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招增强宝宝免疫力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9-03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自我辨识系统,对于外来物质的侵入会将进行反应动作,保护身体不被侵犯,免疫力可以帮助孩子抵抗外界敌人的入侵。也具有监测功能,侦测细胞功能是否正常、有无突变或是变成癌细胞。免疫系统会将不良的细胞给摧毁,让身体的运作维持正常。

免疫力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性的免疫力是与生俱来就有的,不具记忆性,也就是只要身体受到敌人入侵时,不区分敌人是谁,就会立刻启动第一道防线,进行吞噬或移除…等动作。

后天性的免疫力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具有记忆性。倘若身体曾得到这个病毒,有了免疫力,下次再遇到相同病原体时,就能够更快速启动免疫反应。后天的免疫力不是一出生就能训练完毕,需要时间累积,等待孩子发展越来越成熟,约到了2岁会逐渐发育完成。

免疫低,易生病

免疫力低下的宝宝就很容易生病,就像是宝宝两手空空,没有拿着武器,无法抵抗外界的敌人入侵,因此,只要一点点小感冒,就会并发成严重的肺炎或脑膜炎感染。

免疫力,可调整

由上述可知,有一部份的免疫力是与生俱来的,但还是有一部份可受到调控的。两者都必须从小就要注意,否则一旦有了偏差,加上逐渐发育成长,就会走歪、回不来。

免疫力的发展约于2岁后就会定型,好奇的爸爸妈妈可能会有疑问:既然2岁宝宝的免疫力差不多定型,3岁大的宝宝就不需要注意了吗?2岁之后还是得继续微调,因为将来遇到不同感染原的影响,只是大规则可能就已定了。

免疫力,可检测

免疫力是可以检测的,不过,一般的孩子是不需要检测免疫力,除非出现以下几种状况:倘若孩子只要是受到一般感染,就产生非常严重的反应或是严重感染次数一年超过2次、一年之中反复罹患中耳炎达2次以上或1年超过1次全身性感染疾病(如:败血症),就有可能是免疫力过低,此时建议爸爸妈妈带着孩子至医院进行免疫力检测。

检测结果若为缺乏免疫力球蛋白,可以定期至医院施打针剂补充,有些孩子则是需求移植骨髓或是服用预防性药物,提供身体武器来对抗外来的病毒或细菌。

过敏体质VS.免疫力

过敏也与免疫力有关吗?是的!过敏就是免疫力反应的一种,而且是过度敏感的反应。一般人不会这些过敏原产生反应,但是过敏儿则是一接触到过敏原就会产生过强的免疫反应。

5妙招增强宝宝免疫力

妙招1、哺喂母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6个月以前的宝宝纯哺喂母乳;即便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仍应继续哺育母乳持续至2岁以上。母乳含有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所需的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水分、维生素、电解质及热量,且成分比例适当,容易消化与吸收,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来源。

除此之外,母乳提供各式各样增进免疫能力的因子,像是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乳铁蛋白…等,使得宝宝较不易有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腹泻…等疾病,是增强宝宝免疫力的首选!以目前技术来说,无论配方奶,再添加多种营养素也都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可以提供宝宝免疫力,保护人体免于病原体的威胁。因此,建议妈妈不要放弃任何可以继续哺喂的机会。

妙招2、均衡营养

当孩子长到4~6个月,单纯只提供母乳或配方奶,已经无法满足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应开始从食物来补充营养。而所谓的补充营养并非指油腻的大鱼大肉,而是适当且均衡地摄取五大营养成分。而且补充足够的营养,免疫细胞才有养份去攻打敌人。

由于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各不同,应尽可能广泛摄取各种食物,以多样化饮食来确保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充足。其中,蔬果类含有较多微量元素与抗氧化物,能够对抗自由基的破坏,否则自由基会刺激蛋白质与DHA,产生不稳定,因而起发炎反应。

因此,偏食、挑食、三餐不正常进食…等都是不正常的饮食习惯,爸爸妈妈应该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以颜色丰富、造型可爱的食物搭配餐具,也可以带着孩子到商店挑选自己喜欢的小碗、小汤匙,让孩子以愉悦的心情期待着每一餐的到来!

