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早的书 玉磬书(原创首发)

 泽被五洲 2018-09-02

中国最早的书 玉磬书

在宇宙洪荒的远古,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就有了国家、有了文明、有了文字和书籍.....。

 

中国是什么时候有了书的?读书人却也说不清楚。其实,中国很早时候就有了书。《尚书序》中的一句话:“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并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意思是说,远在三皇五帝时候就有了《三坟》、《五典》这类正规的书籍

现代史学界对于夏以前的历史还很狐疑。说伏羲或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了书,当然是很难相信。其实,有了国家就有了文字,有了文字就有了书。盘古、三皇五帝开创了中国,他们有文字、有书籍,有什么可不信的呢?可是谁也没有见到远古的书是什么样的。

唐山居士却真见到了红山文化时代的玉磬书。玉磬书,远古的书原来就是这样的!中国有句成语叫罄竹难书?所谓的罄竹难书,就是写书很难。可不是没有书或不可书。依据这句成语可以说明古代有两种书:一种是磬书,另外一种是竹书。竹书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玉磬书既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


人们会说,唐山居士又胡掰了。依据辞典罄竹难书的“罄”不能当作一种书讲哇。《360百科》:

 

:说文》器中空也。古文磬字。《诗·小雅》罄无不宜。《传》罄,尽也。《左传·僖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释文》罄,亦作磬,尽也。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

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出自《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罄竹难书'常误写为'磬竹难书',应注意。】

《说文》中说:罄为空,引申为尽。为副词。而我说的“罄”是一种书,为名词。

究竟是副词还是名词呢?《说文》又说“罄”的古文又写作“磬”。那么我们再看《说文》对于“磬”又是怎么解释的:

360百科

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其实,从中国象形文字的规律来看,无论是“罄”还是“磬”都当打击乐器讲是合理的。“罄”与“磬”既相同,又不同。它们都是打击乐器。罄是陶器制的,而罄是玉器制的。击罄是敲盆盆罐罐,击磬就是敲击玉石。 这应该是罄或磬字的本义。

而说“罄”当“空”或“尽”字讲,似乎是找不出更多的理由。也许是汉儒的误解了。

罄或磬肯定不是一般的盆罐或容器。应该是大小不同的一组,能敲击出乐律来。庄子周鼓盘成大道,或蔺相如请秦王击缶应该就是击罄或击磬了。

磬既是打击乐器,如何又是书了?那么我们先看在古代什么是书?

《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所谓的书是写在竹帛的上的文字,这是对于文字和书的一般解释。在新石器时代即玉器时代有玉版的书应该是合乎逻辑的。文字和音乐都是高雅的东西,在玉磬上写书是合乎情理的。

玉磬书谁也没有见过,可是历史上并非没有记载。《尚书》中说到了三皇五帝时有书、有典。三皇五帝相当于新石器时代。说三皇五帝时代有玉板书或玉磬书是很合情理的。

唐山居士考古填补了人们认识的空白。红山文化时代玉磬书确实有之。唐山居士发现一套12片的玉磬,既是乐器,又是书。这是一组红山文化玉器。玉磬上一面是字,一面是图画,如右图。

玉磬的一面上是满满的圭璧文,有九片玉磬是每片八个字,有三片玉磬是每片六个字。十二片玉磬共九十个字。这在文字古简的远古可算是巨作了。下图是从玉磬上剪辑下的圭璧文。

如果每片玉磬算是一个句子。那么这篇玉磬书就是十二句话、九十个字的小册子。更可喜的是玉磬的一面是文字,另一面是图画。

去古甚远,我们一时还很难读懂玉磬书。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圭璧文,我们很难找到先人们语境和意境。研究圭璧文也许是以后一个艰巨的工作。我们用锤轻轻敲击玉磬,声音清脆,但我们无法寻找到古人的乐律。

但是,我们却能从玉磬上丰富的图画。看到了远古的山和水,远古的人和动物。看到了我们先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右图是唐山居士剪辑下来的一些画面    

5000-8000年前,大地上的动物种类繁多。万类霜天竞自由、竞生存。

这里是一片温湿的土地。人们赤身裸体与动物无异。有的动物与人一起进化,长的与人相似。有类人猿,也有类人鸟。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人不长尾巴,动物长尾巴。

人为什么不长尾巴?也许是人过早的学会直立行走,掌握平衡不用尾巴,而是用手。

直立行走是高级动物的一种进化。这里的类人猿、类人鸟和人都弯腰驼背。这也许是经过爬行到直立的一种中间过程。

类人鸟呼啸着迎着太阳奔向大海,大海的上空是他的故乡。大海离它们远吗?苍海变桑田。在很早的时候,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是一片汪洋大海。朝鲜半岛与日本群岛离我们很近很近。隔海相望,我们的祖先很容易东度到那边开辟新的家园。给那片新的土地,带去了我们的文化,带去了我们的文字,带去了我们的文明。相同的文字,相同的习俗,相同的文明。一衣带水,我们黄皮肤是我们共同的血源铸就。中日朝在几千年前就是一家。

大象和红山人在一起。这说明红山文化地区即蒙古草原与兴安岭余脉的东北地区是相当于现代的热带气候。天气温暖潮湿。

两个人抬着一个大莽蛇,是准备生吞活剥,还是用锅煮?红山人就是这样饮毛茹血过着原始人的生活。

还有两个人抬着一个大木头,也许是搞房屋建筑。协作劳动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主要过程。

玉磬画上很多是饲养、放牧、狩猎的场面。这说明红山文化时代是畜牧业为主的时代。农耕还没有占社会的主导地位。

这是一个多么激烈的场面,人们在勇敢的与猛兽搏斗,人们辛勤的的劳作。哇!这边是人欢马叫,那边还有车水马龙。这是一个相当活跃的社会。远古时代是我们的青少年时代,这是一群充满了活力、智商极高的生灵。

玉磬书文字和图画之精美可与现代工艺相比美。可是我们从图画的内容上看确实是原始社会的人的面貌写照。

玉磬书是有声、有画、有字的图书。这样的集音乐、图画、文字于一身的书籍近千年来、近百年有吗?没有!可是在5000-8000年前的远古却有之。这不奇了吗?解放前的中国还是百分之九十文盲的国度。近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比今人,若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