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自编)浙科版基础知识归纳必修三

 heitudi 2018-09-01

必修三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生长素的发现——向光性实验的结论:

①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幼苗尖端  ,生长的部位  幼苗尖端以下  

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从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运输。

          横向运输: 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能从 向光 一侧转移到 背光 一侧,促进背光一侧的生长,横向运输的位置是   尖端  

③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尖端  

2.植物体内,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主要在幼嫩部位产生。

3.果实正常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来源于种子;如果在没有受粉的雌蕾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房就会发育成无子果实。这个实验证明 种子产生的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4.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  促进细胞的分裂 在能旺盛细胞分裂的区域就含有细胞分裂素(如根的分生区),能促进果实发育的激素是  生长素  ,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  乙烯  

5.无子番茄的果皮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若用它的果皮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在正常情况下,所结果实是  有子  (有子或无子)。无子西瓜的果皮细胞中有  3 个染色体组,若用它的果皮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在正常情况下,所结果实是  无子  (有子或无子)。

6.试比较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培育过程?

无籽西瓜是由于自身细胞内染色体组为3个,因此减数分裂时由于出现联会紊乱现象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不能正常受精也就没有种子。因此用无性生殖繁殖出无籽西瓜的后代仍然为无籽西瓜。

无子番茄是由于人为的通过套袋隔离的方式使得番茄无法获得花分而进行受精作用,因此无子,通过无性繁殖方式得到无子番茄后代,任其自然生长,应为有子番茄。

7.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具有  双重性,即生长素既能 促进植物生长,也能                 植物生长。这种现象与  器官       生长素浓度    等有关。

8.顶端优势是指  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被抑制   的现象。在园艺、农作物栽培中,常根据这一原理进行整枝修剪摘心。

9.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既能促进植物生长,又能抑制植物生长 

第二 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   

第三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   

第四  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第五   促进果实的发育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

①血浆蛋白②血红蛋白③呼吸酶④光合酶⑤蛋白酶⑥抗体

2、体液分为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分为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3、画图:内环境三部分之间的物质渗透方向: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血浆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淋巴  组织液       

5、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是:营养不良、淋巴回流受阻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6、稳态是正常机体在 神经 体液 的调节下, 通过 循环、呼吸、消化、泌尿 四大系统的协调活动实现的。

7.神经元是由细胞体 轴突   树突 构成;

8.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9.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外正内负  ,即极化状态。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而兴奋时的膜电位  发生逆转  ,即经过去极化过程变成反极化状态。局部电流的方向是膜外由    静息部位  部位向 兴奋部位传递,膜内由   兴奋 部位向  静息  部位传递。

10.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 突触 来传递。传递过程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泡经 胞吐作用  释放  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再作用于   突触后膜   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 流动性

11、在神经纤维上以          信号传导,传导方向为  双向       

在神经细胞之间以  化学      信号传递,传递方向为  单向      

12.由于递质只存在于 突触前膜 内,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  单向 的,就是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轴突 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而不能向相反方向传递。

13、判断:在膜外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对  

          在细胞间兴奋时可以从前一个细胞的轴突到下一个细胞的胞体。(  

          在细胞间兴奋时可以从前一个细胞的轴突到下一个细胞的树突。(   

          在细胞间兴奋时可以从前一个细胞的胞体到下一个细胞的树突。(  

14、狼捕食兔子时,兴奋中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  单向 

狼捕食兔子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B  

    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突触传导  D、反射弧

15、右图为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名称①  效应器      传入神经元


(2)在体温调节中,⑤的存在部位是下丘脑  

3)体温调节中,①指的是 肌肉 和 腺体

 

16.动物激素的种类、化学本质、分泌部位和主要作用(未用粗体的只需了解)

化学本质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氨基酸 

衍生物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物质和能量代谢,

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骨骼成熟,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影响,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胰岛素

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

促进血糖下降:

通过促进血糖去路;抑制血糖来路的方式实现

胰高血糖素

胰腺中的胰岛α细胞

促进血糖升高:通过促进血糖来路实现。

 

生长激素

腺垂体

促进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

腺垂体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素

腺垂体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催产素

神经垂体

催产(刺激子宫收缩)

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

促进肾集合管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雄性激素

主要是睾丸

促进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雌性:维持正常的性周期

雌性激素

主要是卵巢

孕激素

卵巢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育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刺激甲状腺素释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刺激促性腺激素释放

17.内分泌的调控关系以及反馈调节(方框中填腺体名称,括号中填促进或抑制)

 

18.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正常而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何种症状? 呆小症)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而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何种症状?(侏儒症)

饮食缺碘的怀孕妇女的孩子会怎样?(呆小症)

19.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 下丘脑 

20、糖尿病人之所以出现高血糖和糖尿病是因为病人的  胰岛β受损,导致  胰岛素分泌不足,这样就使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糖尿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

