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拒绝美国高薪,他毅然回国效力!母亲临终前都没见到

 zhihaizhao 2019-03-2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猛进的发展,我国众多科技都走到了世界的前沿。

“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否则,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

>

2009年,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艰难的吐露了最后一个愿望:

“真想看一眼那台正在搞的发动机”

随后,在“看不见了、看不见了”的喃喃自语下,老人的眼神,渐渐的失去了色彩…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笑了……

>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老人逝世的三个月后,中国至今为止最为先进的矢量航空发动机WS-15,正式完成飞行前鉴定试验。

在他93年的生命中,为我国航空事业呕心沥血68载,从航空救国到航空强国,他创下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九项“第一”。

为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晚年更是著书济贫,心系农村儿童教育,竟20余年未换新衣。2009年3月18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3岁。

他就是——吴大观。

>

今天,也是他逝世10周年的日子。

他的故事是时候说了!

学习经历

吴大观,本名吴蔚升,191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头桥乡(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

吴大观父亲吴健飞初置业于扬州城里,曾做过几年药材生意,后回乡在头桥北街(今古桥路)与宗亲合营吴庆生堂,不久改行远赴他乡经营炭业,常于山东枣庄做煤炭生意。

吴大观的舅舅王鉴人,是民国头桥著名义商,毕生致力教育兴镇与社会公益,创办学校,其百年酱园“王裕泰瓶儿菜”远销南洋,堪称“地方大宝”,可以说,他对头桥近代发展影响深远。

>

吴大观舅舅百年老店扬州头桥王裕泰酱园旧址

王鉴人曾在头桥老街都天庙创办扬州头桥小学,吴大观8岁入学,并师从陈养年、林寿庵、林友谯等名师。

1931-1937年,他在扬州舅舅头桥乡贤王鉴人的资助下,进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学习。1937年,吴大观被保送进入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前身)机械系。

1938年随校搬迁,进入昆明西南联大学习。求学期间,他目睹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侵略行径,毅然决然的转读航空系,以“航空救国”,造中国自己的飞机。

赴美学习

1944年,吴大观被选送到美国莱可敏航空发动机厂以设计试验工程师名义进行深造。

在该厂学习期间,从零部件制图到整台发动机设计性能计算,从部件试验到整机试车,经过了系统的学习锻炼,仅用半年时间就基本掌握了活塞式发动机设计的全过程。

>

1945年,派赴美国莱康明发动机厂学习,实习组照片(前排左第5人为吴大观)。

他抱着抓紧学习的热望,先后掌握了齿轮工艺、工装夹具、刀具设计及其加工技术。

而后,他又在美国普惠航空发动机公司学习。学习期间,他见到喷气发动机离心压气机叶轮和涡轮部件在车间加工,引起他的极大兴趣,当时研制航空涡轮发动机在美国尚属起步阶段。

在美期间,他广泛接触公司各阶层人员,在技术领导、工程师、车间工人中广交朋友,并借此宣传中国。

他两次被当地教堂请去做抗日战争中中国妇女的抗日活动和中国儿童教育的报告。

>

他揭露日本侵略军蹂躏、残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宣传中国人民抗日的斗争精神。

在美期间,他感到美国人看不起中国人,极大地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拒绝美国有关单位的高薪聘任。

回到祖国

1947年3月,吴大观毅然回到祖国。吴大观没有带回贵重物品,仅有装满书籍和技术资料的两个箱子。

吴大观唯一的愿望是,可以将在美国学到的航空技术贡献给祖国。

吴大观回国后被安排到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厂广州分厂做筹建厂工作。

吴大观看到当时国民政府的腐败,难以发展航空发动机,不得已愤然离职。

航空救国

1948年,吴大观来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任专任讲师,讲授航空发动机设计及齿轮设计和加工两门新课,颇受同学们的欢迎。

1948年冬,在有关人员安排下,吴大观及爱人、孩子和弟弟一家四口人来到解放区石家庄。

>

1942年4月15日,与妻子华国摄于昆明

吴大观从实践中认识到,发展航空唯有依靠中国共产党。他到达解放区时,心情万分激动,对爱人和弟弟说:“我们现在到了我向往的世界,祖国的航空事业,祖国的繁荣昌盛全靠共产党的领导,我要为它而献身。”

