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滴酒也别喝!权威研究:对健康没任何好处!

 森林1cpx6ymuxn 2018-09-02

迄今为止最大型研究重申:滴酒不沾最健康


《柳叶刀》发布的这篇文章研究数据出自于2016版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Disease Burden,GBD)样本量2800万人,是迄今为止关于饮酒研究中最大的。GBD综合了全世界数百项队列研究提供的大量数据,在分析全球人口的死亡率、死因和各种疾病的影响方面意义重大。


数据分析显示,在全球每年因各种原因死去的3200多万人中,喝酒直接导致了280万人的死亡,是第七大致死和致残因素!由于人口众多,中国是全球饮酒致死最多的国家,每年有70万国人把命喝没了(65万是男性)!



在全球饮酒者中,男性大约占到了3/4,所以饮酒导致男性死亡的比例达到6.8%,远高于女性的2.2%。尤其是15-49岁的中青年男性,喝酒简直是“头号杀手”,在全部致死情况中,与饮酒相关的占了12.2%!


15-49岁人群喝酒致死的三大主要原因是结核病、交通事故和自杀自残。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喝酒导致的死亡风险主要和癌症关系最大。


长期以来,“适量喝酒有益健康”的说法广为流传。


在此前的文章中笔者已经介绍过,这个说法最初是由红酒制造商炮制的,后来被有的学者推高科学研究层面。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为这种说法提供了一些证据,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说法似乎成了一种科学共识。


但是,针对这个说法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从来没有缺席过。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可信的证据已经彻底颠覆了这一曾经的“共识”。更近、设计更严谨的研究发现,只要是喝酒就会增加癌症即其他一些风险,即使是少量喝酒;而此前有关适量喝酒对心血管病的保护作用很大可能是研究缺陷造成的假象。


尤其是,英伦各国为了修订饮酒指南,从2012年开始组织专家对饮酒与健康关系的影响的证据进行重新分析,得出的结论认为:


只要少量喝酒就增加癌症和其他健康风险;


少量喝酒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仅表现在65岁以上的女性。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研究缺陷造成的假象(一方面,以少量喝酒者作为对照组,吧一些因为健康原因而戒酒的归于不喝酒者,增加了不喝酒者表象性健康风险;另一方面,高龄仍保持喝酒习惯的是那些健康状况允许继续喝酒的人)。


总体上,饮酒没有安全剂量标准,即滴酒不沾才是安全的。




2018年8月23日,发表在柳叶刀上、包含195个国家和地区,相当于2800万人口的、迄今最大型的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

人口总体健康风险(全因死亡率)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呈现单向线性升高;保证最小健康损失的喝酒水平是零。(the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and of cancers specifically, rises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consumption, and the level of consumption that minimises health loss is zero.)

这就是《柳叶刀》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组研究发现的:喝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收益,适量饮酒有益的说法,根本就不存在!而且,饮酒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中青年男性(15-49岁)死亡的头号凶手!


本次的研究就调取了2016版GBD研究中2800万人的数据,样本量是目前为止关于饮酒的研究中最大的。研究团队对饮酒者的性别、年龄、饮酒量、饮酒频率等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彻底明确酒精对健康的危害。

※ Live Science发文支持《柳叶刀》研究报告:全球研究发现,根本不存在安全饮酒量的说法


那么这危害有多大呢?


数据分析显示,在全球每年因各种原因死去的3200多万人中,喝酒直接导致了280万人的死亡,是第七大致死和致残因素!由于人口众多,中国是全球饮酒致死最多的国家,每年有70万国人把命喝没了(65万是男性)!


不是说“少量饮酒有益”吗?


这项研究显示喝酒没有一点益处,那以前说“少量喝酒有益”是怎么回事?那喝酒到底对人有没有好处呢?


就在两个月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紧急叫停了一项证明每天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临床试验,因为试验所需的1亿美元经费,竟然有2/3是各大酒厂提供的……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么做出来的试验能有多少说服力?


