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呼兰河传》(一)

 王天神 2018-09-01

《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由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文学洛神萧红所著。这部小说与我们通常阅读的小说不同,或者说它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它非常自由,没有中心人物,没有主要线索,整体上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

这部在如今这个社会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蕴含的哲理,生活的真理,对我们仍有启示。更重要的是,这部小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其中描写的生活场景在现实中也时时刻刻地发生着。通过上下两篇文章来分析这部小说,上篇将大致讲述这部小说的内容,下篇将阐述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小说分为七章,第一章描绘呼兰小城的风貌,当地居民的生活。呼兰河城中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与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组成的十字街是小城最繁华的地方,集中了全城的精华,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和拔牙的洋医生。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街,一条是东二道街,一条是西二道街。东二道街上有一家火磨,两家学堂,学堂都是在庙里边。西二道街只有一个清真学校,也是设在庙里边。

而最有名的就是东二道街的大泥坑了,作者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描写这个大泥坑。这个坑在两户人家院子的院墙之间,有五六尺深,下雨时成了河,不下雨时里面的泥浆和粥一样粘稠,尤其是连续晴天时,坑里的水被蒸发掉,泥浆越来越稠,又黏又黑,一只苍蝇蚊子从那里一飞也要黏住。泥坑附近的人家吃尽了它的苦头,不仅通行十分困难,而且长年四季都有猪、鸡等掉进坑里淹死,有时拉车的马也会掉在里面,甚至偶尔也会有人掉进去。马掉进去后,附近的人都围在一起看热闹,喝着彩,看看那马能否站的起来,等真的站不起来后,就开始拿绳的拿绳,拿绞锥的拿绞锥,大伙一起把掉进去的马拉上来。可是,对于这个大坑,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也有,但没有一个人提出来用土把泥坑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因为这泥坑子给了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常常抬车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二,因为这坑的原因,当地人吃便宜的瘟猪肉也有了说法,都说这便宜的猪肉是坑里淹死的猪身上的。虽然一年到头来淹死不过一两头猪,有时一头也没有,但当地的居民仍然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便宜的猪肉。

接下来写了东二道街的碾磨房,卖豆芽菜的王寡妇因独子去河边洗澡淹死而疯掉,染缸房里两个年青的学徒因争一个妇人其中一个把另外一个按进染缸里给淹死了,又描写了扎彩铺里扎出来的死人用的彩纸,一些小胡同里买麻花,豆腐的小贩的活动。最后写了小城黄昏时分的火烧云。

第二章描绘了呼兰河城当地的风俗。开头一句话承上启下:呼兰河除了这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

接下来描绘了当地的跳大神的概况,当地的人们信奉大神,因为他们相信大神能够治病。大神穿着奇怪的衣服,哆嗦着身体打着鼓。大神身边还有一个二神,负责回答大神的问题。大神通常是女人,当二神的都是男人。每当哪一户人家跳大神时,周围的人家都会过去看看热闹。至于究竟能不能治好病,其他人却不关心。他们只关心大神穿的衣裳,打鼓时的模样。

然后写七月十五的盂兰会,当地的人们在呼兰河上放河灯,和尚、道士们会到河沿上打起场子做道场。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冤鬼不得脱生,在地狱里非常痛苦,想脱生又找不到路,若是在这天托着一个河灯,就可得以脱生。但这一天生的孩子是没有好运的,会被认为是野鬼托生的,因此会被家里人厌恶。

接着写呼兰河城的野台子戏,当地的人不是真的去听戏。唱戏的时候往往是亲人们相聚的时候,母亲会把远嫁的女儿们接回家来看戏,家长们在戏台下给自家的孩子挑选女婿或者儿媳。

最后又写四月十八的娘娘庙大会,人们去拜娘娘来求子求孙,但当地的人跟着重男轻女的思想,无一例外,都是先去了老爷庙,然后再去娘娘庙。在老爷庙磕头时心里比较虔诚,在娘娘庙磕头时就随意敷衍了事。

第三章写“我”的日常活动。在大家庭里,“我”只有和祖父的关系最亲密,祖父最疼爱“我”。我们在后花园里栽花拔草铲地,祖父教“我”区分谷穗和狗尾巴草。“我”玩累了就在后花园的草地上睡觉。祖父喜欢捉弄小孩子,在他们抬头看天的时候把他们头上的草帽摘下来放进自己的袖口和衣襟下。“我”将摘下的玫瑰花朵偷偷地戴在祖父的草帽上,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后花园是“我”的天堂,游乐园,“我”经常在里面嬉戏玩闹,有时自己,有时和祖父一起。等到冬天后花园被封住后“我”就去家里储藏室里翻找东西玩。

这一章里也写到了祖母的逝世。祖母有洁癖,不喜欢“我”,曾经用针扎“我”的手,因为“我”当时小,对祖母的死没有太多的感受。等到祖母死后,“我”便跟着祖父学诗,祖父教一句,“我”跟着念一句。祖父将掉进井里的小猪和鸭买过来裹上泥给“我”烧着吃。