21、血糖的来源    食物吸收      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血糖的去路   氧化分解     合成糖原     转化成非糖物质  

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促进氧化分解、合成、转化,

抑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降血糖,

胰高血糖素通过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促进血糖升高。

22、糖尿病人出现三多一少分析原因:   胰岛素缺乏,血糖利用障碍,细胞供能不足,因此感觉饥饿,多食;多食进一步使血糖来源增多,血糖升高,当含量超过160mg/ml,过多的糖随尿液排出,大量排糖的同时,带走大量水分,于是出现多尿、口渴、多饮的现象。细胞对糖的分解利用减少,则对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利用增加,于是人体消瘦。

23、下列哪项的两种激素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具有协同作用(  B  )拮抗作用(   A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抗原可以被免疫细胞表面的  MHC   识别。

2、特异性免疫的的两种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3、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

   能产生淋巴因子的细胞是  辅助性T淋巴细胞,其参与免疫是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能使靶细胞裂解的细胞是  效应细胞毒T细胞

4、巨噬细胞参与第二道 第三道 防线

   皮肤粘膜属于  第一道 防线

   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 道防线

5、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 分别在骨髓 胸腺 中形成成熟的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6、抗毒素、凝集素等属于抗体 ,外毒素属于抗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属于淋巴因子

7、体液免疫中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 中,其次在组织液 外分泌液(如乳汁)

8、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两种情况:

过敏反应属于免疫过强引起的,

 免疫缺陷病 属于免疫过弱引起的,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会导致   免疫缺陷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  免疫系统,特别是使  辅助性T淋巴  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 免疫  功能。

9、请写出体液免疫的流程:                                   抗原

                     B细胞                       

                               白细胞介素-2                 记忆B细胞

抗原  巨噬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致敏B细胞  

                                                         效应B细胞   抗体

 

 

请写出细胞免疫的流程:               抗原

 

                                记忆细胞毒T细胞

抗原 巨噬细胞  细胞毒T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

                               效应细胞毒T细胞               靶细胞裂解

 

 

10、体液免疫中能识别抗原的有: 巨噬细胞、辅助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

    细胞免疫中能识别抗原的有:巨噬细胞、细胞毒T细胞、记忆细胞毒T细胞、效应细胞毒T细胞 

11、下图表示与免疫有关的两种效应淋巴细胞,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①为效应B淋巴细胞,其内质网发达

B.②与细胞免疫有关

C.两者都能产生抗体

D.从根本上讲,两种细胞的起源相同

 

 

12、下列情况下主要进行的是什么免疫(①细胞免疫   ②体液免疫)

  1)、输血(   ②)   2)、器官移植(    3)、细菌外毒素(    

4)、胞内寄生菌如麻疯杆菌、结核杆菌    5)、病毒(  ②)

13、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下图A、B所示的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C、D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人体内图A所示过程中的信号子分子最可能的名称为  激素  

(2)如果图A过程表示是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那么胰岛素分子主要通过

__血液循环_方式进入内环境。  

3)根据CD可知靶细胞上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两种,一类是细胞表面受体,一类是细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的部分与细胞膜的特性以及信号分子的化学性质有关。下列物质属于信号分子并且其作用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选择性的识别和结合而实现的是(C  A.唾液淀粉酶        BmRNA         C.乙酰胆碱        D.呼吸氧化酶

4)如果图B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组成结构来看,[2]应该属于 传出神经元 

5)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已知[3]所释放的某种物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分泌唾液,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则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B  )

       A[2]持续性兴奋             B.靶细胞持续性兴奋并分泌唾液

       C[2]持续性抑制             D.靶细胞持续性抑制不再分泌唾液

第四章  种群

1.种群是指占有 一定空间和 时间 的 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由 不同性别  不同年龄 的个体组成。    

2.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3.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性比率、种群密度和种群分布型。

(1).种群密度:某个种群在 单位空间 或 面积中的个体数量,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 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是 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X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2).出生率和死亡率( 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1)出生率:单位时间内 出生个体数占 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

    (2)死亡率:单位时间内 死亡个体数占 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

 (3).年龄结构:指 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有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三种类型。

( 4)性比率:种群内 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 5)种群有 集群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三种分布型,人类在地球表面呈集群分布 。

4、种群的存活曲线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 存活个体数的对数值,该曲线有三种不同类型,人类和很多高等动物属于 凸型(类型I),水螅、一些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属于 对角线型(类型II),牡蛎和蛙属于凹型(类型III)

5、种群的增长方式有  指数增长逻辑斯谛增长两种,种群在  资源无限、空间无限、

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等的理想条件下呈指数增长其特点是起始增长很慢随着种群基数

的加大,增长会  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  。

指数增长又称 “J”形增长曲线

种群在 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呈逻辑斯谛增长,其特点是种群起始呈 加速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便减速增长,到K便  停止增长或在K值上下波动。逻辑斯谛增长又称“S”形增长曲线 。

