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杀妻藏尸、谋杀乘客:惯子如杀子,请天下的父母记住这一点

 指禅李的收藏 2018-08-31

溺爱孩子的结果是什么?最近引发广泛关注的两起罪案或许能带给我们一点启示。


浙江女孩赵某遭滴滴司机钟某杀害后,有媒体起底了钟某的成长经历。


钟某27岁,四川人,家里的独生子,小时候父母去广州打工,他由爷爷奶奶带大,是典型的留守儿童。


一说到留守儿童,有人会联想到贫穷,事实上,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在外打工,会往家里邮钱,比那些留在乡村的家庭富裕不少。留守儿童的日子不缺钱,缺的是父母的陪伴。


大概正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加上又是独生子,爷爷奶奶从小对他备加宠爱,百依百顺。



杀妻藏尸、谋杀乘客:惯子如杀子,请天下的父母记住这一点

上了初中后,钟某学习成绩不太好,初中没毕业就退学了,长辈也依着他。


辍学后,他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偶尔打打工,也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可花起钱来却大手大脚,反正花完就向父母要,父母都能满足。


在到温州之前,他在老家那边开过奶茶店,也开过滴滴。后来奶茶店经营不下去,亏了10几万人民币,其中有8万块是和父母借的。但他转让了奶茶店,没有把钱还给父母,而是买了那辆用来杀害赵某的车。


到了温州,先是在电子厂打工,没几天就辞职了,整天游手好闲。平时只管朝父母要钱,也不说怎么花,花到哪里去了,父母管不了,一管就暴跳如雷。


他在三年前开始谈恋爱,现在的女朋友是带回家的第4个,才16岁,领回来就同居,他的父母居然也不管,反而默许了。去年一家人从四川到温州过春年,随行的就有这个女孩。


这些年,父母辛苦打工积攒的40多万人民币全被他折腾光了,还在外面欠款五六十万。他分别向4家平台申请借款,借款遍布51家借款机构,包括汽车租赁、消费分期平台、消费金融公司、P2P网贷等,几乎把当前所有能够借贷的地方都借了个遍。


债务压身,直接导致了他狗急跳墙,铤而走险。在犯下罪案之后,他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说自己“出事了,杀了人”,母亲也没有劝他自首,只是不知所措。


去年引起强烈震惊的杀妻藏尸案最近一审结果出来了,犯罪嫌疑人朱晓东被判处死刑,他妈妈声称坚决上诉,因为感觉自己儿子被判重了,“轻易地将自首情节忽略了。”


杀妻藏尸、谋杀乘客:惯子如杀子,请天下的父母记住这一点

她还是坚持认为自己儿子是失手杀死的,而藏尸于冰柜是因为他还是个小孩,害怕了,不知道怎么办。


这套说辞一点都不新鲜,因为在最初案发时,她也是这么说的。



杀妻藏尸、谋杀乘客:惯子如杀子,请天下的父母记住这一点


即使法庭上已经证明朱晓东是蓄意谋杀,无辜的儿媳妇被扔在冰柜里105天,冻得肉体崩裂,面目全非,这么凶残的罪行,在她的口中,依旧是轻描淡写的“我儿子也很难过”。


而用着死者的钱找人开房,到处寻欢作乐,诱骗女性,都不值一提了。


杀妻藏尸、谋杀乘客:惯子如杀子,请天下的父母记住这一点
说到自己儿子犯罪,就是“他还是小孩子,他是害怕呀”,说到无辜枉死的儿媳,就是“她也不是小孩子,这也是她自己认可的”。自己家的孩子,犯罪了也是乖的,别人家的孩子,死了也是自己的问题,该死。

杀妻藏尸、谋杀乘客:惯子如杀子,请天下的父母记住这一点
杀妻藏尸、谋杀乘客:惯子如杀子,请天下的父母记住这一点


朱晓东能有今天,他母亲功不可没。


在朱晓东10岁那年,父母离异,他随母亲居住。


他学习不好,初中毕业读了技校,后来做了商场销售员,家境一般的他,对酒吧、夜生活却如数家珍,还不断变换工作,女朋友也经常换人。


他对物质需求很高,工资却很低,这些奢华的生活全都靠着父母供养。他父母经济条件一般,却对他总是无限制的给予满足。


父母的钱花完了,就花女朋友的钱,和杨俪萍在一起之后更是找到了靠山,全靠着老婆养。


他不善表达,却喜欢撒谎,编造谎言,行为怪僻,曾经有位女朋友的家里反对他们恋爱,他就带着女友私奔到西藏,企图双双自杀。在和杨俪萍在一起之后,也曾给她写过纸条,承诺自己如果再出轨,就一起烧炭自杀。