因此,没事喝点酒有益健康的鬼话,千万别再信了!


如果想活得长活得好,就别喝酒!


用数据计算,喝多少酒对健康的威胁最低时,结果也是:0!不喝酒,才对健康最好!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表示:“喝酒对健康有益,这个多年来被深信的观点,是时候被改写了。本次研究的结果证明,没有所谓的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一说,而这一结论,几乎和目前所有的健康指南都大相径庭。”


当然,喝酒对健康的危害有多大,还要看喝了多少酒。如果每天的纯酒精摄入量在10克以下(一罐/瓶啤酒或者一小杯红酒),那么风险与不喝酒相比只会增加0.5%,但目前所谓的适量饮酒(20克),就会让死亡风险上升7%,再多喝风险就更是直线上升了。


再说了,酒这玩意,一旦喝开了,有几个人真的能做到“适量饮酒”不伤身呢?所以有专家明确表示:“结论已经非常清晰了,喝酒是世界性的巨大健康问题。如果想活得长活得好,就别喝酒!


关于标准杯


有关饮酒的研究或科普文章中常用标准杯(standard drinks)来表述饮酒量。很多读者经常会问,“一杯酒到底是多少?”

由于含酒精饮料种类繁杂,酒精含量不一,为了便于衡量和表述,相关国家在制订饮酒指南时规定了“标准杯”的酒精量。

不同国家制订的标准杯并不一致。其中以美国的标准杯最为被广泛接受和使用,1个标准杯相当于含有14克纯酒精的任何酒精饮料。多数研究和科普中所指的“标准杯”是指美国的这个标准杯设定。

另一个经常被使用的是英国的“标准杯”,也常称为“酒精单位”。1个英国标准杯指含有10克纯酒精的任何酒精饮料。

柳叶刀最新的研究论文采用的是“英国标准杯”,即含10克纯酒精的酒精饮料。

但是,无论是美国杯还是英国杯,都不是随便设置的,而是基于科学研究证据,即一个体重75公斤的健康成年人每小时可以分解代谢10克乙醇,而14克是1个半小时的代谢量。

我国“酒驾”和“醉驾”标准,0.02%和0.08%血液酒精浓度(BAC)也具有相同的来源,即一个成年人空腹一口闷1和4个美国标准杯酒精所达到的最高BAC。


喝酒在全球范围造成的健康损失!


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是一个覆盖全世界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国际合作性医学研究项目,主要是探讨各种疾病和伤害因素给全世界人口带来的健康损失。

健康损失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两个: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即以年数衡量造成包括残疾和死亡的总的健康损失),和死亡。

喝酒是造成全球健康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最新的这项研究实质上是GBD的一部分。

最新的这项研究发现,在2016年,全球有32.5%的人是当前饮酒者,其中女性为25%,男性39%。这相当于全世界有24亿人喝酒,其中15亿是男性,9亿是女性。

全世界女性人均每天喝0.73杯,男性喝1.7杯。

世界上不同地区喝酒者占人口的比例随着富裕程度(以社会人口指数SDI划分为5个等级)存在巨大差异。其中,SDI最高的五分位数地区,主要是欧美国家,72%的女性和83%的男性喝酒——这很大程度上是受近几十年来广泛流传的“适量喝酒有益健康”说法的影响。世界上最穷的地区仅有8.9%的女性和20%的男性喝酒。

我国的女性中喝酒比例与穆斯林地区一起,是全球最低的——这大概得益于极少有农村女性喝酒。


男性中喝酒者的比例处在世界中游。



2016年,饮酒者每日喝酒的量在不同地区和性别间差异巨大,高SDI地区女性每日喝1.9杯,男性喝2.9杯;低SDI地区男性喝的最少,平均每天1.4杯;中-低SDI地区女性喝的最少,平均每天0.3杯。

