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段来了,你的规划出炉了吗?

 heitudi 2018-08-3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图片来自网络)

十一学校通过使用制度这个手段,在不断帮助学生把本该属于你自主安排的时间从老师们的手里“夺回来”。

比如规定每天下午4:15后不准学部和老师组织学生会议、组织集体补课;再比如把每学期的上、下两段改为三段,增加一个不准大规模集体上课的“小学段”……

这些,不仅仅是为了调节学习节奏,更是基于培养大家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宏大教育目标。

可是,作为学生的你,意识到学校的这些良苦用心了吗?

为期2周的小学段,是一段非常可观的时间呢!规划并执行得好,你可以完成一个课程(比如电磁学、比如有机化学基础)的系统学习,也可以做完一个很好的项目研究,甚至可以把某一科一个学期的内容全部突击自学自研(不是简单的“预习”)完毕。当然,你也可以用来补救你的一个弱科,或者用来弥补你刚刚晋级的某一课程的缺漏……集中力量办大事嘛!

既是小学段,它就不同于一般日常的时间节奏。

我不赞成你还按照一节、一节的时间段零碎地去管理这2周的时间。

根据以往经验,大致分类建议如下:

1. 有竞赛学科的同学,你把自己“钉”在你教练的教室内,充分利用2周的整体时间专攻竞赛学科即可。竞赛学得累了,可安排一些英语、语文的阅读或写作练习。不必顾虑太多其他学科的什么预习、什么复习啦!

这里偷偷告诉你一声,小学段期间,学校和学部是不准任何学科布置大一统性质作业的。)

尤其是起点竞赛班的同学,要清楚你的进度相比之下是稍稍落后了一些的哟!

2. 参加了自招课程的同学,除去统一安排的自招课之外,建议你适当多学一点自招内容,这些东西学了不会没用,相反,它跟基本课程内容相比较,更具有挑战性,因此对于你的思维发展意义就更大一些。

3. 手头有研究项目的同学,可以安排大半的时间去做你的研究项目,包括查阅资料、写文献综述、咨询专家、开展实验等等,力求在小学段内结束一个项目,也免得平日里总会念念不忘,影响正常课程的进度。

当然,小半时间也可以安排补补弱科、或者自学自研后面的课程。

4. 中等生,你一定是有弱科的。关于你的补弱策略,建议如下:

一是不要通过去上救助课程来补,而是自己努力去补。不知道如何补?去找老师咨询一下。你的弱,多是思维懒惰所致,总不想改变学习策略,结果初中的“良好经验”对付不了高中的学习要求了。

二是不补、少花时间去补过去的东西,而是积极向前自学自研。为什么可以这样干呢?学过去的玩意儿,大多数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服务的,在自学自研后面内容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障碍临时补补就可以了,而那些暂时用不到的知识点,即使补了也会很快忘记,就先不费那事的好。这样有利于提高总体的学习效率。

5. 对于存在较多薄弱学科的同学来说,小学段是你补救弱科的大好时机。

第一,各科老师也许会主动找你,给你一些任务性的作业,你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妥善安排,尽力完成。如果实在完不成,也要主动跟老师沟通说明情况,老师帮忙制定补救措施。

第二,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主动出击,制定好计划后征求老师的意见。

补弱,我同样不赞成均衡用力的策略。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科的薄弱问题,你这个小学段就没有白过。

补弱,其实重点补的学习策略。很多弱科学生往往都是弱在学习策略使用不当上,要通过跟老师的交流,了解自己的不足,在老师指导下运用正确的策略,体验到成功,反复尝试、反思,直到形成习惯。

不要试图利用这段时间去寻求课外补习!或者请家教“一对一”,这是非常危险的思路,是学习上“饮鸩止渴”的行为。你的弱,主要的学习能力的弱,这个是家教和课外班帮不了你的,正如一个瘦子不可以在身上贴几斤猪肉让自己变得丰满点一样。

“暑假里,我们找老师提前补了补,开学考试那分立刻就见长了。”那分,不就是一时好看吗?你开学后怎样了,不还照常又落后了吗?

6. 这里要对个别缺乏自主性的同学特别提个醒。

两周时间如白驹过隙,混倒是也好混,晚上偷偷玩游戏、白天就睡觉,可能一时痛快了,但很快就会后悔不已(相信你早已有此体验)。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须知,人生的幸福并不都是用痛快表达的,很多时候付出辛苦、取得进步,往往才能收获到真正的幸福感觉。哪怕只是在自控力方面提高一小步、在某个学科的一个单元学习方面搞深搞透,也可以享受到那种来自心底的、实在的愉悦。

虽然我是化学老师,这里还要提醒全体同学(尤其学习竞赛的同学!),小学段别忘记学习语文和外语。

这俩学科是慢工,不可放置,需要日日积累。老师若是布置了阅读作业,就按照老师布置的来,即使老师不布置,自己也得保证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积累。

由于它们属于慢工,所以往往扔下几天也看不出明显退步,但这正是可怕之处。

语文和英语学科的学习,我认为应该列入每日计划之内。

不过细、不贪多。日日梳理、日日调整。

自己的计划订好了,认真执行起来再说。

    最后,不要看别人!别人不是你,你也变不成别人。



请读者尊重原创勿抄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