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外郊游小心蜱虫 预防蜱虫所致莱姆病 |蜱虫|莱姆病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9-02

早春时节,浅草萌发,枝头吐蕊,喜好各种户外运动的人开始行动起来。但是,在野外劳动、踏青郊游或林地露宿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不仅要注意预防外伤,避免跌倒、划伤,同时还应做好自我防护,避免昆虫叮咬所带来的神经、皮肤、关节或心脏等病变及损害。

莱姆病是一种以蜱虫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以神经系统损害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该病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均有莱姆病的报告,而且发病率和发病区域呈迅速上升和扩大的趋势。尤其是树丛环境,非常有利于野生动物和致病蜱的繁殖,因此该病多流行于森林或森林边缘地区,分布范围极大。

易于感染莱姆病的人群相当普遍,以青壮年居多,主要与被蜱叮咬有关。蜱虫又叫八脚毒虫、草爬子、壁虱、扁虱,成虫躯体背面有层较硬的外壳,通称为硬蜱。硬蜱大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草原和开阔的牧场。蜱多在白天侵袭人畜,其吸血量很大,饱食血液后虫体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

莱姆病的患病过程是通过硬蜱叮咬将伯氏疏螺旋体注入人体皮肤后,产生特征性游走性红斑,并蔓延至局部淋巴结;再经过血流播散至其他部位的皮肤、神经系统、关节和心脏等器官,由此产生多脏器损害。疾病早期,患者表现为不适、倦怠、头痛,儿童则有低热或间歇热;进一步发展可致神经损害,导致脑膜炎、颅神经炎、脊神经根病和脑病;晚期持续性损害可迁延数月至数年,包括慢性关节炎伴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和疼痛、亚急性脑病、慢性乏力、淋巴细胞瘤和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等。

如果被蜱叮咬或有过疫区暴露,3~32天后皮肤出现大片红斑或丘疹的情况时,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个人有效防护可明显降低感染病原体和发病的机会。具体的措施是:

在疫区野外工作或旅行者,最好远离有蜱栖息的地区(如有蜱隐匿的灌木丛),一旦进入应穿上浅色、防护性衣物,如长裤、长袖上衣、长筒袜子等,同时要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颈部围上白毛巾。

途中经常检查衣服和体表,若发现被蜱虫叮咬,立即小心拔掉,切勿强行拔出和压碎虫体,以免病原体经皮肤深入体内。回到室内须尽快沐浴冲洗。有条件的要及时应用驱蜱和除蜱药物,防止蜱虫叮咬。

而从蜱虫出没地区返回后,要检查身体各部位有无被蜱虫侵入或咬伤,对儿童应进行腋窝、口周、脐、腹股沟区、腘窝、腰周围的仔细观察,以及检查头发上有无蜱虫;对户外用过的衣物、包裹,要进行高温烘干处理1小时,以去除残留的蜱虫。

更多中医动态,请下载古方中医药报客户端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