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惩戒行动”(Operation Chastise)与 巴恩斯·沃利斯教授

 戈壁胡杨FOD 2018-09-01
        
  617中队队徽  巴恩斯·沃利斯教授和兰卡斯特重型轰炸机

二战时期,位于德国鲁尔的工业区,纳粹德国的重工业中心,鲁尔工业区的能源供应,主要来源于德国鲁尔的水电站。

水电站的主要储能器,基础毫无疑问就是水坝。自然而然的,摧毁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水坝,就等于摧毁了,纳粹德国重工业中心的核心生产能力。

 

德国鲁尔区的莫内水坝

德国鲁尔默内河谷大坝,始建于19137,这是当时全欧洲最大的一座水坝,高40米,最宽的地方有34米,长640米,花了五年时间才建成,它为面积达416平方公里的鲁尔工业区提供了足够的水源,并把鲁尔河上游的水深提高到能供驳船队航行的水平,大坝还带有泵站和水力发电站,必要时,可以把它拦截的河水全部抽干,并由此获得巨大的能量发电。
   在默内河大坝竣工两年之后,埃德尔河古大坝拦截了埃德尔河的河水,并将水抽到威悉河中,两座水坝,同时为邻近的鲁尔工业区提供了丰沛水源和电力。

 鲁尔地区的,默内水、埃德尔水坝、和后来的佐佩水地区的心三座水坝看上去,气势恢宏,但是在战时,绝对是没有办法进行转移、伪装和隐蔽的,巨型的、静的和固定的目标。

所以,对于二战时期的,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而言,当时位于鲁尔的水坝,必然成为重点打击的目标!经过多次航空侦查,英国空军终于发现,固若金汤的鲁尔区水坝,有一个细微的漏洞,那就是水坝附近没有系留防专用的,拦阻气球!有鉴于此英国的重型轰炸机,终于可以粉墨登场了。

好了!作战计划(轰炸鲁尔)有了、目标(鲁尔河的三座水坝)有了、崭新的兰卡斯特轰炸机有了(虽然刚刚试装英国皇家空军)但毕竟是有了!

可以马上飞过去轰炸了吗?当然不行!

因为,德国位于鲁尔区的三座水坝,在建造之初,就是了经过抗打击设计,完全具备抗击重大毁伤的能力。

如果英国使用重型轰炸机,进行常规水平轰炸,根本不能摧毁鲁尔地区的水坝!轰炸鲁尔地区的水坝,一时间仿佛进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局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关键,不是来自皇家空军的参谋,更不是皇家空军而是来自一位英国航空工程学专家巴恩斯·沃利斯教授他从一战期间到20世纪30年代,设计出了许多飞行器,包括非常著名的“惠灵顿”中型轰炸机,但他发觉,越来越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现,并没有提高武器的毁伤精度。他希望减少武器的数量,增强单件武器的威力,获得最大的攻击效果,可以说没有沃利斯教授,没有617中队也就没有这次轰炸行动。

 

                                             巴恩斯·沃利斯教授

一切,要从沃利斯教授的一封信开始,巴恩斯·沃利斯教授,二战初期的193910,也就是二战,欧洲战场开战的一个月之后,英国皇家空军专家咨询委员会,写了一封信并且在信中,特意强调了,摧毁德国中部一系列水坝的战略重要性。当时正值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非常时期教授的信自然是,石沉大海

皇家空军轰炸计划遇到技术瓶颈的时候,只好投亲靠友,秘密私下寻求帮助。找到英国皇家空军专家咨询委员会帮忙的时候,委员会的秘书处,终于想起了,沃利斯教授的信函。

委员会马上派遣,航空工程专家,查理·卡林顿勋爵,会晤了沃利斯教授。交谈的过程中卡林顿勋爵发现,他们二人在战略轰炸的航空技术构成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的看法,可以说是相见恨晚。  

会晤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专家咨询委员会,立即派出了一个6工作组,来协助沃利斯教授。

