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辨证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体会

 文杨昌 2018-09-01

  132011吉林省吉林市中医院皮肤科�
  �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215��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黏膜的原因不明的慢性表浅的非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为颊黏膜,其次是上牙龈、舌和下唇。男女均可发病,以女性患者居多,发病年龄30~60岁。病变处表现为网状Wickham纹和糜烂、白色丘疹、萎缩性斑块,偶见大疱性损害。无糜烂时无自觉症状,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会出现烧灼感和疼痛。具有迁延反复,病程冗长,久治不愈的特点。一些公开发表的资料显示,口腔扁平苔藓具有潜在的癌变可能性,癌变率0.4%~3.7%[1]。�
  中医典籍无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名,但是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中医学的“口糜”、“口疳”、“口疮”、“口蕈”、“口破”等病证范畴。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经过近50年临床诊疗经验积累,在口腔扁平苔藓的病机、辨证治疗等方面有深入的认识,形成一套疗效较好的诊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病机探讨�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情志不遂,气机不畅,气滞血瘀,邪毒蕴结于局部而发。具体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①脾胃湿热: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或长期嗜酒,损伤脾胃,湿热内蕴或情志不遂,气机郁滞,脾运不利,湿浊内生,日久积滞生热,或湿热外侵,蕴结脾胃。脾开窍于口,湿热熏灼于口引起本病。②气滞血瘀:情志不畅、气郁化火,火性炎上,上灼于口引起本病。③气血亏虚: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或因禀斌素虚,或久病耗伤,或劳倦过度伤脾,运化无权,气血生化无源,而致气血两亏,口腔黏膜失于濡养而发为本病。④肝肾阴虚:情志不遂,五志过极或邪热久留化火,耗伤肾阴,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灼伤口腔发为本病。�
  分析近50年的临床资料,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多有精神抑郁史,提示情志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辨证治疗�
  根据本病病机以脾虚为本,湿热蕴结、气血瘀滞为标,在治疗上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通过益气健脾来固本,清热�湿、活血化瘀而治标。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确定了自拟方“消藓饮”,基本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泽泻、丹参、当归、赤芍、丹皮等。方中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本草从新》记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腱运中气”;现代药理研究,丹参具有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的能力。二药全用益气健脾活血同为君药。黄芪补中益气,当归补血活血,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赤芍清热凉血、�瘀止痛,四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活血散瘀,清热利湿之功,同为臣药。炒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佐助君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清热活血散瘀。本方立意益气健脾,清热利湿,活血散瘀,使脾虚得补,湿热之邪得以清利,瘀血得以消散,标本兼顾。脾胃湿热型,症见黏膜糜烂、自觉疼痛者加生薏米、灯心草;气滞血瘀型症见自觉患处麻木粗糙或者针刺样疼痛加红花、桃仁;气血亏虚型症见倦怠乏力、神疲欲睡者党参改为人参;经临床验证具有较好的疗效,未见不良反应,临床有效率87.49%,充分显示了中医药在口腔扁平苔藓治疗方面的优势。�
  病历资料�
  患者,男,41岁。于2008年5月8日因口腔右侧颊黏膜粗糙、紧束感,口腔右侧颊黏膜出现白色斑块、糜烂、疼痛1年加重3个月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口腔右侧颊黏膜粗糙,面积逐渐扩大,出现网状白斑,部分形成指甲盖大小的白色斑块,未就医治疗,3个月前,口腔右侧颊黏膜出现糜烂、自觉疼痛,每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出现烧灼感和疼痛加剧。曾就诊于我市多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均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给予曲安奈德5mg,每周1次局部注射,口服维生素及外用溃疡膜,经1个月治疗,口腔黏膜恢复正常。停止用药半月后,口腔右侧黏膜再次出现相同的皮损,症状较治疗前严重,严重影响到饮食起居。再次给予曲安奈德5mg,每周1次局部注射治疗,口服维生素及外用溃疡膜1个月后痊愈。停药半月后,再次复发,遂就诊于我院,寻求中医治疗。现口腔右侧黏膜广泛充血、色红,靠近上齿处见一约1.0cm×1.3cm大小的片状糜烂面,周围见灰白色细纹,靠近下齿处见3个黄豆大小、互不融合的灰白色斑块,基底色红。患者腹部痞闷,纳呆,便溏尿黄,肢体困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中医证属脾胃湿热型,方以消癣饮加减。处方:党参15g,黄芪10g,炒白术10g,茯苓10g,泽泻6g,丹参15g,当归10g,赤芍10g,丹皮6g,生薏米10g,灯心草10g,淡竹叶10g,黄芩10g,7剂,水煎服。二诊:口腔右侧黏膜无充血,糜烂面变小,颜色变浅,灰白色斑块基底恢复正常,腹部痞闷、纳呆减轻,食之知味,进食刺激性食物仍有疼痛感,但明显减轻。守前方7剂,水煎服。三诊:口腔右侧黏膜糜烂面几乎痊愈,灰白色斑块变薄,无腹部痞闷、纳呆,大便正常,小便色清,舌质红,苔薄白,脉滑。前方去生薏米、灯心草、淡竹叶、黄芩,加知母10g,青蒿15g,以滋阴清解之法调理月余而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讨 论�
  口腔扁平苔藓是慢性疾病,西医治疗不能根除且易复发,长期用药时不良反应较大;中药具有不良反应小,长期用药对患者身体损伤小。中医药辨证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具有远期疗效好,停药后不易复发的优势。治疗本病抓住其脾虚为本,湿热蕴结、气血瘀滞为标的病机关键,通过补气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使气血生化有源,黏膜得以滋养;水湿得以运化,尽�湿邪为病缠绵难愈之势;瘀血得以消散,气血通利,诸症减轻直至痊愈。�
  参考文献�
  1 林梅.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研究中的问题及探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2):105-1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