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我和学生有个约定

 青龙董旄 2018-09-02

本文参加了【护苗 • 成长】有奖征文活动

在对学困生的教育管理方面,本就没有固定的套路而言,一切都要因时因地因人,灵活处理、巧妙应对。而对于个别学生,有时候剑走偏锋,倒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在薛丈子小学时,有个学生叫胡佳明(大概是这个名字,因为过去了20年,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当时班里还有一个胡佳伟,而他和小个子的胡佳宁是同宗的兄弟)。那时候的他人挺老实,但不太爱学习。

有一天,我拿了一本《数学题库》书,学生们课下都围了来看,他也想拿过去看看,我偏不给他。看看把他吊得差不多了,我和他说:“你题都懒得做,看它干啥呀?要想看得有个条件。”

他赶紧问我是啥条件,我说:“我把书借给你,你得保证能做对100道题。如果做到了,我给你两块钱。如果做不到,你给我两块钱。这条件你要是不接受,我这书才不给你看呢!”

他被我一激,劲儿马上就上来了:“老师,我能做到!”

“想好了再说,书到你手里就不能后悔。”

“老师,我不后悔!”

于是,这本《数学题库》上课归我,下课归他。他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改观。但是,对此,除了必要的肯定与表扬之外,我并没有表示出过多的关注。等到第二年春天开学,他拿着本子兴冲冲地来找我:“老师,我100道题做够了!”

我拿过本子一看,100道题做得工工整整,而且没有一道做错。于是,在全班同学面前,我郑重的兑现了我的承诺,并对他提出了表扬,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用最好的成绩来展示自己、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从那以后,他的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好,学习成绩也到了全班的中上水平。

所以,只要我们心里有爱,就会手里有招。而如果再加上学校和家长的全力配合,学困生的转化还那么难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