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的记忆与风景

 昵称50658833 2018-09-02
​故乡的记忆与风景

远方
  故乡,是一种情怀,是漫长而又遥远的记忆。做为生养之地,有多少难以忘怀的梦幻,有多少割舍不下的情愫。随着岁月的流逝,故乡原有的影子在一代人心中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淡忘:曾共一屋檐、一厅堂热闹的情景;曾捧一饭碗从巷头窜到巷尾的逍遥与自在;曾聚在瓜棚下、晒谷场上听长辈讲农事、讲古那些惬意的奇闻趣事,如今都成传说,成了永远的怀恋和追忆……
        走进空空的、荒凉老村子,如同走进惜日的园明园:残垣断壁,杂草树丛生,令人心酸,鼻子生涩。现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寻觅一点童年的踪迹,以能多点留住那份记忆……

故乡之路

翠竹青青

龙眼古树,陪我们一起长大。


村头学校旁原有五六颗大叶桉树,小时候我们常爬到高高的树上,现只剩这一棵了,几十年来躲过了三灾九难,能活到现在,实为幸运。

青年塘,也叫社坛塘,以前大家常放鸭子到塘里斗架,为最开心的事,现已成了莱地果园。

曾住过的老房子

高地,有过一棵高大的柚子树,小时最喜欢在此斗陀螺、扔泥丸。卖货郎在此摇拨浪鼓逗小孩,补锅佬在此拉风箱补锅。

岁月掩盖不住沧桑

荒凉   凄美



象遗址



庭院深深




断壁依然傲立



成了野花草园

坚固的三合土仍召示着它强有力的沾合力




老祖宅,童年好多时光都在这里度过


这是四婆家房子,曾发生过失火大事,印象最深是小时候一寒冷深夜,大人们大呼大叫冲出屋赶去救火,场面令人恐惧。次日,才知道四婆婆在堆满稻草的屋内烧潲水时失火,当时养的生产队的一头牛被烧成重伤,过后不久便队里宰杀掉。

这巷子曾是村西南面的重要出入巷道

檐角仍气派飞翘

语录印迹尚清晰

从前高门大院,现只留下半边柱头

上下座,整齐排列

老祖屋成了羊圈,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

再努力也顶不过岁月




隐逸清悠

无奈化作简约

老天井

老墙根上的蕃鬼莲

这曾是最热闹的村中心

锁住了门,却锁不住难舍的心


爬满蛛网和青藤的窗



老猪圈

村头石狗,仍在为村守住一方平安

不知何因,竟落没于此

村中龙脉宝地——龙颈头

百年古榕

红闸门——村中北大门,原有炮楼,有枪眼洞,主要防御外来入侵

白闸门,已无踪迹,成了竹林。小时村人夏天最爱聚集于此做竹编手艺,谈天消闲,或下大塘游泳。

村中最大的一张池塘,叫大塘,原有十多亩,当年塘水清清,为村中天然游泳池。


村中南、北、西三面池塘环绕,竹茂树密,鸟雀成群,曲径通幽,环境生态。



村南路


水井塘,俗话〃担水塘〃,当年没有打到地下水井,吃的水是由三面光引水渠引自清平水库的水,水流进塘后,经沙滤渗进露天水井,村人吃用水全到这里挑。水塘及引水溪生态环境村人都自觉保护好。

依然秀美

当年这条路为中村沙滩路,沙子细软,塘水青青,有如小海滩

这条环村南、有近一公里的小溪,弯弯曲曲,当年又深又宽,我们最快乐的童年大都在这溪中消享,捉鱼,放鹅放鸭,尤其是捉鱼,永远也抓不完,每次放干水都有鱼抓。鸭从村西溪头赶进溪里放,每天天刚亮,伙伴们一队队从四面把自家的鸭子赶到西溪头,沿溪边一直放到村东溪,最后上岸回家吃早饭上学,日复日,年复年,直到上高小。

这种植物认得吗?女孩子最喜欢摘来编织公鸡、斧头,织好后拿回家去叫母亲次日煮粥时把米装进去和粥一起煮,做成形如棕子的包叶饭,又香又甜,令人怀念。

老磨菇房

污水处理

村主干道

村活动中心



洋紫荆绿化树



老学校成了幸福院



小公园



村保洁员

传统竹编手艺鱼笼,帮助村人度过了许多困难日子

传统保存,传统味道

篱笆菜园变成了围墙菜园

乡间小道


烧香拜庙,祈求福安

抓田鼠曾是少年时最刺激最快乐的事

鼠路象高速公路,到处互通

田野是孩童时的天然乐园,神秘而又有趣,啥都有,花鸟虫鱼,瓜果豆薯,有时吃到嘴唇发紫


田野绿茵如毯

故乡是一首歌,一首永远吟唱不完的生命之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