第四章以“我家是荒凉的”开头,又以此结束。家里的院子是荒凉的,一到夏天就长满了蒿草,没过大人的腰,长没“我”的头顶。三间破草房租给了漏粉的,那几间房子顶上一到下雨天就长蘑菇,他们往往爬上房摘下来吃,送给祖父一部分后祖父都把蘑菇扔掉,说里面有毒,会吃死人。可是那些漏粉的人吃了那么多蘑菇也没见死一个人。那三间房子还会走,经常晃动,但睡在里面的人却丝毫不放在心上。三间碾磨房租给了那家养猪的。他们不在意自己的吃住,只管随着一天天的日子过。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吃不饱,也穿不暖。”

“逆来的,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粉房旁边的那个小偏房里住着一家赶车的。终年生病的老太太是祖母,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妇,两个孙儿,大孙儿是二儿子的,二孙儿是大儿子的。大孙儿娶了媳妇,二孙儿媳妇也定好了。

到此为止,前四章写了呼兰河城的风貌与风俗,童年时的“我”和祖父亲密的活动,“我”在后花园的趣事活动以及租住“我”家房子的一些人的日常生活。后三章以“我”的视角具体写小说中三位人物的命运。

第五章写赶车的那家人二孙儿的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团圆媳妇因为长的高,虽然只有十二岁,却被告诉要说十四岁。团圆媳妇来的时候,附近的其他人都去看她,看过后都说她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周三奶奶说她见人不知道羞,隔院的杨老太太说她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了三碗。过了没几天,那家人就开始打起了团圆媳妇,她的婆婆告诉别人要给她一个下马威,教训一下她。每天深夜“我”都能听到团圆媳妇的哭喊声。后来不哭了,团圆媳妇被打傻了,那家人又请来了大神,天天唱:“小灵花呀,胡家让她去出马呀……”大家都说小团圆媳妇若再去让她出马,她的命就难保了。接着又是跳大神,可也不见好。这时大家都生了怜悯心,开始出主意给小团圆媳妇看病,有的说自己有个偏方,有的说自己有个邪令,给团圆媳妇吃这个,吃那个,但团圆媳妇的病越来越重。不得已,又是跳大神,抽帖子。最后大神出主意给团圆媳妇洗热水澡,用烧滚的水给她洗澡,本来洗一次就够了,大神看到众人看了一次没有兴趣了要走,于是又说洗澡要洗两次,这时众人又来了兴致,当天小团圆媳妇洗了三次热水澡,每洗一次就混过去了,然后用冷水浇醒后接着洗。最后小团圆媳妇给活活洗死了。

第六章写了“我”家的有二伯,性情很古怪。给他东西不吃,不给他东西若是被他看见他就骂人。喜欢和天空中的麻雀说话,他在“我”家做了三十年的长工,喜欢别人叫他有二爷,有二掌柜的。他在其他人面前吹嘘自己在拿着马刀的毛子敲门时镇静地煮面条吃面条,而在祖父面前说这件事时说自己吓的不得了。有二伯睡觉没有固定的地方,经常卷着行李去各处的房子里睡觉,有时睡在漏粉的,有时睡在养猪的炕上。有二伯经常偷东西,因为偷东西而被“我”家的老厨子嘲笑捉弄。父亲打了他之后,他一直吵吵着要自杀,上吊跳井之类的,可总是好好的活着。

第七章是小说的最后一章,作者写了冯歪嘴子这个人。冯歪嘴子是一个磨倌,半夜半夜地打着帮子,赶着瘸了一条腿的小驴拉磨。“我”经常在后花园里透过窗子看冯歪嘴子,秋天的时候他三天一拉磨,两天一拉黏糕,见到了“我”总是给“我”一块热的黏糕,有时家里也给“我”钱去买黏糕,在一次买黏糕的时候“我”发现了冯歪嘴子的磨坊里躺着一个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小孩。“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祖父,最后才知道那个女人是同院的王大姑娘,于是周围的人都来嘲讽她。原先王大姑娘是个姑娘时,大家都夸赞她。老厨子说她大鼻子大眼睛长的怪好的,母亲说自己若是有一个儿子就会让儿子娶她。周三奶奶说娶了她是福气,隔院的杨老太太夸她脸红的像一盆火。

可王大姑娘和冯歪嘴子在一起生下一个小孩时,周围的人都变了语气。老厨子说她没见过哪个姑娘有那么大的力气。周三奶奶说她原来就她不是个好东西。杨老太太说她眼睛那么大肯定不是个好姑娘。

冯歪嘴子的磨坊里寒冷的很,王大姑娘和她的小孩只有盖着面袋子睡觉,冯歪嘴子因为这件事被东家赶了出去,怕沾上霉气了。祖父给了他一间草房暂住。最后王大姑娘吃不好,营养不良死了,留给了冯歪嘴子两个儿子。周围人都说冯歪嘴子肯定要上吊,都四处传播他上吊的消息,看见他去井边都说他要跳井,看见他拿个绳头,都说他要上吊。可是他还是该拉磨拉磨。冯歪嘴子小儿子营养不良,怎么也长不大,周围人都说这小孩肯定活不了,可是那孩子还是坚强得活着,还会笑了。冯歪嘴子因为自己的两个儿子而看到了希望,坚强的活着。

至此小说结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