   这个工作组里面,有军方的爆破专家,空军轰炸机部队的资深飞行员,和著名的科学家。这些人沃利斯,建起了的一座比例为四十分之一的默内大坝模型,并且进行了反复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要通过空中轰炸,使德国鲁尔的大坝溃决,至少机载炸弹的威力,一颗炸弹,至少要达到40吨TNT当量,这在当时根本做不到。后来经过反复计算,专家组认为,如果轰炸机能在4万英尺(12200米)投,并且准确命中坝体的话,十吨炸弹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但是当时英国最大的轰炸机一一即使是尚在试验装备中的兰开斯特,最多倒是14吨的载量。但是如果搭载10航空炸弹,满载起飞的话,轰炸机的燃油不够飞完全程,就是说,机组将有去无回

   同时当时的英国皇家空军,即使最新的,"兰开斯特"轰炸机,飞行高度也只有23500英尺(8160米)根本达不到理论计算中,必须的投弹高度。

   当时的研究结论是,轰炸德国鲁尔的水坝,不可能完成。

   沃利斯相信,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自然会给你打开另一扇门,办法总是比问题多。

   他决定另辟蹊径,进行水下爆炸实验,以验证用炸弹爆炸产生的水压力,形成水下冲击波,对坝体产生溃决应力的可行性。

   因为,沃利斯教授知道,水雷在舰船底部一定距离起爆,产生的破坏力,远远大于水雷直接撞击舰船壳体,接舷爆炸产生的破坏力,这就是,爆破增强水压的毁伤原理。

   经过试验,他发现,对于大坝而言,使用同样当量的炸药,在水下爆炸造成的破坏力,比同等当量的炸药,在水面直接爆破,要大得多!

   另一方面,英国在德国鲁尔地区间谍的情报,汇总到了沃利斯小组的手中,使沃利斯了解,到向大坝发射鱼雷是没有用的,因为德国人在大坝外面布了好几道防鱼雷网。
   办法总是比问题多,沃利斯教授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重型轰炸机低空跳弹攻击

   简单地说,如果你以很小的角度朝池塘的水面丢过去一颗圆形的石子儿,只要力道和角度合理,它会在水面上弹跳好几次才会沉入水中。

   沃利斯灵感的来源是,以前在查资料的时候,无意中了解到1451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者穆罕默德二世,为了封锁东罗马帝国的海上运粮通道,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修建了一座叫"割喉堡"的要塞。这座要塞的炮位,设置非常低,弹丸从炮膛水平发射出去之后,在水面上连续跳跃很远的距离,后以非常小的角度,砸罗马人运粮船,水线下的龙骨,瞬间将其击沉。

   既然这样,那是不是可以设计一种炸弹,让它蹦蹦跳跳地,越防雷网,然后沉到大坝下面去爆炸呢?

 
 沃利斯教授设计跳弹攻击的草图

   而鲁尔区的水坝,究竟有多强的抗毁伤能力带着这个问题,沃利斯教授英国水利工程协会档案中,找到鲁尔区埃德尔水坝设计者,林克博士在19327月号的德国工程学期刊《燃气水力工程》表的专业论文。(Gas-und Wasserfach

 
 林克博士的论文配图

林克博士在文中,用详细的文字和片,相当自豪地介了大的各种技术细节经过详细的研究和算之后,沃利斯教授认为自己划,绝对具有理可行性!
   专家组很快在伦敦郊区,泰丁顿的海军试验中心,搭起了一座大水槽,用来现场试验这种"弹跳炸弹"的方案。

 
 四十比一水池模型

沃利斯在试验发现形状的炸弹,在水面上的跳效果最好,其跳距离和直径有关。  另一方面,如果球体自的方向和投放的方向相同的,它在碰到会一下子反回去,或者飞跃过去。沃利斯专门设计了一种炸挂架,它包括两个磁吸的机械接机构和一个接机构,下面挂着形炸试验时使用的是加注混凝土的模型教练弹)。炸和吸盘连接的部位是被削平的,以便能更牢固地吸附在吸上。投弹时先松开吸住炸弹顶部的磁开关,然后启机械接机构上面的电动马达,吸附着炸的两个磁吸转动起来,炸就可以沿着与机身前方向相反的角度形成自了,然后在这时候把炸弹丢出去。而且在碰到体之后,会由于离心力而附着在大上面,然后慢地旋着沉入水下,通过事先设定好的水压引信起爆。

 
 沃利斯教授设计的炸弹及投弹架结构图,实战使用的改为圆筒形的弹跳炸弹但是该配图显示,设计阶段,使用的是球形的原理样弹。

 

