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禧攻略》中出现的书画纰漏!

 耘禾 2018-08-31

《延禧攻略》已经开播很久了,但是热度不减,《延禧攻略》这么火主要还是因为不一样,女主不走先清纯再黑化的老套路,从第一集就战斗力爆表,怼天怼地谁挡杀谁,专注发盒饭100年。



男主放着威武霸气人设不要,偏偏要走毒舌路线。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用在古装剧上很合适。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编剧们可比读者厉害多了,把诸位历史人物,颠来倒去地“打扮”,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离正史越来越远。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今天决定带大家认识一下男主角乾隆帝真实的面貌。


乾隆像


乾隆的文艺怪癖


乾隆喜欢搞文艺,什么书法、画画、写诗、鉴赏古玩,乾隆都挺热衷。大清宫中珍藏的各种珍贵字画,都是乾隆的最爱。

乾隆由此养成了一个文艺怪癖:每当欣赏到高潮时,都忍不住要在这些书画作品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要说呢,自己收藏了些个宝贝,什么宋徽宗的字、元代的《富春山居图》,在上面题个字,盖个私章,虽然有点破坏文物的艺术价值,但别人也管不着,反正是整个天下都是皇帝自己的,对吧?



于是乾隆就理直气壮地这么干,而且还干得很出格,题一两个字无伤大雅,他偏偏就在一幅字画上洋洋洒洒搞一首诗,或者干脆写出一篇小议论文来。


同样的,盖章也要盖出水平。


一般人顶多找个不起眼的小角落盖个图章,乾隆才不是盖一个,他是盖一排。


乾隆的印章,那可不是一般的多,据不完全统计,他一共有一千多枚印章。盖得性起时,挡都挡不住。


被疯狂盖章的王献之书法《中秋帖》▲


就这样,在乾隆的自嗨下,故宫里几乎所有的书法作品都没能逃过乾隆的“鉴赏”。


而且字画越是珍贵,就逃离不了乾隆的“魔爪”。不信你上百度搜几个图看看,一个个都被他弄得像狗皮膏药似的。


要路sir说,他这种鉴赏风格,堪称古玩圈中的一股泥石流,网上有说法,说他是“弹幕狂魔”。


难逃一劫的字画古玩


如果你去故宫,会发现一个叫“三希堂”的屋子。据说,当时,这里珍藏着乾隆最喜欢的三个书法作品,因此叫“三希”。


这三个作品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在乾隆看来,其中水平最高的是“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他自然要大大地表示一下崇敬之心。


怎么表达的呢?


每年冬天大雪纷纷的时候,乾隆总要把《快雪时晴帖》拿出来,左看看、右看看,爱不释手。看得高兴了,照例在上面盖个章、写个诗。


到了后来,乾隆甚至连古代的瓷器都不放过。


宋代流传下来的五大名窑瓷器,全国所剩不多,珍贵得很,乾隆自然很喜欢,吩咐下去,“给朕刻几个字上去”。


当然,乾隆可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区区字画古玩,朕的私人物件,盖几个章、写两个字算什么,反正天下都是自己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认识到一个任性又傲娇的乾隆。


以下是《延禧攻略》剧50多集里一共出现了6幅(组)书画,有明显bug的占了一多半,一起来看看。



第一集丨宫训图


第一集选秀结束后,为了让后宫之争稍微收敛些,各宫重要的妃嫔都收到了乾隆送的宫训图和牌匾,其中富察小天使的是《太姒诲子图》。


而送给高贵妃的是《西陵教蚕图》



其实到这里为止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可紧接着的画面就出现了bug ,当时乾隆让画院的画师们把历朝历代12位贤良后妃的故事画成画,分别赐给十二宫嫔妃,让她们逢年过节的时候挂在宫里 ,是为十二宫训图。按照记载娴妃所在的承乾宫,收到的应该是《徐妃直谏图》。



可她手里这幅,却是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的一幅人物册页。


《延禧攻略》剧照

冷枚 人物册页,2015年関西美術競賣株式会社秋拍拍品


换个角度看,即使多数人不认识冷枚这幅画,但也不难看出这个bug,因为十二宫训图里现今只保存下了《许后奉案图》,只要看画的人不是钟粹宫的纯妃,那必然是剧组自行找的一幅画来替代的。