此后,聂荣臻亲切接见了他,鼓励他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力量。从此,他走上了新的航空救国之路。

献礼国庆

1956年,吴大观调到沈阳410厂组建我国第一个喷气发动机设计室。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开始设计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动力发动机。

>

经他和设计室副主任多次分析研究有利条件和存在难点后,决定利用410厂刚生产定型的涡喷5(苏BK—1)发动机为原准机,用相似定律进行缩型设计歼教1飞机的动力喷发1A发动机。

>

他以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广大工人日夜奋战了210天,经过20小时的持久试车,首批4台发动机研制成功。

1958年7月26日沈阳飞机厂机场,一架崭新的飞机呼啸着冲向蓝天,人群一下子沸腾了——装配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型喷气发动机喷发1A的歼教-1飞机首飞成功!

>

在112厂试飞站庆祝歼教1飞机试飞成功,祝捷大会上发言

同年9月,装有喷发1A的两架歼教1飞机到北京做了精彩的飞行表演。 

1959年9月吴大观负责设计、试制的红旗2号喷气发动机上台试车,为庆祝国庆十周年献礼。

吴老曾说:“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发动机研制要上水平、上台阶,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

上世纪60年代,吴大观在沈阳所组织科研人员先后开展了三型发动机的研制,其中有涡喷发动机的改进和改型,也有全新一代涡扇发动机的自行研制。

>

虽然因种种原因,某些发动机未实现设计定型,但这些研制工作对增加技术储备、积累研制经验、锻炼科研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母亲难以尽孝

1957—1965年,吴大观访问了英国、苏联、法国、联邦德国、瑞士等国。在第二研究设计所工作期间,他常常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以所为家。

长年的劳累,使他染上严重的眼疾,不久以后,他的左眼永远失去了光明。

1961年,他两次给组织打报告,坚决要求把自己的工资降下来未被批准。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一部分工资作为党费上缴。

>

吴大观给毛主席做汇报

1963年参军,被授予上校军衔。从该年起每月多交党费100元,30多年月月如此,累计多缴党费近4万元。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傻,多缴100元的党费,现在哪有人嫌钱多?”可他回答说:“我们国家穷,困难多,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多缴党费,我心里就踏实些,党给我的太多,我给党的太少,实在惭愧啊!”

在沈阳的20多年里,常深入基层了解和关心工人中的困难户,他常有三五十元或百元作为私人救济,帮助那些家庭生活困难者,而自己却省吃俭用。

>

1963年,沈阳六院二所人员合影(前排中间为吴大观)

1971年,吴大观补发了6000多元的工资,随即把4000多元交给了党组织。

1971年,母亲在北京病危,急电催他回北京,当时他刚从“牛棚”里解放出来,得到调试发动机的工作机会,他向组织上请求,为了工作暂不回去。

>

在西安430厂全家合影

他说:“弥补丢失的工作时间尚嫌不够,对母病更难以尽孝。”82岁的老母病故,他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

与“斯贝发动机之父”共赴英国

之后的1978—1982年,他又与“斯贝发动机之父”吴仲华一同参与了从英国引进斯贝发动机项目。

>

吴仲华

斯贝发动机,曾经世界闻名,其特点是推力大、耗油低、可维护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从上世纪60年代起被大量使用,不但装备到民用客机,当时最先进的军用战斗机都被大量装备斯贝发动机机。

>

吴大观(中)与同事赴英国罗·罗公司考察斯贝发动机

例如:法国的幻影和德国的F-104G。上世纪,中国急需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军用战斗机。提高飞机性能的最关键因素是发动机,虽然中国举国之力研制发动机,由于各种原因诸多技术仍然落后世界十几年,因此,从英国引进的斯贝发动机,对中国至关重要。

据说,在引进斯贝发动机时,英国谈判组态度蛮横,条件苛刻,漫天要价,仅某些手稿就要80万英镑,谈判几乎停顿。不知道哪个官员提到了仲华在罗罗公司工作过,中方立即在牛棚中,找到了吴仲华参加谈判。

