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拥有航天发动机之父!为何发动机水平落后?原因太遗憾!

 tmy1963 2018-09-0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猛进的发展,我国众多科技都走到了世界的前沿。但是科技界的人士都是知道,航天发动机技术,仍然是我国技术的短板。原因有很多,既有材料的难关,又有制造业的问题,更多的被提及的是理论设计落后。其实好多人不知道,当时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一流、最顶级、最权威发动机技术专家。这个两个世界级的泰斗人物就是吴大观和吴仲华。这两个人,太相似了,很多人认为是同一个人。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航空发动机

吴大观和吴仲华,都姓吴,都是江苏人。吴中华是江苏苏州人,吴大观是江苏扬州人。他俩都是西南联大毕业的。他俩都在美国留学过,吴仲华取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吴大观,在美国航空发动机厂学习过。他俩都同样抛弃了国外优惠条件回国效力。吴仲华被誉为斯贝发动机之父,吴大观,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从英国引进斯贝发动机,他俩都先后参与了。

吴大观

据说,在引进斯贝发动机时,英国谈判组态度蛮横,条件苛刻,漫天要价,仅某些手稿就要80万英镑,谈判几乎停顿。不知道哪个官员提到了罗仲华在罗罗公司工作过,中方立即在牛棚中,找到了吴仲华参加谈判。几个回合下来,英方发现这个新来的谈判代表不一般,对斯贝发动机原理十分熟悉,不好对付。于是,英方忍不住问了姓名,吴仲华回答“我叫吴仲华”,这时英方代表惊讶极了,首席代表突然起立,全体代表也站起立,向吴仲华敬礼,说:“你是我的老师”。从此谈判顺利进行,很快就签订了协议。

斯贝发动机之父吴仲华

原来吴仲华在英国时,20多岁就当了教授,就创立了国际公认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斯贝发,动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现代喷气发动机仍然根据这个原理。吴仲华,他是贝斯发动机的发明者,是斯贝发动机之父。后来,吴仲华的发动机理论被明确地定名为“吴氏通用理论”,理论的基本方程称为“吴氏方程”。

斯贝发动机,曾经世界闻名,其特点是推力大、耗油低、可维护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从上世纪60年代起被大量使用,不但装备到民用客机,当时最先进的军用战斗机都被大量装备斯贝发动机机。例如:法国的幻影和德国的F-104G。上世纪,中国急需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军用战斗机。提高飞机性能的最关键因素是发动机,虽然中国举国之力研制发动机,由于各种原因诸多技术仍然落后世界十几年,因此,从英国引进的斯贝发动机,对中国至关重要。

法国幻影战斗机

吴大观,为了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吴大观,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机构,建立了我国航空史上第一个发动机实验基地。设计了我国第一型喷气式发动机,我国第一型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吴大观,是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始人、奠基人、开拓者。吴大观在93年的生命中,有60多年,献给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吴大观曾在1944年时,就被选到美国莱可敏航空发动机厂,以工程师的名义进行深造,仅用半年就掌握了活塞式发动机设计全过程。后来,又到惠普航空公司学习,又学习了航空涡轮发动机,这个发动机在美国也属于起步阶段,可以说,他掌握了世界最先进——发动机设计技术。

吴大观

吴仲华和吴大观,是当时世界最顶级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泰斗级人物。他俩对国家的贡献都是相当巨大的。都掌握了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发动机设计理论。要说孰强孰弱,不好区别,因为当时我国的工业水平限制,他俩的理论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歼十战斗机

很多人不禁要问,中国拥有最顶级的飞机发动机设计专家,为何中国航天发动机技术上不去呢?

当时由于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把火箭技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一切技术都给“两弹一星”工程让路,而航空工业技术为列入国家高科技领域。航空工业在初建时期坚决依靠苏联专家,国内技术人员属于被改造的对象,这个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航空工业发展初期更重视的是飞机机体研究,轻视了发动机研发的路子,数十年不能自拔,造成了发动机落后,限制了各类飞机的发展。

长征五号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工业整体水平的标志,工业的金字塔塔尖。发动机要发展设计到各种领域,当时中国即使有了航空发动机的泰斗级人物,但是材料和工艺是两大根本难题,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材料我国当时不能制造,例如涡轮叶片所需要的高强度、耐高温材料,有些工艺需要绝对高的精度,这些我们都打不到。所以,光有一流的设计专家,工业制造业的综合水平上不去,发动机也研制不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