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那个“凿壁偷光”的孩子结局如何?语文老师都不敢告诉学生

 wenxuefeng360 2018-09-03

语文书上有篇课文叫做《凿壁偷光》,讲述的是汉朝时期匡衡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连油灯都点不起,只好偷偷的凿通邻居家的墙壁,依靠投射进来的油灯光亮读书。现在呢多用这个成语来勉励学生们刻苦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珍惜现在的条件,刻苦读书。但是很少提及,小时候如此刻苦的孩子,长大后究竟有没有出人头地呢?长大之后,因为他的智慧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

凭借着对《诗经》的理解声名远播,还是太子的汉元帝就非常崇拜他的文学。汉元帝执政期间,擢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不久,匡衡甚至担任了丞相成为了百官之首。这样的官职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了,在关于如何治理国家与百姓这方面,他主张“礼让为国”在治国安民上,并要从君与臣先做起;并且提出要减少紫禁城宫中的花费,反对铺张浪费,整改考风,反对暴政,一切要从百姓的角度出发考虑。

他这样的主张在当时其实也是有用处的。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即位,新皇帝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汉成帝多次安抚他,赐爵位、美酒、肥牛、封地。而且他官至宰相,可以说是不愁吃穿了,匡衡也并没有让赏识自己的人失望,他在治国安民上提出了很多有实际效用的举措,并且极力打击贪污腐败。他做出的贡献还是很多的,这也符合我们对一个从小就用功的人的期盼。

按照西汉的规定,他因封侯所赐的土地为31万亩,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但是匡衡却利用了别人的制图,在测量时拿出自己小时候的聪明劲,借助别人的失误给自己足足加了4万多亩。他的大儿子匡昌醉酒杀人,为了保住儿子性命,他罔顾法度,包庇了儿子。这件事自然被他的政敌揭发了出来,两样罪过都十分严重,后来皇帝为了安抚民心,将匡衡撤职法办,他的爵位和封地都被剥夺,并且被贬为平民。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小时候是先进典型,老了却成了反面教材。匡衡的悲剧,就是因为小小的贪欲,以为什么光都是可以借的。小时候是模范榜样,老年却成了反面教材。匡衡的悲剧,就是因为小小的贪欲,自以为什么光都是可以借的。管住贪欲,分清公与私。这就是猜不到结局的匡衡,给我们最大的警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