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综合征、播散性或小动脉毛细血管血栓病、Moschowitz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药物有哪些?中医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归属于中医学“血症”、“发斑”等范畴,西医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药物如下: 一般认为患者可先采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及(或)双嘧达莫(潘生丁)治疗,也可同时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无效时,也可试用磺吡酮(苯磺唑酮)(800mg/d)或氯苄噻啶(300mg/d)。 如24—48h后无好转时,应即采用连续血浆输注或置换血浆。 如以上均无效时,可试用依前列醇(PGI2)静脉滴注。剂量为每分钟5—8mg/kg,有时症状可明显好转。同时用右旋糖酐。有人提出用脾切除治疗,但疗效不肯定。 特别提醒:以上治疗方法指标不治本,很容易复发,中医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热毒炽盛,气不摄血,致使血妄行;或可能为肝实脾虚,肝木凌土,脾不统血而引发该病。采用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收效显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