   1942年12月4日下午,一架经过个改装的惠灵顿轰炸机,载着第一枚"弹跳炸弹"起飞了,沃利斯教授坐在轰炸机瞄准员的位置上,经过一年多的试验,沃利斯终于获准制造6枚"弹跳炸弹"用于试验,其直径只有35英寸(890毫米)是设想用来轰炸大坝的炸弹的二分之一。惠灵顿的炸弹舱门必须拆下来,才能把这个圆头圆脑的家伙挂上去。在飞越苏格兰海岸时,海岸炮兵部队没有认出这是一架"惠灵顿",向它开了火(幸亏没有命中)。一飞到海面上,沃利斯就按下了投弹按钮,他的炸弹以预定的小角度落到了海面上,但的是这枚炸弹的外壳太了,在海面上跳了4次之后,海水造成的冲击力就把它扯碎了。
   12月12日,沃利斯再次进行试验,这次他加厚了炸弹的外壳,并让飞行员绕开了海岸防空炮阵地,炸弹丢下去之后,在海面上优美地弹跳了17次,跃进了将近2000,才沉入水中。观察员在岸上拍下来的照片,有力地证明了这是一种成功的设计。

   沃利斯拿着照片,成功地说服军需部大员,来参观他的下一次试验,这次实验将决定沃利斯,是否可得到许可制造实际尺寸的炸弹,以及能否得到,用来投放这种炸弹的轰炸机机组成员和地勤人员。

   实际上,这次试验的确给前来观摩的委员门,都留下了印象深刻,因为当时的一枚弹跳炸弹投错了方向,一蹦一跳朝岸上的委员会飞奔而来。幸亏里面没有装炸药,代表们有惊无险,但是结局毕竟是美好的,那就是委员会同意考虑沃利斯的计划!

  

  

  沃利斯教授为了实施轰炸计划,只能抛开官僚机构,直接上书丘吉尔首相!

   信中写道:“……我们知道,生产一吨钢铁大约需要150吨水。我们也知道战争时期鲁尔河流域的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那些水储存在几座水库里,其中默内河谷和佐尔佩河谷的两座是规模最大的。所以我们决定炸毁这些大坝。我们已经得知使用常规炸弹是无法摧毁这些大坝的;它们由系有浮筒的钢制防鱼雷网保护,所以也无法实施鱼雷攻击,无论那些鱼雷有多么大。

  我们在一些只有一米高的小水坝上进行了无数次试验,最后发现默内河谷大坝只能用深水爆破的方式来炸毁,爆炸点要贴近坝体,靠近大坝的基座部位。因此我们必须开发出一种炸弹,它不仅能够从防鱼雷网上面跃过去,而且还得能够从罩在大坝上面的钢网底下钻过去。最后,它要正好碰到大坝的自由边缘,也就是说位于水面之上的那一部分坝体。

  试验结果表明,一枚装药量为3500公斤的高爆炸弹,在水面以下大约30英尺的深度爆炸时,可以破坏掉大坝的石砌结构。一开始,像我说过的那样,我们在一米高的水坝上进行了许多、许多次的试验,后来幸运地在威尔士山区发现了一座尺寸大约为默内大坝五分之一的水坝(注:埃兰河谷水库大坝)。我们从水利部门那里得到许可,可以将这座大坝炸毁以供搜集试验数据。试验的结果非常成功,我们决定把这项研究推进下去,并且对默内和佐尔佩大坝发动类似的袭击。这将给我们带来许多战略上的收益:第一,我们可以破坏掉鲁尔工业区的水源来源,使其生产和生活在一定的时间里陷于停滞;第二,我们可以在鲁尔河谷地区造成洪水;第三,如果我们对埃德尔大坝也采取这种袭击,炸掉大坝本身和通往威悉河的泵站,那么可以降低德国中部运河网的水位,破坏掉德国的内陆航运网。 “……正如前面告诉过您的那样,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发现如果让炸弹以与前进方向相反的角度旋转的话,它会在水面上弹跳,然后碰上大坝顶端,沉入水中。在大约三十英尺的深度上,水的压力会触发炸弹上的一个水压引信,从而引爆炸弹。