>

1980年1月至1980年6月,任家耕副局长和430厂吴大观副厂长率代表团赴英国罗·罗公司参加斯贝MK202发动机高空台试车及6项部件强度考核试验,部分人员合影。(前排左第2人为吴大观)

几个回合下来,英方发现这个新来的谈判代表不一般,对斯贝发动机原理十分熟悉,不好对付。

于是,英方忍不住问了姓名,吴仲华回答“我叫吴仲华”,这时英方代表惊讶极了,首席代表突然起立,全体代表也站起立,向吴仲华敬礼,说:“你是我的老师”。从此谈判顺利进行,很快就签订了协议。

>

吴仲华

吴大观经常说:“用人民的钱买来的资料,每个技术人员都有责任钻研学习,整理好留给后人阅读。任何丢失资料、不认真学习的行为,都是对人民的犯罪。”在斯贝发动机试制进入总装试验阶段,吴大观任现场总指挥,对加工质量,亲自检查,严格把关。

在与英国专家组织联合试车工作组进行150小时定型持久试车时,英方专家组织两班倒,而吴大观代表工厂仅一人,一个人顶两班,甚至发烧39℃仍坚持工作,以致晕倒在试车台上,被领导命令送回家休息。回家后他感到与英方一起定型试车责任重大,两小时后又出现在试车台上。

1979年底,斯贝发动机在430厂顺利通过了150小时持久试车。

>

1980年初,吴大观为技术领队带领20多人的技术队伍,将发动机送到英国罗·罗公司进行高空模拟试车和部件考核试验。他严格按照合同规定,逐项进行试验考核,碰到质量问题一追到底,及时解决。

在英国的半年中,吴大观带领这支技术队伍,技术上精心指导,工作上严格要求,学习上分秒必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国的高空模拟试验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并收集了一批技术资料,为我国今后自建高空台提供了技术储备。

>

1980年2月,吴大观在英国罗·罗公司42号试车台

从引进到创新

吴大观曾说:“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发动机研制要上水平、上台阶,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吴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涡扇6发动机是吴老一生中,主持研制的一个重要型号。

1964年,当国外刚刚开始研制第一台加力式涡扇发动机的时候,他就带领科研人员追踪这项世界航空发动机先进技术。

>

由于那时供电不足,而我们的试验用电量又非常大,为了避开白天用电高峰,吴老和我们这些年轻人一样,常常在深夜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到距离沈阳市区近30公里的试验基地做试验,坐在敞篷卡车里,呵气成霜,但吴老始终面带欣慰的笑容。

涡扇6发动机的研制为日后我国昆仑、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技术储备,积累了丰富的研制经验。 

太行发动机立项

晚年的吴老,仍然不改他对航空发动机的痴情。1983年,国家在论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时,围绕究竟是引进国外发动机,还是自行研制这个问题,当时意见分歧很大,不少人极力主张引进国外成熟的发动机。

>

在这决定太行发动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吴老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否则,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芯!”

以吴老为首的九位专家联名上书,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太行发动机得以立项。他的高瞻远瞩,为新型航空发动机确定了研制的发展方向。

著书济贫,心系失学儿童

为了在有生之年,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他年过古稀仍坚持早晨5时半起床,不论冬夏,跑步打拳,数十年如一日。

他每天工作11-12小时,每年要去外地出差开会10多次,精力充沛。

>

2002年11月,在科技委,坚持学习上网。

到北京工作以后,他仍过着俭朴的生活,每月继续多缴100元党费。

为了救济农村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他向“希望工程”捐款6000元,表示他对失学儿童的一片爱心。

>

老夫老妻合影

当“希望工程”工作人员给他摄像时,老人依旧穿着20多年前的旧衣裳,从未给自己添过新衣,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要有社会担当。

>

凭吊吴大观铜像

致敬和缅怀!

太行发动机经过18年的磨砺,终成大器。听到“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的消息后,吴大观激动得老泪纵横。

这就是我们的“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一位爱党爱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宁可自己生活困苦也心系贫困地区失学儿童。

>

1986年,70岁的吴大观在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办公室

今天2019年3月18日,

是吴老逝世10周年,

他用一生在中国航空发动机史上,书写了昨天、赢得了今天、奠定了明天。

让我们向这位传奇人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图为吴大观写给老干局的信,这是老人最后一封亲笔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