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晋僖:夯实基础是练好太极拳的根本

 觅书时代 2018-09-01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辩证哲学思想与武术、吐纳术、导引术的完美结合。它融技击、健身于一体,深受人民的喜爱。如何用正确的方法练好太极拳,是练拳者一生梦寐的追求。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去练习,即使你再勤奋苦练,也很难练出真正的效果。为什么有的练拳多年找不到感觉?其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对太极拳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功就是练好太极拳的根本。只要严格按照太极拳基本功的要求不厌其烦的认真研练,然后将基本功体悟出来的东西运用到拳架中,一定会获得太极拳的真谛。笔者根据师父陈正雷老师的教授,结合多年的练拳和教拳经验,谈谈其练法,不妥之处,敬请同仁斧正。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拳照

一、明白练拳中要求的作用。

要深刻理解太极拳“虚领顶劲”、“松肩沉肘”、“含胸塌腰”、“松胯屈膝”、“裆劲开圆”等几个重要术语要求的作用,一定要将这些要求体会到身上,才能练好太极拳。

1、“虚领顶劲”。就是在 臀部放松下坐的同时百会穴上领,使头颈和身体竖直,虚虚地领起精神。目视前方,下骸内收,咽喉与百会穴形成一条线,用后脖轻轻贴衣领,颈椎下沉竖起,要把“领”字理解为“灵”,“顶”字理解为头顶的“顶”,不是领起或顶起。而是清气自然上升,头顶上产生一种轻灵之气,也就是“头顶悬”。

2、“松肩沉肘”。就是两肩关节要向下、向外松开,两肘关节要向下坠,两臂抱圆,象抱着气团一样,抱的感觉占七成,向外撑的感觉占三成。松肩和沉肘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做到沉肘松肩,两臂才能圆满松活自然。“松肩沉肘”的关键是放松肩井穴、肩胛骨、肘的麻筋穴,要用中节肘带动两头,进行松沉,就能使肩、肘、手一线贯通。

3、“含胸塌腰”。“含”就是含住。“塌”就是向下的意思。不要把腰凹进去视为塌腰。“含胸”,是指两肩微扣,膻中穴内含,夹脊穴后撑,尾闾微向前托,下颏内收,以胸部含住且感觉舒服为宜。“含胸”的作用主要是放松、蓄劲,不可过,亦不可不及,过了则胸部易瘪,内脏易受到挤压,损害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外形局促不灵活的现象。“塌腰”是腰椎以下区域整体向下松开,腰椎以下松开不是由生理前凸简单的命门后撑或是竖直腰杆,而是重在产生松活又松沉之势。如果腹部、肋部、胯部、尾闾骨松的不够,就会影响腰椎的放松。做好“含胸塌腰”的方法是含胸、沉胯、松腰、敛臀。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拳照

4、“松胯屈膝”。腰部的左右旋转和腿部的虚实转换,是靠胯关节的松活来完成的。如果两个胯关节不松活,死顶住骨盆,腰就难以起到车轴的作用。所谓的胯,系指胯骨上节,大腿的折叠下陷处。我们通常把腰和腿的部位叫做胯,胯关节由骶骼关节、胯关节、胯骨与脊柱的韧带联合、骨盆等部分组成。行拳时要着重从大腿根部放松,注意练习胯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就能达到开活两胯的作用。如果练拳时真的松开胯,尾闾就如一个钟锤,向左偏时左胯落的同时,右胯进行旋转,尾闾就靠到左边,由胯带动全身至手和脚。放松腹股沟、会阴穴和松腰敛臀对松胯起较大作用。如能做到放松胯关节,放松臀部及腰部的肌肉,不顶死骨盆,就能使胯达到轻灵,腰部沉稳。膝是由关节和关节韧带等周围组织所组成,活动性能好,伸缩力强,是胫腓骨与股骨的结合部,其作用非常重要。在整套拳架练习时,要始终保持一定的弯曲,拳架身法的高低,步法的大小,都与其有直接关系,腿部支撑力的大小,全身的重量都是由其调节来完成。

