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较文学史||元朝时期的西域与中原的文学艺术交流(上)

 RK588 2018-08-31

原创文章,转载需显要位置声明


(一)元朝政府与西域的往来

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了蒙古汗国,又经过一系列的征战,由忽必烈建立了“北逾明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大元帝国,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在全国地域内施行统治的封建王朝。

成吉思汗建立汗国后,就开始着手对西域的经营。公元1209年,高昌回鹘王巴而术阿而忒的斤脱离西辽,投归成吉思汗。1211年,海押立(故址在巴尔喀什湖南)的葛逻禄首领阿思兰汗,阿力麻里(令新疆霍城县)和普刺(今新疆博乐县)的葛逻禄首领斡匝儿也先后脱离西辽,成为蒙古汗国的藩属。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将者别西征,击灭西辽,杀其菊儿汗屈出律。公元1219年至1224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军西征花刺子模国,平定中亚。 每当蒙古大军攻下一城一池,成吉思汗就会派置将帅,监守安抚当地的居民。设置的行政机构有“太师”(相当于汉语的大帅)、达鲁花赤(汉名太守)、大达鲁花赤和总管大臣。西域的经济在元朝的统治下得到恢复。



蒙古统一西域初期,曾用三种方式对该地区实行统治和管辖:一是把游牧区划给察合台合和窝阔台做封国;二是把畏兀儿地区让给回鹘亦都护继续统治;三是把农业区交给中央政府委派的官吏直接统治。元宪宗元年(1251),孛儿只斤蒙哥为了惩罚反对他继大汗的察合台、窝阔台系的后王合畏兀儿亦都护,打击地方势力,巩固和加强蒙古中央政府在西域的统治,在西域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掌管天山南北军政事物。行省是元朝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别失八里是新疆历史上建立最早的行省,是西域政治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突破。12758月,忽必烈为了镇压海都的叛乱,又设立阿力麻里行省,管辖伊犁地区的军政事务。

元朝在西域的经营是多方面的。屯垦方面,元朝在西域开垦了150万亩的荒地,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朝代。金融方面,统一了西域的货币,发行了纸币,大大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交通方面,设立了十多处驿站,满足了军事和贸易的需要。手工业方面,设立了一些行业管理机构。如织染局和织染提举司以及冶炼所。这些措施无疑推动了西域经济快速的发展。

在开发西域的过程中,元朝重视少数民族人才。使得西域的畏兀儿人中涌现出许多有作为的历史人物。如文学家塔塔统阿、贯云石、哲玉立、偰哲笃等;政治家廉希宪、康里夔夔、拜庭等;军事家巴尔术阿尔忒的斤、阿里海牙、忽都等;历史学家廉惠山海牙、沙刺班、岳柱、全普俺撒里等;翻译家阿鲁浑萨里、安藏、迦鲁纳答思、必兰纳识里等;艺术家闾闾僧人、伯颜不花的斤、高可恭等。

元朝对西域的经营开发,虽不如唐朝,但它却使得宋以来同西域的中断得以恢复,并继续向前发展,为明清对西域的经营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 元代西域散曲和诗歌

元世祖忽必烈继位之初,就在诏书中明确提出复兴“文治”的政治纲领,规定以“祖述变通”为大元的创建原则;中统建元后又在诏书里说新朝的建置要“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忽必烈及其子孙顺应时势的“汉化”政策,造就了一大批精通汉文的少数民族诗人。

元代的诗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散曲,从金人入主中原到元人统一全国,异族的音乐大量流入,与中原原有的音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歌词,即“北曲”。后来这种曲子用于杂剧,成为剧中的唱词,变成了一种独立的抒情乐歌――散曲,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一般用单支曲子写成。套数是用同宫调的两支以上的曲子写成。散曲活泼、通俗、典雅,很受人们的喜爱。由于文人的参与进一步发展成为重要的文学样式。罗宗信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世之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元代的散曲成为当时文学发展的主流,在诗歌史上,与唐诗宋词相媲美。元代西域著名的散曲家有阿里耀卿、贯云石、阿里西瑛、王元鼎、薛昂夫、李伯瞻、兰楚芳等。

阿里耀卿,西域回鹘人,生活在元代初年,现存小令《[正宫]醉太平》:

寒生玉壶,香烬金炉,晚来庭院景消疏。

闲愁万缕,蝴蝶归梦迷溪路。

子规叫月啼芳树,玉人垂泪滴珍珠,似梨花幕雨。

 

从中可以看出散曲典雅的一方面,作品模仿宋词写深闺春怨,语言华丽,与汉族的文人相似。

贯云石(1286-1324年),回鹘人,祖籍西域北庭,自号酸斋。贯云石出身军人世家,承袭父荫,当过两淮万户府达鲁花刺,镇永州(今湖南零陵),后弃武从文。朱权《太和正音谱》称他“贯酸斋之赤如天马脱羁”;明人王世贞《曲藻序》称赞他“富有才情,兼善声律,以故遂擅一代之长。贯云石的套数《[仙吕]村里迓鼓·隐逸》描写了隐士摆脱世俗羁绊的超脱,由于贯云石有切身感受,描写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