我国女性人均喝酒量也处在世界最低水平。


我国男性人均每天喝酒量也跟喝酒比例差不多,处在中游。



2016年,全世界有280万人死于喝酒,占全部女性死亡数的2.2%,和男性的6.8%(不到20个死亡的男性中中就有一个死于喝酒)。

如果以DALY衡量,喝酒造成女性全部健康损失的1.6%,男性高达6.0%。

总体上,喝酒是2016年造成全部过早死亡和残疾的第七大风险因素。

最为值得人们惊醒的是,喝酒是最好年华(15-49岁)人口健康损失的领先的危险因素。以DALY衡量,这个年龄段男性8.9%、女性2.3%的健康损失损失归因于喝酒。其中,喝酒造成15-49岁这个最好年龄段女性死亡人数的3.8%,和男性死亡人数的12.2%。

神马意思?全球范围内,15-49岁这个最好年华的男性,每8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是喝酒喝死的。

从绝对数量上看,喝酒造成这个年龄段女性死亡不是很突出,但是,却排在其他地区所有危险因素的第一位。

在这个年龄段男性,交通事故和喝酒并列中等SDI以上地区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只有在贫穷地区,结核病是造成两性死亡的头号原因。

50岁以上年龄段,与酒精相关的主要健康损失是由癌症造成。

2016年,酒精引起的女性总死亡人数中的27.1%,男性的18.9%,是癌症造成。

在中、高SDI地区,癌症是男女两性主要疾病负担;低SDI国家,结核病是男女两性主要疾病负担原因,其次是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

随着年龄的增加,喝酒造成的健康损失总体上继续增加。但是,在男性,年龄超过65岁后,喝酒造成的因负担开始降低。具体表现在,高SDI地区的60岁以上女性而言,喝酒似乎表现出对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一定的保护作用。至于男性,只有高SDI和低SDI地区,喝酒对缺血性心脏病显示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与喝酒对于这些地区人口造成的总归因负担相比,作用微不足道。

就是说,这些年来广为流传的“适量喝酒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仅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这与此前英国超过百万人的大型研究的结论一致。


与饮酒有关的健康利弊!


喝酒与不同具体疾病的健康后果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对于缺血性心脏病,这次分析重复了此前很多研究的结果,喝酒量与缺血性心脏病风险之间存在着“J”形关系,就是与不喝酒相比少量喝酒具有一定保护作用,随后随着喝酒量的增加,风险线性升高。

在男性,最大的保护作用,即最低相对风险为0·86(每天0.83杯),


女性为0.82(每天0.92杯)。


在糖尿病和缺血性中风,虽然也观察到“J”形曲线关系,但是不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

但是,如果以年龄分组进行分析,除了60岁以上的女性,缺血性心脏病或糖尿病的保护作用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就是说,本次研究的结果也没有显示出喝酒对心脏病必然的保护作用,仅在60岁以上女性有作用。

对于包括癌症在内的其他所有健康后果来说,相对风险都随喝酒量的增加呈现单向线性升高,即只要喝就有风险,喝得越多风险越大。

这突出表现在女性的乳腺癌


和男性口腔癌


对各种健康影响加权综合分析得出喝酒对健康总体的影响,结论是:


每天喝酒量为零,即滴酒不沾,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所有健康损失的总体风险。

只要是喝,风险就会随喝酒量的增加而呈现单向线性升高。

总之,这项迄今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有关喝酒与健康的研究,取得了与英国此前为修订饮酒指南进行的研究相同的结论,即喝酒没有安全量标准,滴酒不沾最健康。

作者最后强调,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饮酒指南设定的安全饮酒剂量标准可能偏高,相关国家应该修订饮酒指南,以降低饮酒给全球带来的疾病负担增加。


参考资料: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J]。 The Lancet, 2018。

②奇点网《2800万人分析证实,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一说完全不存在》



最后看完赶紧把这篇文章转给亲朋好友——

尽量别喝酒!别喝酒啦!



注:本文摘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




拳友们翘首以盼的VIP会员已经开放销售!

首批限购500,豪享2.5折优惠。

错过就是过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