环境容纳量(K值):长时期内环境 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6、种群数量波动是由于 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动以及 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种群数量波动有 非周期波动周期波动两种,欧洲灰鹭表现为 非周期波动,北极旅鼠、雪兔和猞猁表现为 周期波动 。

调节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有 气候 、 食物 、疾病 、寄生 和  捕食  等,内源性因素

  行为调节 和  内分泌调节 。

第五章群落

1.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 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 结构、种类构成    种间相互关系 ,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物种丰度

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中包含动物  植物    微生物 等各种生物,它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4.优势种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影响其他种类的生存和生长。

5.优势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包括 个体数量多,通常都会占有竞争优势;能通过竞争来取得资源的优先占有地位;常在群落中占有持久不变的优势。

6. 群落的结构包括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时间结构   

(1)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栖息场所等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是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

(2) 水分、土壤  、小地形  、风和火等环境条件都能影响生物的水平分布格局,使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复杂的斑快性  和  镶嵌性  。

(3)群落的时间结构指   群落的组成 外貌 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它包括昼夜变化  和 季节变化两类。

7. 生态位 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它是指 物种利用各种资源的幅度

以及该物种与种群中其他物种关系的总和。

8.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重叠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完全重叠时,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就会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这就是生态学上的 竞争排除原理该原理决定了在同一群落中不可能 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 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发生部分重叠时,每个物种都会有一部分无竞争的 生态位空间,因此可以实现共存,并且具有      的物种最终将会占有那部分  重叠的生态位空间

9.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有森林、草原、荒漠(沙漠)和 苔原(冻原或冻土带)。

10.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群落的演替

它分为原生演替 和 次生演替。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开始的群落演替是 原生演替由于火灾、洪水和人为破坏把原有群落毁灭,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就是 次生演替     。从湖泊演替为森林要经历 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森林群落五个阶段。

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草本植物→灌木→演替中的森林→成熟森林

11.群落演替所达到的一个最终平衡状态叫顶极群落  ,它主要是由 平均温度年降雨量       所决定的。高温高湿条件下的顶级群落是热带雨林,低温高湿是北方针叶林,中温中湿是温带草原,低温低湿是苔原,极度缺水时沙漠

第六章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  和 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2.生态系统通常是由无机物  、有机物  、 气候 、 能源 、生产者 、 消费者 、分解者七大成分组成。

生产者:属于 自养  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某些细菌、真菌、蚯蚓等

3、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是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4.生态系统营养结构: 包括  食物链    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个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  取食   被取食的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 的营养关系叫食物链。

 (2)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3)食物链通常以植物为起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些是不是完整的食物链呢?不是

(4)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热带雨林  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苔原  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

(5)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叫生物放大  。例如DDT   沿食物链放大。

(6)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叫  营养级

在草----》兔 ----》狐 -----》虎这条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是  ,又称 生产者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是,又称 消费者营养级  

一般说来,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就越   少  。生产者总是为第    营养级, 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 不是    一成不变的,分解者      不  进入食物链且    占营养级。

(7) 生态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可采用  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  、个体数量单位 。采用这些单位所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可以分别称为生物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  、 数量 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通常都是 下窄上宽  的 正金字塔      图形,但也有  倒金字塔  。例如就  数量 金字塔  而言,夏季的温带森林就是明显的下窄上宽的倒金字塔,英吉利海峡的   生物量金字塔  也是倒的,能量金字塔会倒吗?不能         

5.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断沿着太阳  --》 植物--》 植食动物  --》 肉食动物  --》顶位肉食动物  的方向流动,这就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植物 固定的 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渠道:   食物链    食物网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方向性   逐级递减           

能量传递的效率: 一般只有10%

(2)物质循环的特点: 循环 利用、 双向 流动。

(3)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 大气圈  到   植物和动物  ,再从 植物和动物  通向  分解者最后又回到  大气圈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明显的 昼夜变化  和 季节变化   海洋   对调节大气圈中的含碳量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结: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关系:

(1)区别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有机物形式流动

以无机物形式循环,生物间以有机物传递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循环 利用、 双向 流动

范围

各种生态系统都可进行

生物圈(全球性)

(2)联系

两者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物质    能量   的载体,使能量能随着有机物沿着食物链流动,  能量   是动力,使物质能不断地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6.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 稳态,使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 相互协调

,保持稳定。这种稳态是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来实现的。

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是反馈调节      ,分为  负反馈   和  正反馈  

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是抑制      减弱     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它的作用是      

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正反馈调节的结果是 使生态系统常常远离稳态,对生态系统有极大破坏破坏作用

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 结构复杂化  和 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稳态。

7.  生物圈  指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它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8.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臭氧减少危及地球所有生物;全球各地普降酸雨; 水体污染; 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下降。 

9.生物多样性包括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和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个层次。

 



喜欢请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