  您知道,试验的结果极其令人满意。我们相信这是结束战争的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认为在河谷下游的村镇中,不会有人在防空洞里被淹死。我们猜测那些防空洞是建在远离河道的地方的,这样当我们把大坝炸毁以后,洪水不会将其淹没。

  目前的一个主要困难在于炸弹的制造。我们在英格兰只能弄到很少的钢铁,有关部门告诉我,我们需要排队等两年时间,才能够分配到制作足够炸弹所需的钢铁。

  我们在国家物理实验室的威廉-弗洛德船型实验站进行过一系列试验,证明球形的炸弹弹跳效果最好,距离最远,但是我没有足够的钢铁来制作一枚球形炸弹,所以只好将它设计为圆柱体的形状,它们飞得没那么远,而且如果飞机投下炸弹时稍微摇晃一点儿的话,它们的弹跳轨迹就会变成斜线。

  当我们最终决定炸弹的尺寸时,发现全英国只有一种合适的飞机能够搭载这种炸弹飞到默内河谷或埃德尔河谷那么远的地方,那就是巨大的、带有四台引擎的兰开斯特式轰炸机。它刚刚投入使用。不幸的是兰开斯特飞机的炸弹舱尺寸也不够大,我们不得不把舱门拆掉……代之以两个支架,把炸弹悬挂在支架之间。炸弹的直径是1.5米,长2.5米。挂弹架上装有可以旋转的滚珠轴承,这样我们在丢下炸弹时可以给它一个初始的推力,让它开始反向旋转。驱动这个轴承的水压装置是我们从一艘英国潜艇的操舵系统里拆下来的,这是我们不用自行开发的少数专门设备之一。

“……另一方面,根据那些水库的蓄水进度,我们必须在六个星期之内把剩下的全部工作都做完,为此必须日夜加班。与此同时盖伊·吉布森空军中校将完成第617中队的组建工作,以执行这项任务……”

 丘吉尔回,同意沃利斯教授的建议。并且指示空军照办!

   当最终选择轰炸机时,发现全英国只有一种合适的飞机,能够搭载这种炸弹,飞到德国鲁尔的默内河谷或埃德尔河谷。那就是兰开斯特轰炸机(这时候它也只是刚投入使用),不幸的是这种轰炸机的炸弹舱尺寸也不够大,于是不得不把舱门拆掉,代之以两个支架,把炸弹悬挂在支架之间。炸弹的最终尺寸也已经确定,即直径1.5米,长2.5米。并且炸弹支架上面,链接上了传动齿轮组,旋转电机,以便在投弹前,圆筒状的跳跃炸弹,进行预先的,逆时针旋转加速,增加炸弹弹跳稳定性!
   另一方面,空军委任吉布森中校主持轰炸工作,1918年出生于印度西姆拉的盖伊··吉布森是皇家空前途最光明的青年官之一,他在1936年加入空,二发时是第83轰炸机中队的一名飞行员,在1940年由于炸法国洛里昂的德国潜艇基地而得了行十字章。接下来他又驾驶布里斯托英俊间战斗机,在1941落了11架德国机,得了异服十字章。1942年春天吉布森晋升中校,并至第106轰炸机中队,驾驶阿弗罗斯特兰开斯特轰炸机。19433月,空委任他建一个新的炸机中,用来行一次特的任

 
 英国皇家空军第617中队成员

   吉布森只花了两天的时间,就从各轰炸机中队里搜到了足够的人手(一共二十一个机组)。这些人中没有人年龄超过23岁,他又花了几天的时间把这个中队的飞行班子,地勤人员,维修设备,交通工具和飞机安顺好。

   他的基地是位于英格兰东部林肯郡的斯堪普Scampton aerodrome),中号是617,其上级单位是扎在林肯郡的皇家空5
  在全中的第一次演讲中,吉布森对飞行员们透露说他们所从事的秘密任务将提前结束战争。当然了,他自己也不知道确切的目标,他向大家承认,只知道这个目标位于德国境内,可供训练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他下令所有的人员,从军官到清洁工,都要三缄其口,注意保密
   由于轰炸必须在19435月进行,所以可供训练的时间只有两个月。在617中队的兰开斯特飞机开始进行低空飞行训练时,吉布森见到了沃利斯教授,沃利斯向他展示了前几次投放炸弹的影片,吉布森很清楚他要面临的问题,要以每小335千米的速度,18米的高度,在夜间,用一种从未进行过实战的炸弹去精确轰炸一个目标!