4、“裆劲开圆”:裆指的是指两腿夹角之会阴穴部位。要圆、要虚、要松、要活,避免出现尖裆、塌裆和死裆。“圆裆”,就是两胯根与两膝盖要撑开、撑圆而又相合之意。每逢开步时,一腿实、一腿虚,虚脚尖里扣,小腿肚和大腿肌才有内外旋转之意,再加上会阴处的虚虚上提,裆部就有圆、虚之感,就可避免尖裆(人字裆)的虚实不分。“松裆”和“活裆”,就是胯关节与臀部肌肉要放松,不能死顶住骨盆,虚实要灵活变换。裆部的虚实变换,不象挂钟一样左右摆动,在左右变换时,走的是平行“∞”字,内外旋转;在前后变换时,走的是下弧线。这样就能避免“死裆”不动,虚实不分,只见上肢活动的现象。“塌裆”是臀部低于膝盖,膝关节有了死弯,步法不轻,烦了转关不灵的毛病。

站浑元桩或练拳时一定要认真体会这些要求,坚持长久练习,不但可以增加腿部的力量,使下盘稳固,还可以充实丹田内气,使内气壮大饱满,打通人体的大小周天,达到周身内外呼吸,祛病延年。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拳照

二、掌握练拳中缠丝劲规律。

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太极拳套路里每个动作均由其组成。本人曾多年只练套路,不注重缠丝功的练习,认为只要把拳架练好没必要再练缠丝功,每天一遍又一遍地苦练套路,一年一年的流逝过去,虽也每天坚持不断,但练太极拳水平没有明显的提高。后来在师父陈正雷老师的指导下,系统给我讲解了关节活动操、浑元桩及五种缠丝法等基本功的作用和练习方法后,我严格按照师父讲的方法认真揣摩练习,使我真正体悟出其中的内涵,并将这些感受运用到练习套路中,顿感豁然开朗,不但能使拳架做到起止有序,松而不懈,沉而不僵,慢而不散,发劲时也能做到快、脆、猛。此时练拳越练越有兴趣,欲罢不能。如何才能找出五种缠丝法的运动规律呢?缠丝劲分顺缠丝和逆缠丝两种。在手臂上的具体表现为:在运行过程,掌心由内向外翻转为顺缠,由内向外翻转为逆缠。如云手一势,双手在胸前做正面缠丝时,手下沉走下弧向里合劲至小腹前为顺缠,然后穿掌向外翻上掤拉开为逆缠。在腿上表现为:凡脚尖往里合为逆缠丝劲,往外摆为顺缠丝劲。在练习缠丝劲中,必须吃透“其根在脚,主宰于腰,行于手指”顺逆缠丝劲的运动规律,脚要有蹬地的感觉,身上要有节节贯穿、螺旋走弧线及以内催外的感觉,由下到上,由上而下逐个传递,一丝一毫都不能放过。如此就能练出以身领手,以腰为轴,缠绕圆转,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的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缠丝劲,达到一动全动,周身相随,周身无处不是圆的太极拳高级境界。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拳照

三、理解练拳中放松的内涵。

放松是提高太极拳质量的首先条件,不放松就会全身僵硬,僵硬则气血不通,行止笨拙,反应迟钝,就练不出松活弹抖的太极内劲。内劲是放松状态下产生的力量,是一种既不僵硬,也不疲软而介于二者之间的柔和状态,它带有弹性与韧性的劲,这种劲,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如棉里裹铁,无坚不摧。柔与刚,松与紧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程度才可以相互转化。在行拳运化时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发劲时以刚为主,刚中有柔。怎样才能做到周身放松呢?应先意念而后形松,先腰松而后全身松,先静中松而后动中松。具体是:在练拳前要先静候片刻,使自己的心情沉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不要想练拳之外的任何事情,使自己的精神完全沉浸在练拳之中。然后,在意念的指导下,身体自腰先放松下沉,随之命门穴以下至尾闾内收下沉,再松胯至两腿弯曲放松,由双膝松至双脚时,五趾放松均不用力,身体全部重量放到脚掌、涌泉穴和脚跟部,使涌泉穴有吸地的感觉。从腰而上沿脊柱松至肩,肩自然下沉,含胸松肩井穴与夹脊穴,至肘到手。再往上松至颈椎,做到颈椎自然伸直,下胲微内收,两眼平视前方,直达头顶百会穴。在行拳中一定要做到“身不动,手不动,以身领手”,劲起于脚,由腿而腰到手;定势时,百会穴领劲,由手至肘至肩至腰松到脚底。例如单鞭在定势时,头部百会穴与右手腕和左手中指端三个部位虚虚向上领劲,其余各部位均放松下沉,此时丹田饱满,四梢气足,下盘稳如泰山。

