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沈岩

 快乐的合欢 2018-09-02

延梅文章导读 来自中国梦知青情 00:50

杨卫、沈岩是从知青“被耽误的一代人”中,从黄土地走出来的自然科学院士,在上山下乡“断层”中脱颖而出,为社会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


杨卫,1954年2月生于北京,是清华附中六八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元月20日在陕西省延川县冯家坪公社聂家坪大队插队,那年他只有14岁,本不在插队行列。据说:按政策他已经留在北京,是他说服了父母挤进西去的列车上。

他的父亲杨光华是1951年从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的高级知识分子,曾担任过清华大学石油系主任,北京石油学院副院长,石油大学校长等职务,母亲孙以实是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在农村艰苦、贫瘠的生活中没有放弃学习,劳动之余夜深人静在土窑洞里,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经常是冻得两只手交替藏在被窝里看书,早晨起来两个鼻孔全是黑的。他刻苦、坚强,从不叫苦自学完成了初、高中和部分大学课程。1973年被推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与热力加工系锻压专业。

1976年毕业后主动要求去江西景坡机械厂,从最基层工作做起,后因照顾年迈的父母调进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当了一名普通教师。经过努力以数学、外语第一的成绩考入第一届研究生,后改为固体力学专业。1985年公派美国学习并获得布朗大学博士学位,放弃优厚待遇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和浙江大学校长。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党的十九大代表。2018年2月7日被增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杨卫无论走到哪里,走的有多远,他始终没有忘记陕北这片炽热的土地给予他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生活阅历的滋养。他为人真诚、豁达、善良,做事认真、勤奋、担当。几十年在科技研究、创新、更替、提升的路上不知获得多少次科技奖项。他的研究成果是直接影响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

从事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力电耦合失效等领域的研究。出版了一系列论著《细观塑性力学及其应用》、《力电失效学、电致失效、力电耦合、区位转换、质流失稳》等断裂力学中得到准三维裂纹尖端场的解析解,证明界面裂纹扩展可能超越下瑞利波,激发超高速界面断裂的研究,在细观与纳观力学研究中提出细观塑性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连续介质力学的分子动力学之间跨层次算法,模拟了从裂尖发射的原子点阵位错运行转变为连续介质位错群的现象。提出准解理断裂理论,解释裂纹钝后出现解理现象。提出电致断裂的非线性力学机理模型,畴变增韧模型以及畴变电致疲劳模型等,宏微观破坏力学、结构完整性评价、材料的增强于增韧、微小型航天器等科技研究。并应用在实践中为国家高科技创造财富。

杨卫(右)和弟弟在一起 (1971年)

杨卫经常讲:做“知青”那段时光,因为人生坎坷,失去了继续上学读书的机会,所以养成了一有时间就不断学习和积极吸取知识的习惯,就是原始驱动力。他喜欢接受和研究新东西,在农村锻炼他养成了刻苦,做事认真的态度。善于洞察、思考,从不随波逐流,必须有所建树的决心和目标。他的治学理念就像冲浪,始终沿着浪的边缘走,走在冲浪的最前沿。

杨卫在浙江大学任职时就提出办一个“创新型大学”,不仅是一个定位的接受者,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各种研究项目中去。也就是知识的发现,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应用,一种新理念、新思想的创新上升到一个很高的科学层次开阔视野。是个体和团队式的创新,是一种文明协作传承、互相激励、监督的作用。学校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新环境,培养和挖掘他们创新文明的潜力。学校、企业与政府作为创新的主体,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形成“三重螺旋”来互动,培养他们适合社会的需求去创业。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培养他们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有利主动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将关于创新、学习、记忆和分析推理研究从原现象学上升到一个科学的层次,将创业型大学和高科技联系在一起的一条新的教育体系。

2015年杨院士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的报告会上,题为《为学有道、为人有道---与青年朋友共勉》所阐述:“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不在学术上投机取巧、不在学术上游戏人生。”归纳为“四不”告诫那些在学术上造假和不端的歪风,并严厉讲:“在科学、道德和学风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一定谨记”。

正如杨院士在全国政协会“委员通道”上的讲话:“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只有科技强才能国家强,只有基础强才能科技强,这是金科玉律。基础研究是创新驱动的源头,也可能是短板。他的主要特点:人才培养周期长,基础研究到经济社会应用的链条长,基础研究的探索性、可预见性差,所以不能用设定的计划来发展基础研究。我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2003年杨卫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就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第二故乡延川县聂家坪探望曾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乡,重新踏上这片为之耕耘五个春秋梦萦缠绕的地方。望着那蓝天白云、空旷清纯,独有的黄土风情,凝视着那一张张质朴、善良的笑脸,品尝那丰盛地道的美味佳肴,倾听那久违熟悉的乡音。他眼里噙满了泪水,是这片厚重的土地塑造、养育了他,是他人生的起点。他心里默念着:我有责任和义务为这里的发展筑起治学的新理念……


二、

        沈岩是分子遗传学家,还是著名的书画家,1951年10月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的家庭。1969年元月~1979年3月在陕西延安县插队,曾是一名赤脚医生。在农村他刻苦钻研医学,为老区缺医少药收集和研究民间传统药方,为医治百姓的疾病无论严寒酷暑,他随叫随到从无怨言。在山川、村舍、田间地头经常看到他肩挎药箱匆忙的身影。四十多年后这里的百姓还津津乐道传送着他行医救人的故事。

1979年返城在北京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当了一名技工,1980年~1984年考入北京职工(业余)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习。1989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

从技工到院士这条路走的艰辛,比别人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劳累。因为他只有初中二年级的文化基础,每天在实验室重复着刷试管、清扫卫生、查阅资料的枯燥工作,可他尽心尽职做好每一项而非常珍惜这份难得的工作环境。由于军人家庭的熏陶,他乐观、豁达,为人热情、坦率、正直,一双透明的眼神总是给周围的人带来亲切、温暖和自信。总是对大家讲:有事做才会进步,才能学到东西,不能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应该把工作当做动力去挖掘、探索,向成功者、失败者学习,寻找人生的奋斗目标才有意义。因为他工作认真、踏实得到了著名生物学家吴冠芸教授的信任和器重。他继承了吴教授的“衣钵”和做人、做事的原则,并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沈岩在人生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搞临床,主要从事人类遗传和多因复杂疾病基因识别DNA诊断和疾病分子机理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辉煌成绩。从一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技工、技师、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到博士生导师。

通过临床试验在单基因遗传病研究方面,先后首次在国际上发现牙齿诞磷蛋白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乳光牙本质、T型钙离子通道H基因变异与儿童失神癫痫发病、钠离子通道a亚单位SCNQA基因突变导致红斑肢痛症、CRYGS基因突变导致单纯先天性白内障。在复杂疾病基因的研究,以精神分裂症为切入点,分析多基因联合效应与疾病研究的新策略,在国际上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

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的计划、实施研究,痢疾杆菌福氏2A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参与钩端螺旋体基因组DNA测序工作。在建立发育中期人胎脑海马基因表达谱,发现13个基因与出生后海马记忆功能有联系。参加甲型血友病、地中海贫血、脆性X综合征等遗传病基因诊断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等,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称号。并发表国际SCI收录论文160多篇、综述32篇、编写专著8部。

现任职第六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复杂疾病发病分子机理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为建立强大的海军,沈岩在东海南海调研

 

  正如沈岩对记者所阐言:“我的成功之路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重视,只要有责任心、上进心,不怕任何挫折和打击,在前进的路上一定要坚持为社会做出贡献就会成功”。

                                            2018年6月8日


来源:延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