吉布森中校和沃利斯教授一致认为,为了尽量提高轰炸的精度,空袭应当尽可能在满月进行,以便利用月光的照明。但是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很难在英格兰找到足够的满月之夜来训练,所以617中队的兰开斯特将所有的舷窗涂成了深蓝色,这样就可以在白天模拟夜间飞行的情况。

既然是模拟夜间轰炸,所以兰卡斯特轰炸机精密的光学瞄准镜,就是多余的了。吉布森中校决定拆除光学瞄准镜,亲自动手做了一个简易的瞄准镜,用木制曲尺,在其两头各装上一个金属棒,曲尺中央部位,有一个观察孔。

 
  判断投弹距离的木制瞄准仪器,这实际上是1955年拍摄的电影《毁坝者》中的一个镜头

 

投弹瞄准员用这个仪器对准默内河谷大坝的两座石塔,然后从观察孔中窥探过去,当塔与金属棒重合时,就到了投弹的时刻,这样就使炸弹轨迹对准目标。 

 经过了几次训练,投弹手们找到了感觉,知道了在何时投下炸弹。然而对617中队的飞行员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精确地在18米高度上投下炸弹。当时大多数飞机所搭载的气压高度计在50米左右投弹就会停止工作,而海军行开发出来的无线电高度计只能在海面上使用。在617中队的训练中,有几架兰开斯特都擦到了水面。 
 这个问题最终也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解决了:在机身底下安两盏探照灯,机鼻下方一台,机身后部一台,两台探照灯是倾斜安装的,它们发出的两道光构成了一个夹角,在夜间,可以看到漆黑的湖面上反射出两个光圈儿,当两个光圈儿最终重合,形成一个光圈儿时,就说明飞机已降到了18米的高度上。

   供试验用的第一枚炸弹在4月13日移交给617中队,总重1000磅,挂载它的是兰开斯特Blll改进型。就是去掉了炸弹舱门,换上了跳跃炸弹的挂架!

15日清晨,这一枚炸弹从飞机上投了下去,但是投放的高度不对,跳了几次之后,其外壳就裂开了,炸弹里面的引信,呈扇面散落在海面上,最后沉到了海里。站在岸上观望的吉布森和沃利斯面面相觑,如果第二枚炸弹(六天之后做好)也不成功,那么行动将推迟一年,或将永久地推迟下去。

   六天后(即4月29日),第二枚炸弹也交付给617中队,并在当天进行了实验。这里面装的是真的炸药和水压引信,是一次实弹效果实验。英国军方给它取了一个外号,叫"修理店",官方名称是维克斯464型炸弹。它里面填充的是一种叫托佩克斯的炸药,1942年在皇家火药工厂研发的,成分包括42%的黑索金,40%的TNT和18%的铝粉,爆炸威力是TNT的1.5倍。

 
  战后打捞出水的,“跳跃炸弹”的教练弹

   这次实弹试验,飞行员准确的18米的高度,投下了炸弹,它在海面上弹跳了好几百米,然后触到岸上的一个天然石堤,沉了下去,接着冲天的水柱轰然升起。上帝保佑这次实验成功了!
   在此期间,英国空军几乎每天都向鲁尔河谷地区派出侦察机。空军的分析专家,根据飞机拍来的照片,判断默内河谷水坝埃德尔水坝的水位都在最大峰值,与此同时在一周,鲁尔地区将出现满月,所以这周是轰炸的最佳日期。吉布森中校也获知了具体的轰炸目标,开始和领航员们在地图了设计一条航线。即能避开荷兰南部沿海和鲁尔空业区的高炮防空网,又能避开那些德国空军雷达站和夜间轰炸机基地。

