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温暖,医学才会有温度

 老沈阅览 2018-08-31
            ■ 整理 解放日报记者 徐蓓
   
   不久前,在由上海市医学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上海医学人文历史与医院发展高峰论坛”上,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分别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释了人文医学的重要性。

中国医学人文的特殊张力

■韩启德

今天,我想讲一讲我自己关于医学人文的两点新思考。

首先,我总结一下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历史。

   现在大家已经达成共识:自从有了人类文明,就产生了医疗技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显示,远古时代已经有了医疗技术。但是,只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这种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行医,才能形成医学。

   典型的例子是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他被尊为“医学之父”。他提出了“体液学说”,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黏液、黄胆和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人健康的时候这四种体液处于平衡状态,而生病则是整体平衡被打破的结果。他打破了神的桎梏,从实际入手认识疾病,不管他的结论是对是错,正是从这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开始,才有了真正的医学。到公元前二世纪,古罗马的医学大师盖伦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并致力于解剖学的研究。

与希波克拉底差不多的时代,也就是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时期,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医学理论已经相当完善,并有了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那个时期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都仍处于传统医学时代。所不同的是,到了公元300多年,基督教确立了领导地位,使得西方传统医学在中世纪长达1000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医学技术停留在非常原始的水平,主要还是靠放血、发汗等方法来治病。而我们中国在儒释道文化的指导下,传统中医一直在不断地传承、创新和发展中,所以我们的传统医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远远胜于西方的传统医学,一直到现在中医仍然在社会中普遍存在。

文艺复兴之后,一直到16世纪,西方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16世纪产生了解剖学,17世纪有了生理学、病理学,18世纪病理学发展到了细胞水平,19世纪出现了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等。从此,医学科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到了19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现代技术和现代科学的紧密结合,医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现代医学完全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们中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始,西方医学渐渐传入我国,尤其到了上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对中医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整个社会非常动荡,这个时候老百姓虽然还是靠中医来看病,但是中医的学术发展呈现断崖式下滑。一直到建国以后,毛主席提出了要保持中西医并行发展,中西医要结合,所以到上世纪50年代,中医又开始恢复,一直到现在还在发展。与此同时,尽管起步很晚,但我国的现代医学在建国以后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医学的总体发展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总而言之,在梳理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后,我们发现中国医学有两个非常与众不同的特点。

第一,在我们国家,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历经磨难,但是传统医学还是在发展。而我们的现代医学几乎是跟着西方发达国家的轨迹,一直处于追赶的态势,总体来说发展速度很快。这种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并跑的局面,在全世界是没有的,只有在中国,中西医是并行发展的。

其实,中医和现代医学之间确实存在互相排斥的地方,因为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传统医学讲究整体论,用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来对待我们的人体,注重平衡、经验;现代医学则是起源于实验室的实证医学,是以还原论作为方法论的基础。两者的哲学体系是不同的,是有冲突的。但同时,他们之间又相互学习,甚至互相结合。只有在我们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保持了非常恰当的张力,这种张力是技术上的张力,也是科学和传统哲学之间的张力,这是我们中国医学人文领域一道特殊的景观。

第二,我们国家的现代医学和西方国家的现代医学走过了完全不同的路径。西方国家先有现代科学,经历了三四百年,把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才有了现代医学的飞跃发展。而我们国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没有发展现代科学,我们还是以传统医学为主。直到近10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现代医学才一下子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成了普通老百姓看病的主流。

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完全改变了就医模式,改变了人们对医学的认识。在座的年轻人可能没有体会,但像我们这代人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仍然感到现代医学离我们还很远。那时候,我母亲得了伤寒,非常严重,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我父亲打听到氯霉素可以治这个病,于是他跑遍了上海的各个药房,终于在一家药店买到了12支氯霉素针剂,才救了我母亲的命。

上世纪70年代,我在陕西农村给农民看病。农民对我们的医生是非常信赖的,当时的病人只要找到我们看病就满足了,他们认为看好了是韩医生有本事,看不好也不怪我。有的病人在我面前死了,也没有人来找我的麻烦。他们有一句话非常感人,说是“大夫看得了病,救不了命”,这就是当时老百姓对我们医生的要求——大夫能看病,但是不一定能救命。

而今天,人们对医生的要求已经变成了医生既要看得了病,也必须救我们的命。正是因为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医学的无限期望和医学能够实现的能力之间产生了一种张力,这也是在世界上很少见的。

我们中国的医学人文正面临着这两种特殊的张力,我们必须从历史上正确地认识它们,正确地看待医学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能够做什么,正确地看待生命、死亡,这是摆在整个社会面前的问题。

我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至今我还会唱医学院创立之初的校歌。“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减除痛苦。”后面还有两句更精彩的话,包含着深刻的哲学观点和医学人文观点:“可喜可喜,病日新兮,医亦日进;可惧可惧,医日新兮,病亦日进。”意思是说,我们的办法越来越多,医学技术越来越好,但是病亦日进,医学的发展永远也跟不上疾病的发展。医学再发达,也不可能让你长生不老,也不可能治好所有的病。

这,就是为什么医学越发达、我们越要提倡医学人文的原因。

医学人文就等于“良心+爱心”

