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4个征兆,可能是胃里有幽门螺杆菌,饭前做3件事,可保护胃粘膜

 小白石01 2018-09-01

世卫组织将幽门螺杆菌明确列为一类致癌物。作为目前所知唯一能在人的强酸性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种类的幽门螺杆菌,似乎有着它“嚣张”的理由,这种细菌非常“聪明”,它利用自身螺旋状的结构,钻进胃粘膜。如果身体出现以下4个症状,很可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感染,饭前做3件事,可保护胃粘膜。

这4个征兆,可能是胃里有幽门螺杆菌,饭前做3件事,可保护胃粘膜

1.口臭严重:这里的口臭是指那种无论怎么清洁都无法彻底去除的口臭,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增殖,会诱发胃泌素过量分泌,产生类似于臭鸡蛋的气味。

2.泛酸:幽门螺杆菌的繁殖会导致胃酸增多,人体就会很容易出现烧心、反酸等症状。往往在饭后还会出现腹胀、嗳气、恶心等不适症状。

3.经常有饥饿感:如果在查体过后发现并没有甲亢、糖尿病之类所导致的消化功能亢进,那就要考虑是否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4.胃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表现比较隐匿。随着感染的加重,可以引发慢性肠胃疾病,表现出诸如胃痛、上腹疼痛、呕吐、腹泻、大便粘腻解不干净等等症状,又因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并没有细菌感染的全身症状,所以临床上患者往往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为由就诊。

这4个征兆,可能是胃里有幽门螺杆菌,饭前做3件事,可保护胃粘膜

饭前做3件事,可保护胃粘膜

1.饭前洗手:目前已知的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有“粪口”传播、“口口”传播、“口胃”传播,所以饭前充分对手进行清洗、消毒是非常必要的,以免“病从口入”,从源头上杜绝细菌进入我们的身体。

2.分餐制度:尤其对于家庭成员比较多的人来说,分餐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一直以来的传统都是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饭,不分餐,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尤其是家中有成员已经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的,必要时就要分餐。

3.不做生食吃: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虽然是微厌氧菌,但是却可以在自来水存活4-10天,在河水中竟能存活长达3年之久!所以预防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方法就是不吃生食(诸如生鱼片、生鳗鱼、半熟的肉类海鲜),不喝生水等等。

这4个征兆,可能是胃里有幽门螺杆菌,饭前做3件事,可保护胃粘膜

值得注意的是,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人群已经过半,所以建议大家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在检查出自己被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后也不要过于惊慌,目前的医疗水平,90%以上的患者在接受1-2周的抗菌治疗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往往都能被消灭殆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