   根据航空侦察照片的细节,617中队的木匠制作了将要轰炸的三座水库模型,在起飞前几个小时,飞行员和领航员一遍又一遍的研究这些地形,熟记目标周围的地形特点。机群将向东北方向接近默内水库,在湖面上继续盘旋确定方位,然后吉布森中校的机组率先降到18米,投下第一枚炸弹,其它的飞机继续盘旋,等待自己投弹。一旦观察到大坝出现裂缝,开始溃决,其他的飞机便取消轰炸行动,带着剩下的炸弹飞向下一个目标。
   5月16日清晨,斯堪普顿机场的地勒人员开始给飞机上加挂炸弹。中队的19架飞机分三组:第一组由吉布森带领九架飞机和最熟练的飞行员,轰炸默内河谷大坝,5架飞机为第二组,轰炸佐尔佩河谷大坝,剩下的五架编为预备队,在前两组未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实施补充打击,如果三座大坝被炸毁,则转而攻击鲁尔工业区的施魏姆、埃内佩、迪默尔三座较小的坝。
 5月16日中午,一架蚊式飞机带着最新的侦察照片降落在机场,那的防空火力仍未得到加强,水位离坎顶已接近一米了。下午,整个机场实施封闭,不许任何人出入,往外寄信或打电话,对617中队的成员来说这是一个信号,说明"那件事"今晚就要发生了。
   趁天还未全黑,吉布森和他的机组成员与他们的飞机合影留念。用过晚餐,做了祷告后,开始登上各自的机。21时28分,第二组轰炸机首先起飞,10分钟后,是第一组,接着是第三组。飞机起飞时显得很沉重,除了四吨半的炸弹之外,还有五千公升高辛烷汽油。为减轻重量,节省燃油,飞机只带少量的自卫弹药,而且都是曳光弹,用来恐吓周围的德国炮兵。飞行员们已经进行了两千多次投弹实验,对投弹的时间,速度,高度已是熟记于胸。

 
  
  

轰炸默内河谷大坝的经过就用吉布森后来的一篇报告讲述:
" 我们从荷兰的瓦尔赫伦岛和斯豪芬岛之间飞入欧洲大陆,小心翼翼地避开了艾因德霍芬的德国夜间战斗机基地……我们绕开鲁尔区,在哈姆和索斯特河之间的某地向右转弯,之后不久就到了鲁尔河的山谷。我们飞得非常低,大约只有30米,编队的一架飞机甚至几乎擦到森林防大了望塔的塔尖。在马尔贝克上空,阿斯泰尔上尉的飞机不幸刮到了高压电线,坠毁了……
当我们从这些山谷中间穿越过去的时候,前方出现了默内水库,在月光下波光粼粼……还有那座大坝,巨大而雄伟,仿佛不可战胜的巨人。对于我们来说,它就像自家的卧室一样熟悉。我们已经在模型上研究过这座大坝不下一千遍了。我们没有发现探照灯,地面的德国高炮部队似乎也没有反应……
   当我们在湖面上盘旋的时候编好了轰炸队型,一架飞机接着一架,我先调好自己的位置,进入攻击阵位,穿越水库周围的小山,向默内大坝的东坡飞去。
眼前的景象跟我们研究了无数次完全的模型一样。我把机头压低,向水面贴近,直至降落到18米的高度才把机身拉平。我放下了起落架,以降低速度……前方是大坝上的两座石塔,看上去和其它东西一样清晰。德国人开了火一一这是最吓人的时刻。我们现在离大坝只有几百米,飞机上的机械师已经开动炸弹挂架上的旋转马达,让那个家伙转起来。我们接近了大坝,和它比起来我们是如此地渺小……"

   "我能闻见火药爆炸的烟味儿,听得见曳光弹从机身旁边"嗖""嗖"飞过去的声音。这时我听到投弹手的的喊声:"炸弹丢下去了!"我急忙拉高机身,在空中盘旋了一周,又回到湖面上。在盘旋的过程中,我能看见湖面上突然迸发出一道几百米高的水柱,白色的水花像雾一样奔溅到空中,一开始我们以为大坝已经被摧毁了,这时霍普古德上尉驾驶的M号飞机咆哮着擦过树梢,进入攻击位置。我听到机组成员的惊呼:"天哪,它被击中了!"我看到那架飞机投下炸弹,被德国人的防空火炮直接命中,接着摇摇晃晃地在大坝的另一面坠毁了。它投下来的炸弹也许是落在了发电厂的位置。我用无线电通知马丁上尉的P号飞机接着进行第三次轰炸,它的机组准确地投弹并且命中了大坝。这一次我我看见的水柱比我们自己那次还要高,还要粗。

