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煤而建的淮南支线铁路

 铁道之旅 2018-08-31

■彭道德

安徽的淮南市有“煤都”之称,因煤而建的淮南支线铁路使得市区境内火车站多达16座。在国内城市中,淮南支线铁路里程之长、车站之多都曾创下城市铁路之最。

1933年,淮南铁路建成初期,淮南市区只有九龙岗、大通和洞山3个车站。1945年日军投降后,淮南煤矿和铁路仍然由宋子文操纵的淮南路矿公司继续管理开办。1949年,淮南煤矿解放,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由工人组成的路矿自卫队严密保护起来的铁路和煤矿回到人民的手中。淮南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煤矿分布集中。淮南解放不久,任华东财经委员会主任的曾山来淮南视察工作,当他了解到新庄孜煤矿铁路运力不足导致大量煤炭积压的情况后,当即要求铁道部研究制订修建大通至八公山铁路的方案,简称大八支线。当年4月,大八支线工程正式动工建设,同年12月,大八支线建成通车。

1950年,铁道部决定成立蚌埠铁路分局,在九龙岗设立地区党委,领导淮南市各铁路单位运输生产。

1963年11月,淮南矿务局和上海铁路局签订了投资修建孔集煤矿铁路专用线的协议书。1964年3月,铁路动工建设,1966年建成通车。这样,大通至八公山铁路又延伸到了张楼站。八公山至张楼支线建成不久,淮南矿务局便把大张铁路正线资产移交给了上海铁路局管理,大八支线也改名为大(通)张(楼)线。

1978年,国家投资修建阜淮铁路,把洞山站更名为淮南站。新建的淮南站从原位置向东北方向移位180米,从铁路南侧移至北侧。1980年,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桥”的淮南淮河大桥铁路通车。1987年,大张线又改名为淮(南)张(楼)线。同年1月7日,随着阜淮线正式建成通车,淮南市铁路又延伸到了阜淮线。2000年9月,蚌埠铁路分局成立了淮南铁路支线公司,负责这条支线的运输生产和货运业务。2005年5月,随着铁路局直管站段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淮南铁路支线公司和淮南车务段一并撤销,划归淮南西直属站统一管理。

铁路客货运输为促进淮南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运力支撑,尤其是在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铁路客货运输的作用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

淮南市地处煤矿区,居民多生活在点多线长、分散的矿区铁道沿线,火车便是他们联系外界的桥梁和纽带。为了满足城市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在淮南地区开行了绿皮车。这些绿皮车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淮南小票车。四通八达的小票车每天穿梭在小站与大站之间,成为城乡之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当时,普通列车的票价十分低廉,受到城乡居民的喜爱。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小票车又成了淮南市区和铁道沿线乡镇小商小贩往返蚌埠、合肥等地做小买卖的主要交通工具。炎炎夏日,生活在淮南九龙岗、大通的职工家属们会背着一个正方形的木箱子,里面装着满满一箱子淮南生产的雪糕,坐小票车来到水蚌线的炉桥、武店、西泉街等小站叫卖;还有沿线乡镇的小商贩肩挑手提着鸡、鸭、鱼、蛋、肉和各种时令水果蔬菜到蚌埠、合肥等地出售。为了解决沿线城乡小商贩的乘车难题,铁路部门还在每趟慢车后面加挂了一节代客棚车,解决了小商贩们乘车难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铁路的发展,淮南支线上的10个车站(淮南站除外)和阜淮沿线的6个车站的客运业务一律停办,令铁道沿线铁路职工家属、城乡居民一往情深的淮南小票车也向他们挥手告别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