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市开州区文化概述

 若荷9p16ojzsov 2018-09-03

文化(KULTURE),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一般特指精神财富。

重庆市开州区文化概述

开州文化是指在今开县境内所产生的所有文化现象总和。开州文化由开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所滋养,由土著巴人“板木盾 蛮 ”人与不断迁入的各民族人口共同创造和拥有。开县可考的文明史有4000多年,可溯源的文化史已有3100多年,最早的文史是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的殷商、西周时期。开县土著人属百濮系统中的“板木盾 蛮 ”即賨人,是今苗瑶语族先民的一部份,有賨、苴、

、蛮等姓,是巴文化的重要创造者。(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巴史新探》)。 毋水(毋水,小江水系)境地出土“汉归义賨邑侯”金印,说明毋水流域是古賨人活动的地区。而在这个地区内,古代有不少水、地名都用“彭”字命名。《水经注·江水》载有澎溪水经今开县、云阳南注长江。史学界普遍认为,“賨”名起于汉世,“夷人岁入賨钱四十,谓之賨民。”未称賨前即称为彭。彭人之名起于善用彭排(或称彭旁),是一种特殊的木盾,又称“板木盾 ”,故賨人又称“板木盾 蛮 ”。

开县古代文化是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份,开县是巴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开县土著文化不断与外来文化碰撞,主要是外来移民、地方官吏的更替、改朝换代的影响较大,正因为如此,开县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总体来说,巫、巴、秦、楚文化为根本,秦文化、楚文化不断渗入,形成一个文化的多面体,也因如此,开州文化个性不够突出,鲜明。

开县地处偏隅,有着独特的人文环境。开县位于重庆东北部,北依巴山,南近长江,地形南北狭小,由西南向东北迤进,总面积3969平方公里。地貌结构大体是“六山三丘一分坝”,北部地势高峻,南部丘陵起伏,地势平缓,由东河、澎溪河、浦里河三大主要河流形成三大主要槽冲地带,可谓山河壮丽、物产富饶。这片神奇多姿的土地,夏商时属梁州,西周时为庸国地,春秋战国时,曾先后并入巴秦,秦代为朐忍县的一部分,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刘备主四川时,分朐忍县的西北部置汉丰县。这是今开县始有建置的开端。而后,建置变化频繁,西晋废后复置,仍是为汉丰县。南北朝时,刘宋在开置汉丰、新浦、巴渠三县,齐梁、西魏沿用,北周在开县境内置开州设二郡领四县:万安郡领永宁县、万世县,周安郡领新浦县、西流县。隋朝时先后置开州、万州,领盛山、万世、新浦、西流4县。唐时领开江、万岁、新浦三县。五代十国有开江、新浦、万岁三县。宋置开江县、清水县。元时为开州。明代始为开县,沿用至今。建置的不断分合,为文化的融汇交流制造了条件和氛围。也因为较长时间的分治,造成区域性文化的个性差异。特别在民风民俗和民间文学上存在独自特色,比如方言,江、东、浦就存在着个体差异,除去外来移民的方言区别外,历史上对开县本地域的分合也有一些影响。

开县虽人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但人居荒蛮,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历代君王所注视。“开在秦汉时,其荒僻无论已,即唐代犹为远州,纪祀为朝臣左迁者居之”(清·李肇奎)。周武王克殷,实得祖先賨人相助;秦昭襄王时,白虎为患,賨人射白虎而秦王嘉之;賨人为历代始皇始帝所重用,賨人被汉高祖赏识,曾随刘邦平定三秦而功不可灭;刘备尝桔赞“汉土丰盛也”而置汉丰;大唐盛世“郑半朝”代表人物郑幼儒,欣然把自己的长子郑敬道下放到开州任刺史;《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之永贞革新代表人物王伾,被宪宗贬为开州司马;宋太宗流亡后裔赵不

,曾任开州知府,“开州位于巴东,俗鄙陋”,赵到任后,“兴学谕教,使民知礼节”,并将监盐收入让利于民,“开州之民由此敬之”,赵调夔州,“开州之民数千人遮城门相送”;唐时,有韦处厚、宋申锡两位宰相到过开州任职;韦处厚在开州任刺史三载,名扬了开州和盛山文化,从而使盛山文化流芳千古,使开州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有了一爿之地,使开州文化呈现出兼容性,留下了多种文化的印迹。

但文化的传播和沿袭本身具有坚挺性,建置沿革和外来移民对土著文化并没起到毁灭性的作用,由于交通闭塞,开县山区居民较多,口头传承了一些文化,代代相传而使一些文化成果保留至今,这是开州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从实物文明上看,开县遭受重大战争和重大的自然灾害虽多,但文物存留仍较多,历史上虽无大显贵,近当代本地的文物保护意识较差,但并不影响遗留文物和价值的多样性,目前尚需挖掘整理,以使文物出土,再现历史文明和辉煌。