 

 “在我之后,巨浪滔天
   如果沃利斯的理论是正确的话,那么大坝现在应当开始溃决了,但是它没有!我非常沮丧,下令剩下的飞机也朝他投下炸弹,这座大坝直到埃了第五架飞机投下的炸弹之后才开始崩溃。我再度把飞机拉高,看到了一个令我难忘的景象:大坝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几百英尺宽的裂口,水库里的水像万马奔腾一样扑向下面沉睡中的河谷。德国人的高炮停止开火,周围一片寂静。我只能听见洪水的声音。那声音真是令人难忘……
   我带着三架还挂着炸弹的飞机飞到了埃德尔河谷大坝上空,杨少校的飞机和我们一起飞行……在埃德尔水库上空,我发现很难认出大坝的位置,因为那座水库和整个河谷已经开始起雾了。香农第一个投下炸弹,他飞了六次也没扔下炸弹。莫斯利的飞机第二个投弹,他的位置不对,炸弹在大坝上面爆炸,把他的飞机炸坏了,接下来香农又尝试了一次,终于扔下了他的炸弹,接着奈特的飞机也投下炸弹……尽管这座大坝没有高炮来加以防卫,但是我们也只是在损失了一架飞机之后才把它炸毁。又有无数的水冲下河谷。我下令全体编队立即返航。我们在出发前预订了第二天在伦敦卡西诺饭店的晚餐……

   参加惩戒行动的19架兰可斯特,只有11架返回英国,134名机组成员中53人遇难,3人被俘,但行动取得了成功:3.3亿立方米的洪水在鲁尔河流域咆哮而下,淹没了8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埃尔河流域一直淹到富尔达市。大水一路上卷走了无数的桥梁,房屋,工厂。由于德国人没有在这建立洪水报警机制,因此许多人是在睡梦中死去,惩戒行动导致,鲁尔工业区在即将来临的夏季严重断水。

 
 轰炸成功三天后,英国空军侦察机拍回侦查照片莫内水坝已经溃决,后知后觉的德国人,终于想起,水坝周围布置放空阻塞气球了。

   回到英国后,吉布森不仅成为英国公众的偶像,还越洋前往美国宣传和演讲,罗斯福亲自给他颁发荣誉军团勋章。当时,恰逢第一名在德国上空执行完,25次飞行任务的美国飞行员,也返回美国,同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一次招持会上,这位美国飞行员首先讲述了自己25次战斗轰炸任务的英勇经历。吉布森中校,只是讲述了自己第一次执行轰炸任务时候的经历。

   这时候台下一名美国妇女,带着一点炫耀的口味向吉尔森问道:"吉尔森中校,您在德国上空执行了多少次轰炸任务?"

吉布森略作思索之后,淡淡的问答:"一百七十四次。"

全场默然 ··· ···

从战略轰炸的角度来讲,惩戒行动和英国以汉堡轰炸为标志、从1943年到1944年间,对德国各城市发动的一系列大规模轰炸一样,迫使德国把更多的高炮部队和战斗机部队部署在本土,以1943年的态势来说,这对苏德战场上苏联军队的帮助颇大,而到了1944年,这意味着盟军将在发动"霸王战役"时,更加轻松的掌握法国和比利时的制空权。
 行动的另一个战略后果是无心插柳的结果:它没打碎德国农业的工业铁拳,却击中了德国农业的软肋。鲁尔河谷和埃德尔水库所在的黑森北部地区一度是德国最重要的食品供应基地之一,空袭之后,大量耕地被淤泥所覆盖,大量牲畜被洪水冲走溺毙,此外,对德国人的士气也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英国乔治六世国王和王后,视察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617中队

 
 
 盖伊·吉布森中校,从美国回国后,重返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作战部队,1944在对荷兰的轰炸任务吉布森中校在驾驶蚊式轰炸机,驻扎荷兰的纳粹德国军事目标,进行轰炸的过程中,座机中弹,盖伊·吉布森中校和全体机组成员,在荷兰上空阵亡。

 
   沃利斯教授,依其在二战中的卓越贡献,1968年,巴恩斯·沃利斯教授被授予爵位,十年后的1979在自己的家安静的去世。 
 晚年的巴恩斯·沃利斯爵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