维生素D也来帮忙

免疫学家发现维生素D不仅可以强化钙质,还可以提升免疫功能,而维生素D在日常生活食物之中到处可有,花菜、菠菜、红萝卜、各种深绿色及深黄色的蔬果里面都有。鱼类也是富含维生D的食物,只要每天都吃一些,不但免疫力可以提升,还可以强化骨质。

除此之外,当孩子补充了维生素D之后,还需要阳光来活化才有作用。皮肤只要受到阳光的照射,就会活化维生素D,这更是一毛钱也不花的免疫增强法。因此,这就和第三招适度运动有关。

妙招3、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对于免疫力的作用,就像是营养素一样,具有调节功能。当孩子进行运动之际,身体温度随之上升,能够提高免疫物质的活性,温度上升也会抑制细菌的生长;运动也能释放与压力相关的荷尔蒙,产生兴奋感,让孩子心情愉悦。另外,常运动的孩子对于呼吸道的外来物较容易清除,可以将一些痰排出来。

小孩子因为受限于大动作的发展状况,运动通常就是以玩乐游戏方式为主。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运动。运动的时间以白天的早上为,空气品质佳,而且一早就起来动一动,可加速身体循环,这一整天的精神状况与生活作息都会更好。倘若是晚上运动,可能会太兴奋而影响睡眠,使得隔天作息不正常了。

避免过量运动

如果强迫孩子进行过量运动,对于人体反而会产生不良影响,过累的运动就像是熬夜,增加身体负荷,成为压力与刺激的来源。爸爸妈妈可能会有所疑问:怎样称为过度运动呢?只要让孩子太累的运动就算是过度了,每次以30分钟以内为佳,适度运动应该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作息,又可以得到舒缓作用。

妙招4、充足睡眠

在漫长的夜晚里,孩子入睡了,身体才能暂时休息,一定要有适度的睡眠才能够让人体器官休息,得到充分的氧气与血液循环,让免疫细胞再度活动。假如孩子的睡眠不足,也会影响情绪,造成压力上升,影响免疫力系统的运作。

多久的睡眠的时间才算足够呢?根据研究指出,随着年纪渐长,所须的睡眠时间就会递减,1岁以前的婴儿需要15~16小时的睡眠时间才足够,5岁的孩子则需约12小时。而且,晚间的睡眠时间也是生长激素活跃的时机,睡饱才能长得高。

打造良好的睡眠空间

即便爸爸妈妈早早就哄着孩子入睡,孩子也乖乖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但倘若其睡眠品质不佳,也会干扰睡眠,以至于隔天的精神不济。当小宝宝想睡,就会吃不好、哭闹不停;闹了一整天,到了晚上睡眠时间又睡不好…形成恶性循环,身体没有得到适度休息,生长与免疫力都会受到影响。

如何打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呢?首先要有白天与夜晚的区分,也就是明亮与黑暗之别,避免晚上还开着灯睡觉;另外一个要素就是安静不吵闹,爸爸妈妈提供一个固定场所,空间不一定要多大,而是要让宝宝习惯,在熟悉的环境、固定的时间里,进入睡眠,也能播放轻柔的音乐,协助宝宝一夜好眠!

妙招5、预防接种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也是最简单产生某些免疫抗体的方法。先给予人体经过处理的微生物部分成分或是经过变种的微生物,也就是所谓的疫苗。透过注射疫苗让孩子的身体产生免疫力,由于免疫系统具有专一性,只对于接触过的微生物,才有抵抗能力,因此,打什么预防针,就只能预防特定的疾病。

接种疫苗能够增加后天性的免疫能力,人体因为对于没有遇过新的病原体,就没有抵抗力,一旦启动后天免疫力,就会产生记忆性,利用病原体的某一部分认识这个病原体,打了疫苗之后,身体会产生一些发炎反应,让身体记得却不会引起太严重的疾病症状;下次遇到病原体的入侵,就可以快速扑灭,不会生大病了。

事后观察30分钟

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对于疫苗反应也不太相同,虽然疫苗已经经过多次实验检测,但也一定会某些孩子有着不同的副作用。因此,施打疫苗之后,爸爸妈妈应要特别观察宝宝的反应,通常立即会造成生命危险的反应约30分钟会产生,最常见得是施打部位局部红肿,2天内会出现发烧现象,其他像是起疹子、拉肚子的症状,至少需要48小时后,才会出现,不过每个人不太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