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演出 | 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冠军宁峰专场音乐会

 Violinoa6hocjk 2018-09-03

宁峰,以全额奖学金录取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第一个以满分成绩毕业的学生;在世界各国比赛中锋芒毕露,最后获得小提琴最高荣誉之一的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赛金奖和两个单项特殊奖。


东方网记者:怎么会去学习小提琴?

宁峰:我学习小提琴其实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其实,在那个年代,有许多父母都特别热衷于古典音乐。但他们当时没有条件也没有机会去学习。所以很多父母都把这个梦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我在4岁的时候,父母就带我去少年宫,但当时他们并没有收我,原因是我的小拇指偏短。但后来有幸认识了文有信老师,他表示这显然不是问题。


东方网记者:那么父母对你是否期望很高?

宁峰:其实,我父母的期望并不是说要我成名,他们只是想或者在我以后工作下班后,可以拉下小提琴来丰富一下娱乐生活,毕竟在我那个年代娱乐方式确实很少,而音乐是可以带来心灵与精神上的享受。

东方网记者:从一位竞赛选手到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谁对您的影响最大?

宁峰:我这一路走来,有很多人都帮助我,而且也是遇到了很多好的机遇。第一个启蒙老师文有信;考上音乐学院附中胡惟民老师;高三的时候因为胡坤,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跑到英国。当然,帕格尼尼得奖也是机遇等等。我觉得,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需要得到很多很多人的帮助。这其中没有哪个更重要,只有先后。


东方网记者:从您16岁到25岁,其实参加了很多的国际大赛,或者说是很频繁,当时是出于什么心态?是想证明自己?

宁峰:我是1998年出国的,当时英镑兑人民币的比例是1:14左右,我一个月的生活费需要500镑左右,也就是7千多人民币。而我父母一个月工资大概是3000,在那时这属于工薪阶层的正常水平。所以要我全靠父母是不可能的。而对我这样一个学生来说,比赛可以获奖的话,奖金费就可以作为生活费。

当然,大赛是锻炼人的舞台。大赛可以让自己记得更多的曲目,而学校的大纲对曲目的要求没有特别大;另外,一般比赛都要求一次拉3个小时左右的作品,这也是锻炼自己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而作为表演来说又分为三种,考试、音乐会、比赛,这是成长中需要经历的三类。比赛往往是组委会花钱请最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来找你的错误扣分,再来比较。所以这也是压力是最大的,上台后的紧张更是最多的一种。如果这段经历过了,以后就不会再怕了。


东方网记者:您在回到家乡后,对学子们说过:热爱音乐,认真演奏,不要跟别人比,记住你永远要超越的是你自己,去做自己能掌握的事情,冥冥中自有天意。请问“冥冥中自有天意”应该怎么解读?

宁峰:我的意思是,自己做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因为很多时候是需要我们等机遇的,等机遇来的时候把它抓住。但机遇什么时候来,我们谁也不知道。人从出生开始,这条路怎么走,走到哪是尽头,我们同样没有办法知道。

与其想这些无法控制的事情,倒不如把经历花在自己能够控制,自己喜欢、愿意做的事情上面。成功?我觉得到最后自己没有遗憾就是成功,名利金钱都不能代表成功,因为与别人比总会有人比你有名、有钱。


东方网记者:您在网络上自居为“音乐爱好者、小提琴手”,这似乎显得非常谦卑。为何那么避讳“大师、名家”?名利对您来说对您不重要吗?

宁峰:现在很多做音乐的人,功利的目的性太强,我极其不愿意看到。对搞艺术来讲,首先是要自己要喜欢,从中找到乐趣。作为我们来说,是音乐表演专业,实际上也是一种创作,是二次创作,和演戏一样。另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能够感受到的乐趣带给听众,这是我们学习音乐的目的,目的并非得奖或者成名。

东方网记者:那您是否乐在其中?怎么定位自己?

宁峰:我把自己的位置放在:音乐带给我快乐,我为音乐服务,我希望我再现的音乐给人带来快乐。说白了,其实我就是服务行业的!好比说我是一个厨子,你们花钱去餐厅吃我做的菜,这与花钱去音乐厅听某人的演绎的音乐是一样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服务行业,厨师给人带来味觉上的享受,我们搞音乐给人带来听觉上的享受。


东方网记者:外界会把你和郎朗、李云迪放在齐名或者比较,也有人对你评价说淡定、少年老成等等,请问您对这些怎么看?是否接受?

宁峰:首先,齐名我不是非常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与对未来的设想,我就是我自己。别人的路走的怎么样与我没有联系。我自大点说,在音乐上面,我没有私心杂念,我觉得我的心态比很多同行比更平和,我搞这个不是为了出名。对于外界的评价,比如少年老成、玩世不恭、淡定我都无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个性,信奉的道德标准。在规范之内,有喜欢炒作、高调那当然可以。

我不会因为外人评价改变自己。我有自己的方向,但没有目标。因为对于“目标”来说,或许很容易达到,又或许一辈子达不到。达到了很自满,达不到很自卑。所以我只有方向,我自己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只要自己努力到了,自己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了,结果并不重要。

举了例子来说,我现在在出唱片,这是为了自己,为学术。并不是为了市场,也不是为了马上可以看到的一些成效。我更希望得到的是一种长远的认可。比如现在再录一个系列的小提琴无伴奏的作品。已经发行一张,又录了一张。这些作品从听觉得上或许不悦耳(因为无伴奏)。从巴赫到20世纪创作的作品,我打算系统的把这些作品独奏的形式做出来。这对小提琴的要求也更高。但是现在还没有人系统的来做这件事情。作为市场上来讲,可能真的卖不出去,因为这真的没有茶余饭后听的意义。好比毕加索的画,不能用美来评价,而是一种视觉冲击。而我想的只是系统的去完成小提琴无伴奏的“文献”。

曲目单

Program


塔蒂尼:弓法的艺术

Tartini: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 in the Style of Tartini

罗卡泰利:小提琴的艺术-迷宫随想曲

Locatelli :L’arte Del Violin-Harmonic Labyrinth,Caprice No.23

巴赫:前奏曲、萨拉班德舞曲、加沃特舞曲、吉格舞曲,选自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与帕蒂塔

BACH: Sonatas &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


————————中场休息————————


帕格尼尼:随想曲第1、9、13、24首

Paganini: 24 Capricen F.Violine,Op1-No.1.9.13.24

伊萨伊:第二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

Ysaye:Sonata In A Minor ,Op.27, No.2, for solo violin 

普罗耶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

Prokofiev: Sonata in D Major, Op. 115, for Solo Violin

雷多特:小牛费迪南德

Reddout:Carl Ferdinand


*曲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

 Program subject to change.

A

BOUT

官方购票方式

上海保利大剧院官方购票渠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