乐上的真正的知音与知己。这也可以和我们前面讲《史记》里的那句“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互参读。所谓“琴挑文君”,其实本质是琴心挑文君。司马相如当时所奏之曲,在场宾客都以为是答谢之曲,却只有卓文君能听出表面的琴音之下,另外的深沉蕴藉的境界。而那层境界、那种琴心,却只弹给卓文君一人所听。一首琴曲,两重境界,可见司马相如琴艺之高超,“君之所歌,心有灵犀”,可见卓文君音乐境界同样高妙绝伦。所以相如、文君二人,可谓知音、可谓知己。所以当音乐遇见爱情,大概真像是旁观者迷,当局者清吧!所以从“琴心挑文君”到“琴台日暮云”,到他们终于在琴声中得以相伴终老,这还不能称之为爱情,这又能是什么呢?


一联“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文君当垆的佳话、千古难觅的知音,老杜随手写来,其实已见他的向往与倾心。所以接下来颈联说“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虽然斯人已矣,仙踪不再,但琴台旁一丛丛美丽的野花,就仿佛是文君当年脸颊上的笑靥,而一丛丛嫩绿的蔓草,就仿佛是文君昔日所做的碧罗裙。这里的蔓草,那就像我们在《诗经》《野有蔓草》里分析的,最好读作(wàn),虽然大多数注本都注音为(màn),但我个人认为注音为(wàn)会比较好一些。老杜这是从眼前景,眼前的野花野草,径直引发眼中的幻象、心中的联想,仿佛透过花草的美丽与生机,可以重新目睹卓文君那绝世的风采,居然读来、想来如在目前。可见,老杜其实也有浪漫的一面。


所以尾联最后说“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这又是多么直截了当,却又多么深邃的感慨呀!民间传说,司马相如琴挑文君的时候,当时,随琴而唱情歌一曲,所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所以“归凤求凰”即点出“以琴心挑文君”的故事,那美丽的音乐,那深情的歌声,在相如文君已矣之后,哪里还能得闻呢?竟成这世间的绝响,想来便不觉让人为之怅惘。所以当诗遇见琴,当音乐遇见爱情,我们若能在如诗如歌的岁月里,携手慢慢老去,那就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最幸福的事吧!

《郦波品千古最美情诗》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订阅

▼▼▼

群课 点击订阅 小程序

中国诗词大会嘉宾郦波,品味语言之美,释放情感,追问人性。从《诗经》《楚辞》到纳兰性德,从上古先秦到唐宋明清,100首情诗,100个古典爱情故事。(共100期已完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