《许后奉案图》讲汉宣帝许皇后新年亲自为太后奉案上食的故事


第16集丨快雪时晴帖


高贵妃屡屡受挫,为了讨好乾隆,献上了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哄的乾隆眉开眼笑,当即打开品评了一番,这一品评不要紧,又出bug了。


《延禧攻略》剧照


其实《快雪时晴帖》本帖只有28个字,尺寸也很小,但每个经历过收藏的人都要接上一段题跋,随着时间的积累,就变得非常长长长长长长。然鹅在这个镜头里,乾隆其实根本都还没翻到正主那一页。



却还一本正经说什么“山阴张侯”四个字风格不一样,emmmm……场面一度很尴尬。


第20、27集丨四景山水图


乾隆的生日前夕,容音皇后临摹了两幅画作为乾隆的生日礼物,有一幅就是傅恒送的《四景山水图》。


富察皇后临摹的《四景山水图》夏卷


《四景山水图》分为四段,是南宋画家刘松年创作的一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分别绘有当时杭州春、夏、秋、冬四时景象,画面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结合界画技法,精心勾描庭院台榭,4段均无款印。无论画还是画家名气都不算大,在剧中的戏份却不少。


由左至右依次为春卷、夏卷、秋卷、冬卷


前有富察皇后临摹了夏卷送给乾隆,后有纯妃借走春卷临摹,恰巧被娴妃无意看到这才猜出纯妃芳心早已暗许傅恒,也算是纯妃后面黑化的一段隐藏剧情了。



第20集丨洛神图


除了《四景山水图》,皇后临摹的另一幅画就是《洛神图》了。


富察皇后临摹的《洛神图》


好像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洛神不太一样?不一样就对了,因为这幅画叫《洛神图》而不是《洛神赋图》,《洛神赋图》大家都知道,是东晋顾恺之根据曹植《洛神赋》所作,说到关于洛神的画,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它。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相比之下宋代这幅甚至连作者都无法考察的《洛神图》就小众多了,即使是专门学美术史的也不一定知道有这么一幅画。


宋 佚名《洛神图》局部


第36集丨平复帖


纯妃本就才情出众,黑化之后,赏月、下棋,费尽心机的勾引乾隆,这不乾隆一开心,就痛快的把《平复帖》赏她了。



《平复帖》是是晋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创作的草隶书法作品,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法真迹,所以也被称为“万帖之祖”。但是这么一件宝贝说赏就赏,可见纯妃在那段时间是多么得宠。


晋 陆机《平复帖》


事实是这段剧情也是纯属虚构,《平复帖》一直都在太后也就是鼎鼎有名的甄嬛手里,直到她去世后,才被赏给了嘉嫔(专门给高贵妃出馊主意的猪队友)的儿子成亲王永瑆,而非乾隆,所以乾隆压根没经手何谈转赠。



第44、48集丨鹊华秋色图


乾隆冤枉了魏姐,俩人闹别扭,魏姐自然也不是那么好哄的,乾隆于是暗搓搓地送上《鹊华秋色图》赔礼道歉。


《鹊华秋色图》是赵孟頫的代表作

元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这也是乾隆爱到心尖尖的一幅画,令妃也惹不住吐槽他,高兴了敲一个章、不高兴了也敲一个章,跟天桥下的狗皮膏药一样,揭都揭不开。



看到这里,小编猜想,剧组大约是想借“盖章狂魔”这个梗努力表达自己很专业,但很抱歉,作为一个艺术小编的职业道德让我不得不再次指出一个明显的bug。



“八旬天恩”、“古稀天子”、“太上皇帝”,三个明晃晃的印章盖在上面,想装作看不见都不行,这可都是乾隆七老八十刻的印章,出现在这里真的很穿越呀。



放大看一下原图上这三枚印章


看完是不是觉得学艺术还是挺有用的,好多梗第一时间就能get到,虽然小问题不少,但可见剧组还是用了点心思的,只是漏掉了很多细节。《延禧攻略》还在热播,大家可以跟小编一起一边吃瓜,一边找bug增广知识面,也是相当有意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