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疗药物的8种常见毒副反应处理,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秋水pha5czppem 2018-08-31

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肿瘤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不想看长篇大论?界哥表格都给你做好了!


作者丨haixin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临床使用的抗肿瘤化学治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有些严重的毒副反应是限制药物剂量或使用的直接原因。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细胞减少(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粒细胞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心脏毒性、神经功能异常等。


本文从如上几个方面介绍了化疗毒副作用的分级及其处理策略。



骨髓抑制


1. 骨髓抑制分级



2. 处理策略




恶心、呕吐


1. 恶心、呕吐分级



2. 处理策略




腹泻


1. 腹泻分级



2. 处理策略




便秘


1. 便秘分级



2. 处理策略




心脏毒性


蒽环类、紫杉类抗肿瘤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有效的抗肿瘤药物,特别是蒽环类,严重的心脏毒性往往限制其在临床上应用,可表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传导阻滞、ST段下降等。


1.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最大累积剂量



2. 处理策略




肝功能损害


1. 肝功能损害分级



2. 处理策略




肾功能损害

 

1. 肾功能损害分级



2. 处理策略




周围神经毒性


1. Levi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标准评定



2. 处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周际昌. 实用肿瘤内科治疗.第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2] 汤钊猷. 现代肿瘤学.第3版[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 曾幼波, 陈琴. 肿瘤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措施[J]. 海峡药学, 2003, 15(4):98-100.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