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宠:“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

 p0oouuu 2018-09-03

王宠:“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

他是明朝书法家,一生六次落榜,可惜他只活了40岁,不然他的书法造诣在书法史上应该有浓重的一笔!

他就是明朝的王宠,也许大家对这个名字很陌生,虽然他的一生很短暂,但是留下很多墨宝,值得后人去学习。

他的书法最初学习虞世南、王献之,后来融人了自己的风格特征,不同于当时妍媚流丽的书风,以朴拙古雅、结体疏朗、章法空灵等取胜,一时有直逼祝允明、文徵明的趋势,尤其以小楷的成就最高。

王宠出生于具有深厚的书法传统的吴门地区,苏州是孕育和造就书法家的名城,“吴门书派”也孕育了王宠。

书法取法魏、晋,有晋人恬淡之趣。初学虞世南,得其疏雅,运笔涵蕴,不露锋芒;后宗钟、王,得钟繇书法古朴;再学二王,能以拙取巧,自成新意。

他一生用心诗文书画,兼擅篆刻,放意山水,才高志远,于诸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于世,并称“吴中三家”。

王宠的书法初摹虞世南、王献之,后稍出己意,行书和草书一反明代放浪不羁的风格,运笔速度较慢,比较注意点画得失,以沉着的笔触从容书写,形成一种古拙典雅的风格,巧中寓拙,婉绰而疏逸。

他一生用心诗文书画,兼擅篆刻,放意山水,才高志远,于诸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

此帖结体平稳,俯仰欹侧变化不大,可以隐约见到王宠 师承王献之、虞世南的笔迹。

此帖兼具魏晋时期王氏父子风华 俊丽、遒逸疏爽的姿态和初唐时期虞世南的气秀色润、外柔内 刚的气势。从用笔方面来看,其行草气息平和,干净利落,一 丝不苟,笔势凝重、洗练,笔画之间很少有连笔牵丝,字字独立,互不相连。

“以拙取巧”是王宠书法的基本特点。

他的行书力学王献之,但并不只求其形似,而是着力于其流畅洒脱、飞腾跳宕的神韵,追求书法的沉厚古拙之味。

王宠亦善作小楷。他的小揩面目有别于与他同时的祝允明和文徵明等人,亦是从古拙中运化晋人之风,所以呈现出古雅散逸的韵致。

何良俊在《四友斋书论》中评其书:“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

论者将其书风归结为疏朗洁净、古雅宕逸之美。

他虽40而卒,却赢得了生前身后的重名。

文徵明对于王宠的腾达寄予厚望,曾为他们写下“百年有待麟呈瑞,千里欣看雁逐行”的诗句。

后人对王宠的书法评价颇高,有人评价他的书法是明朝第一,不过这些评价在王宠的书法面前确实实至名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