正雷太极书院张晋僖老师拳照

四、懂得练拳中步法的应用。

应用好太极拳的步法有利于做到动作的协调,从而提高太极拳动作的准确度,确保以正确的方式练好太极拳。太极拳的常见的步法有以下几种:

1、弓步:前腿屈膝,大腿斜向地面,膝与脚尖基本呈垂直,脚尖斜朝正前方;后腿自然伸直,膝微屈可保持弧度,脚尖斜向前,两脚之间保持一定间隔。

2、虚步:后腿屈蹲,大腿斜向地面,脚跟与臀部基本垂直,脚尖斜向前;全脚掌着地,前腿稍屈,前脚掌、脚跟或全脚着地,重心偏后支撑腿。

3、仆步:一腿全蹲,全脚掌着地,脚尖稍外展;另一腿自然伸直于体侧,贴近地面.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

4、独立步:支撑腿微屈站立,另一腿屈膝提起,大腿抬高与地面呈水平。全脚掌着地,后脚前脚掌着地,脚尖向前。

5、盘步:一脚经过另一支撑脚前方或后方,向侧方向交叉落步盘坐。

以上这些步法在练习时应做到:

1、上步、左右开步脚跟先铲地,退步脚尖先滑地。即在向前迈步和左右开步时,脚尖上翘里合,脚后跟里侧先着地向外铲地滑出,开步到适当的位置再移重心踏实。向后退步时,脚尖先着地,再移重心逐渐落实,脚尖外摆里扣时,要使腿部具有螺旋缠丝劲。脚趾、脚掌、脚后跟皆要踏实,涌泉穴要虚,脚趾不能翘起,脚掌不能左撇右歪,迈步要轻灵,落脚时如履薄冰,找准方向和位置,做到“落地生根”不能乱动,要有沉着,稳健的感觉。

2、运行路线走弧形。走弧划圆是太极拳独特的运动方式,它以腰为轴心,手上划圆,脚下划圆,进是划圆,退是划圆。各式各样的弧和圆贯穿于每个拳势之中。无论进步或退步,两脚运行都不可直来直去,有棱有角。如开左右步时,要划弧向左右铲地滑出。向后退步时,斜向左或右侧后方45度角划弧退步。如此就自然形成“月牙形”或“弓背形”的弧形路线。

3、两脚间保持一定的横向距离。间距的宽窄,应以便于身体重心转换为原则,不论进步或退步,要使身体重心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原来的支撑脚转换到另一脚。一般的横向间距是:虚步10~30厘米,弓步20~30厘米。前后两脚一定不能站在一条直线上,左右交叉步、并步时,两脚平行,间距10~30厘米,成小开步,不可靠的很紧或成“八字形”。

4、虚实分明。太极拳的每个套路,除起势和收势时两脚短暂平行站立处于中间外,其余动作无时无刻不在一虚一实、一实一虚的转换中进行。具体做法是:以腰脊命门穴为轴心,腰向左转,身体重心移至左脚,成为支撑脚,左脚即为实;右脚起辅助支撑作用,为虚。反之,腰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脚,成为支撑脚,右脚即为实;左脚起辅助支撑作用,为虚。二者交替运行,一定要松胯旋转,裆走后弧,也即走“s”和平行∞字,不要做钟表式的单摆运动,同时也要防止不分虚实的“双重”现象,如此,才能上下左右虚实分明。

当明白了周身的要求,掌握了缠丝劲的规律,理解各部位的放松,懂得步法中的应用,加之每天坚持不懈的练习,一定能步入太极拳的最高殿堂。

作者:张晋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