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感悟之五——如何判断A股走势?

 静虑fus08sar1k 2018-09-02
杰西判断大盘时,考虑了布尔战争、大地震,从市场的蛛丝马迹观察了资金面的动向。他考虑公司业绩没有?没有。考虑了物价指数没有?没有。为啥?因为当时没有凯恩斯主义,没有宏观的需求管理。
A股市场似乎比那时复杂了很多,但其实更简单,只需要关注流动性。两年前,一个券商朋友大谈他们公司判断市场的两象限理论:一个是流动性,一个是公司业绩。我告诉他,没有两个象限,只有一个象限,就是流动性。为什么?
流动性这个概念,其实不容易理解。平常“专业人士”讨论流动性时,其实在同时说两件事:一是经济体中的流动性;一个是股市中的流动性。当你听一个宏观或者策略研究员嘴里蹦出“流动性”三个字时,他并没有把这两个概念分开。但是,如果不分开这两个概念,就讲不清楚流动性对股市的影响。
经济体中的流动性,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决定;股市中的流动性,由经济体中的流动性和政策共同决定。我们熊市中经常说:不缺资金,只缺信心,其实就是说经济体中的流动性足够,股市中的流动性不足。
为啥A股只有流动性这一个象限?因为这里没有投资者看重分红,没有投资者依靠分红,也没投资者是冲着分红来的,大家都在搏股价上涨。说白了,大家都是空中楼阁理论的实践者,虽然象但斌等人号称是价值投资者,试问他们买股票是为了分红么?试问社保基金投资股票是为了红利么?保险公司呢?没有,没有那样的投资者,特别是经过2008年的洗礼,所有机构投资者都是波段操作者。没有相当比例的投资者依靠分红,在世道低迷时,公司业绩的增长就不能对股价提供支撑作用,公司的业绩也只是炒作的一个题材。
所以,影响A股大盘的只有一个因素,就是股市中的流动性,它由经济体中的 流动性和政策面共同决定。
A股大盘的研判,就变成了对货币政策和决策层希望股市涨还是跌的猜测,用选美比赛的例子来说,大家都在估计别人是怎么猜测货币政策走向和决策当局对股市的态度。
2010年,决策当局对股市的态度,大家似乎都没有分歧,那就是要打压房地产和股市,防止资产泡沫对通胀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对通胀担忧的加深,决策当局对资产泡沫戒心提高,对股市的态度是更加偏淡。当然,目前宏观政策也有矛盾:股市,既不想让涨,又想通过股市融资;对房子,既要打压,又怕影响经济过度。宏观政策也在边走边看。但市场对货币政策未来方向,似乎也没有分歧,就是收紧,有分歧的只是紧缩的步骤。今年A股从3100一路狂跌,是市场对货币政策走向意见没有分歧的结果;2500点一带的整理,则是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步骤,看法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对货币政策走向的判断,有两个层面:一是猜别人怎么看?二是估计货币政策本身怎么走?前者猜对了,就能把我大盘近期的走势;后者判断对了就能把我大盘最终的走势。
空中楼阁的做法,猜测大家怎么判断宏观政策的变动,有难度。前面在杰西的例子中,他其实没有猜测别人的态度。而且,1906年,他放空市场后,市场大幅反弹,使其破产。判断宏观政策的最终走向,确定性比较高,因为货币政策最终还是要从紧的
基于以上分析:对货币政策从紧的预期,如果是继续从紧,大盘跌;进入观察期,大盘盘整;重新放松,大盘上涨。前两点都已经被最近的走势验证。当抑制房地产的政策和提高准备金的政策出台时,大盘从3100多点一路跌倒2481;当希腊的问题引起外盘大跌后,国内宏观政策进入观察期,A股反弹后盘整。至于第三点,外盘继续恶化,是否能对A股提供支撑,我们拭目以待。
昨晚(6月4日晚),外盘大跌,道指跌3.3%。目前市场还在从内外盘联动的角度来看待A股,估计下周一要跌;但,最终,内外盘要呈现跷跷板的效应。理由:外盘大涨,说明国际经济好,则国内货币政策从紧的概率更大,因此A股应该跌;反之亦然。虽然目前A股市场还不是这么反应的,内外盘并没有形成相反关系。很快就会这样!(SJN 万维股票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