而这些他妈妈全都看不到,在她眼中,儿子什么都是好的,乖巧懂事,花女人的钱也是因为她们乐意给。



杀妻藏尸、谋杀乘客:惯子如杀子,请天下的父母记住这一点

上海杀妻藏尸案犯罪者朱晓东及他的妻子杨俪萍


大概是出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弥补心理,朱晓东的母亲渴望满足儿子所有的心愿。他要结婚,她赶紧搬出去把唯一的住房当给儿子当新房,结婚之后还会隔几天上门给儿子收拾房间,永远当他是个小宝贝。


但朱晓东在家里唯我独尊,走到社会上却只是一个普通的营业员,处处不如意,什么工作都干不长,换了又换,他的内心充满了阴暗、挫败、怨毒等情绪,直接导致他犯下了突破了人类底线的罪行。


钟某和朱晓东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第一,他们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却从小被娇惯。


第二,他们的家庭都有缺失,反应出一定的亲子关系问题。


第三,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教育都有巨大失误,过度纵容和袒护。


这种穷人家养出的娇子,一到社会上很容易被淘汰。


 

从犯罪心理学上来看,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备受宠爱,地位极高,但自己的能力不行,走上社会之后地位很低微,四处碰壁,遭受冷遇,不能像在家庭中那样为所欲为,这种挫败感会令他变得愤怒、偏执、仇恨社会、仇视一切让自己不痛快的人和事,这样的人是最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杀妻藏尸、谋杀乘客:惯子如杀子,请天下的父母记住这一点

很多年前哈尔滨曾经发生过一起银行盗窃案,其中主犯是一对兄弟,姓盛。这件事现在估计很多人都不记得了,连网络上都很少有报道,当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手段和案值都十分骇人。


案发后记者去他们老家采访,街坊邻居们对他们兄弟走上犯罪的道路一点都不奇怪,“从他们小时候我就说,这俩孩子早晚会被枪毙。”


男孩子调皮捣蛋一点不奇怪,但让邻居们有此看法的是他们的父母对孩子无比溺爱,自小那些偷鸡摸狗的行为从来不管,邻居上门来找也是一味袒护。


儿子把别的小朋友打了,父亲不仅不批评自己家孩子,还替儿子实施报复行动,在路上看见那个小孩,用衣服蒙住头一顿暴打。


更让邻居无法理解的是,这对兄弟的父母还是老师。就这么惯着惯着,兄弟俩越来越胆大妄为,越来越嚣张跋扈,最后,为人师表者,教出了一对死刑犯。


所谓三岁看老,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不是忽视孩子成长的可塑性,早早给孩子盖棺定论,而是因为在父母的言行、人品和教育方式上,完全能够看出孩子未来的走向。


像钟某和朱晓东这类人,他们代表了罪犯的一个类型,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起了很大的助推。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告诉天下的父母们,别再不相信“惯子如杀子”这句话了,这绝对是一条真理。



杀妻藏尸、谋杀乘客:惯子如杀子,请天下的父母记住这一点

当然不是所有被溺爱的人都会变成罪犯,但是溺爱绝对是后患无穷。


我们回顾一下孩子的成长:


最初来到人世间,孩子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他想要吃奶,就哭,想要玩具,就伸手,都能得到满足。他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这个世界中的所有一切都要围着他打转,所有人都是自己的棋子。


随着他长大,他会逐渐开始接受挫折——有的东西哭了也得不到,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挫折,也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他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并不能予取予夺。


这时,如果父母采取了正确的方式方法来解释这一切,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和边界意识,孩子就会在挫折中学会尊重他人的存在,并且能够接受自己并不是唯一重要的这个事实。

杀妻藏尸、谋杀乘客:惯子如杀子,请天下的父母记住这一点

反过来,如果父母始终包办代替,无限纵容,不知道如何制约孩子的不合理需求,让孩子在极端自我的状态中长大,孩子的心理就会滞留在婴儿那种唯我独尊的水平,成年之后就会变成一个巨婴。


巨婴们无力应付哪怕是正常的挫折、不如意、拒绝和失败,他们会像婴儿一样随意发脾气,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固执偏执,拒绝接受现实,非黑即白等等。


所以说,父母的溺爱看起来是爱,其实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教育方式。


父母只管给,不需要孩子的回馈,也不在乎孩子内心真正的感受,孩子实际上等于是被闭锁在父母的情感之外,感觉到的反而是隔阂和忽视,永远体会不到真正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溺爱也是父母在教育上的一种“懒政”心态,很多父母把孩子惯得一身臭毛病之后,长大了想管,才发现根本无能为力。


即使是最无私的爱,也要有拒绝。帮助孩子树立行为的规范和世界的边界,是做父母的责任。


在孩子最初任性的时候,温和的拒绝,不发怒,也不纵容,孩子好似撞到一个柔软的墙壁上,就会自动收敛自己的任性,学会理解、接纳、感谢、尊重等一切积极的正面的情感。


这样的孩子才会有健康的人格,储备好未来走上社会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果爱我们的孩子,就不要盲目去娇惯他们,而是要正确的、恰当的、合理的去爱,不多不少,不偏不倚。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