我向这水边林下,盖一座竹篱茅舍。

闲时节观山玩水,闷时和雨樵闲话。

我将这绿柳栽,黄菊种,山林如画。

闷来时看翠山、观绿水、指落花。

呀,镇住我这心猿意马。

 

贯云石的散曲中,有很多是描绘湖光景色、寄情山水之作。如:《[双调]清江引·咏梅》: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此首散曲主旨是在咏梅,却不着梅字,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坚守情操,不愿与恶势力合作的高尚品格。

阿里西瑛,阿里耀卿的儿子,擅长吹筚篥。现存小令《[商调]凉亭乐·叹世》:

金乌玉兔走如梭,看看的老了人呵!有那等不识事的痴呆待怎么?急回头迟了些儿个。你试看凌烟阁上,功名不在我,则不如对酒当歌对酒当歌且快活。无忧愁,安乐窝。



阿里西瑛的“叹世”是感慨人世间的不平和污浊,郁结着功名无望的愤懑。既然如此,唯有对酒当歌,消磨时日。阿里西瑛的另一首《殿前欢》也诉说了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 

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瑶琴不理抛书卧,无梦南柯。得清闲尽快活,日月似撺梭过,富贵比花开落。青春去也,不乐如何?


这里阿里西瑛写出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得苦闷心情:醉生梦死,无所事事。空耗青春。此曲引起了很大反响,以致乔吉曾为之高呼:“苍天负我,我负苍生!”。

王元鼎,西域回鹘族,官翰林学士,家于金陵(今南京)。他的《[双调]折桂令·桃花马》很有气势:

问刘郎骥控亭,觉红雨潇潇,乱落苍苔。

溪上笼归,桥边洗巴,洞口牵来。

摇玉辔春风满街,摘金鞍流水天台。

锦绣毛胎,嘶过玄都,千树齐开。

 

王元鼎的这首散曲是对刘禹锡诗的再加工,描写了桃花马的英姿飒爽、雄奇奔放,寄托了作者宽广的胸襟。诗人的另一首《[正宫]醉太平·寒食》描写了寒食节的景物,给读者展示了一副春意盎然的画面: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

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

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薛昂夫,回鹘族,曾任内廷近侍,掌管玉玺。晚年退出官场隐居。他是一位写景能手。

[中吕]山坡羊·西湖杂咏》中的《秋》集中表现了作者于平常中见新奇,给人以美的感受: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懈,分付画船且慢著。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在诗人的笔下,林中的树叶红了,芙蓉花即将凋谢,预示秋天的到来,夕阳西下却挡不住山腰闪现的休闲亭,让人体验到一种清新、一种自然。薛昂夫的怀古咏史之作最能体现他

的创作特色。如《[正宫]塞鴻秋·凌藃台怀古》:

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

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处。

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青山太白坟如故。

 

对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薛昂夫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象传统那样进行评价,而是尽量深化,寄寓自己的情感,让读者去体会作者的意图,留出想象的空间,一切尽在不言中。这里诗人借几处古迹发表感慨,格调悲壮,气韵凝重。三千宫女歌舞处正是南宋灭亡地,项羽的八千子弟兵无一生还,以致盼归的情人羽化为石。物转星移,只有山下的李白墓依然如故。诗人触景伤情,流露出对昏庸统治者的鞭挞、对牺牲者的哀伤。尾句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歌颂和景仰。

李伯瞻,党项族人,博学知儒术,能诗善画。他的诗作多抒发看破红尘,厌倦仕途的心情和赏玩山水、逍遥田园的乐趣。如《[双调]殿前欢·省悟》:

驾扁舟,云帆百尺洞庭秋。

黄柑万颗霜初透,绿蚁香浮。

闲来饮数瓯,醉梦醒时候,月色明如昼。

白苹渡口,红蓼滩头。

 

这首曲描写洞庭秋色,气象宏伟,身处其间,自在逍遥。

兰楚芳,西域人,《录鬼薄续编》中说他:“丰神英秀,才思敏捷”。他的作品多写儿女风情,影响深远。如《[南吕]四块玉·风情》: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

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心儿厚。

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作品讴歌了相貌粗俗愚笨的男子和相貌丑陋的妻子情投意合得美满婚姻,赞美了不以貌取人的纯真爱情。实际上是对郎才女貌的传统观念的嘲弄和批判。

元代的西域少数民族在文学方面出现了百花争艳、名家辈出、群星璀璨的局面,与同时代的汉族墨客骚人并驾齐驱相互媲美。著名的诗人有耶律楚材、萨都刺、耶律铸、高克恭、偰玉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