■王建安
    我今天和大家聊聊我的医学人文观。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古希腊职业道德的圣典,是希波克拉底向医学界发出的行业道德倡议书,是从医人员入学第一课要学的重要内容。2000多年前希波克拉底所说的很多话,至今仍是我们需要做的。比如,“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今天很多老师不愿意把绝活传授给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都把老师敬为父母,哪个老师会不把技艺传授给学生呢?再比如,“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希波克拉底还对医生提出了以下要求:要有学习能力、判断力、仁爱、正直。

   美国的医师学会对医师的基本条件同样有如下要求:合格、知识、智慧、怜悯、诚实、领导、中立、系统、仔细、谦卑、稳重。什么是中立?今天找你看病的,无论是一个死刑犯还是一个亿万富翁,你都应该同样对待,这才是真正的中立。医师的三大禁忌则是“无知、冷漠、道德缺失”。

   美国医学人文学奠基人佩里·格里诺曾说:“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我自己认为,医学人文就等于“良心+爱心”,这就是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良心是什么?就是不做故意伤害患者的事情。如果做故意伤害患者的事情,就没有良心、没有底线了。大家说好像不太可能,医生怎么会故意做伤害患者的事情呢?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我担任浙江省医疗质控中心主任的时候,有一次接到一个病人家属的投诉,事发地点是一家妇幼保健院,我就去查。在这家医院里,有两三个内科医生,工作职责是为妇产科病人保驾护航。有一天,一位84岁的老太太来看病,肚子里有腹水,按照惯例做了心电图,做出来心跳每分钟58次,内科医生就让老太太装了一个起搏器。老太太总共带了25000元来看病,刚好够装起搏器,但装好起搏器以后,就没钱治疗腹水了。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容易让人怀疑这其中有没有医生的故意为之。

   不做故意伤害患者的事情,这是行医的底线,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爱心,爱心是无限的。所谓爱心,就是你处处在想:我这样做会不会对病人有什么不好?我的服务对象真的满意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前身是广济医院,1881年广济医院又创办了广济医药专门学校,其校训就是“把爱真正给病人”。广济医院第一任院长是英国医学家梅腾更教授,他在杭州待了整整45年,特别值得我们尊敬的是,他还创办了麻风病医院,这家医院至今还在莫干山的山脚下。他在所著的一本书中写道:“好医生应该具备三点:知识、技能、良心。”他在广济医药专门学校的一本书里写了这样的要求:“寒冬时节的便盆必须用热水烫过,免得患者觉得寒冷;为病人洗澡,连脚缝也必须洗干净;医护人员不许穿硬底鞋,说话不许大声,免得吵到病人……在广济医院没有小事情,我是一个爱骂人的人,我常常会为了病房地板上的一点灰尘大骂特骂,所有的细节必须让患者满意。”

   有一张1945年广济医院眼科的门诊照片,照片上虽然病人很多,但患者都非常安静地等在诊室门口,医师们穿得整整齐齐,连头发也梳得干干净净,整个门诊一派人文景象。

这些优良的传统,现在我们已经继承下来。

   比如,无痛的概念很重要,我们的门诊大厅里有一个对患者疼痛的评分系统,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完全不能忍受的痛,从0到10呈现疼痛的各个等级。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疼痛等级,为病人进行及时处理,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过去,医生给病人治疗、诊断时,总是说“你稍微熬一熬”,如果我们心安理得地给病人增加新的痛苦,这绝对不是医学人文的表现。再比如,切勿在公共场合讨论病人的病情,这个也非常重要。我经常听到电梯里或者公共场合下有些医生在炫耀自己昨天开刀切除了一个多大的肿块,其实这种做法不太好,尊重病人才是最重要的。在门急诊室的显示屏上,我们会把病人的名字隐去;门诊化验时,用一个个隔板把病人互相隔开,为的是在病人排队的时候尽量保护隐私。

   我1991年去香港进修,香港的同行特别重视查房的时候要戴领带。我那个时候刚刚去,不太习惯,查房的时候没戴领带,结果老师说你回寝室去取领带戴上,但等我走到寝室再赶回来,查房已经结束了。刚开始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查房一定要戴领带?老师后来告诉我,这是对患者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约束。

   还有洗手,也是一个细微处显爱心的小举动。以前我们查房都是把所有病房都查完了才洗手,而香港的医生是每到一个病房就洗手。手是导致感染的重要途径,所以,勤洗手既卫生,也显示出医生对病人的爱心。

   以前我常常带着学生一边查房一边教学,有时候就在床边分析这个病的死亡率是多少,中风率是多少,这个病人一定听得心里七上八下,要是心理素质不好说不定还会得抑郁症。西方的医生查房,他们在病人面前只问病情,只讲病人需要了解的事情,只做必要的检查,而所有的教学都是到走廊上进行,把门关得紧紧的。所以,查房教学中也可以显示出爱心。

   还有一次我到台湾的医院去考察,院长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看看,结果去了太平间。台湾医院的太平间真的很温馨,幕布从上一直挂到下,还有轻音乐的背景,和我们医院当时的太平间差别很大,我看了特别震撼。回来以后我们就花钱把太平间改造了一下。很多病人我们的确治不好,我们不可能治好所有的病人,但是真心地送病人一程,病人家属也是会理解的。

   最后,我以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大家共勉——“做一个仪表端庄的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做一个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人,做一个宽基础、精专业的人,做一个为医学事业奋斗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