开县文化和自然景观,如以主题分类大致可划分为九类:

一是历史文化遗存资源主题,如皇陵城、古巴人墓群遗址、汉丰“九井十八庙”、盛山十二景诗、摩崖题刻、七里潭廊桥、清代壁画等;

二是民间文化资源主题,如竹枝词、祭祀巫舞、抬工号子、石头号子、薅草锣鼓、打连厢、舞龙灯、车车灯、彩龙船等;

三是旅游观光文化主题,如长沙桔海、温泉溶洞群、雪宝山风景区、花仙峡、天水飞来瀑等;

四是饮食文化主题,如一品香、老亲娘、醉再醉、清真牛肉小吃、瓮缸饼子、味真包点等;

五是工艺文化主题,如香绸扇、水竹凉席、竹制家具等;

六是以历史事件为载体的主题,如刘备尝桔置汉丰,张献忠激战黄陵城,李靖枪挑开州蛮人冉肇则,红灯罩攻打临江市等;

七是宗教文化主题,如南雅大佛、大觉寺、威灵寺、清真寺、天主教堂等;

八是园林建筑文化主题,如盛山长廊、文峰塔、刘帅纪念馆、盛山千步石磴等;

九是革命文化主题,如刘帅故居、刘帅纪念馆、杨柳关红军战场遗址、王润波烈士纪念碑等;

同时,由于开县地处三峡腹区,加之清江、浦里河、澎溪河所形成的三浬,三大槽冲地的富庶,历史上有较长时间于江、东、浦三地均有县的建置,开县方言说“山”为“三”,继而形成开县人特殊的“三字”情缘,也形成了以“三”为组合的文化现象:

三大主流文化:盛山文化、帅乡文化、桔乡文化;

三大农业文化:桔文化、蚕丝文化、茶文化;

三大革命教育基地:刘伯承故居、刘伯承纪念馆、杨柳关;

三大美誉称谓:举子之乡、帅乡、桔乡(总体造就了“金开县”的美誉);

三大特色产品(三绝):龙珠茶、香绸扇、竹凉席;

三大历史名人:李宗羲、刘伯承、王润波;

三大名山:盛山、大垭口、雪宝山;

三大名寺:大觉寺、南雅大佛、威灵寺;

三大古县城遗址:清水县遗址、巴渠县遗址、新浦县遗址;

三大摩崖艺术遗迹:张永熙摩崖题刻、毗卢寺摩崖题刻、佛爷庙摩崖造像;

三大传世著作:《小桃溪馆诗、文钞》、《牛山诗草》、《古今同姓名大词典》;

三大历史碑铭:李宗羲墓志铭、大觉寺记、盛山灵泉记;

三大歌咏开州的历史文化名人;韦处厚、杜甫、韩愈;

三大咏和盛山十二景的历史文化名人:张籍、元稹、白居易;

三大古墓遗址:竹溪东汉岩墓群、余家坝战国墓群、皇室岭汉墓群;

三大历史古井群:报国寺井、观音井、汉丰“九”井;

三大特色民俗:温泉元宵对骂节、正月初九登高节、节庆送桔(吉)。

开州文化总体来说,属巴文化体系。在巴文化出现之前,巫黛文化为三峡地区上古文化的主要形式,后被巴文化取代或承袭,这也是长江三峡大河文明的主体。从今天来看,开县所能整理出来的巫文化成果是其它任何地区不及的。在此基础上,桔文化是出现得最早的文化之一,其出现的时间甚至在巫文化和巴文化之前,桔的珍贵,上古祖先当成祭祀之树,即神树,是自然崇拜的一类,如果说开州文化的其它类别都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得突出,那么桔文化可以说与开县的文明史和文化史同存而辉煌至今。

开县的井盐文化在中华大地的文化席上占有一定份量,在一些典籍中多有记述,有记载的历史近1400年,如果说桔乡文化是农业文化,井盐文化则是工业文化的雏型。

开县桑蚕和茶叶都曾为贡品,所以桑丝文化和茶文化成为与桔文化相辅相成的农业文化体系,在今后仍发挥作用。

在唐代,由于韦处厚谪贬开州,吟《盛山十二景诗》,而和者甚多,以此影响,形成了尚礼重教的社会风尚,以至发展为后来的“公车上书”,使开州被称为“举子之乡”,清末以来形成的以九龙山文化人群体的九龙山文化成了盛山文化的补充。

盛山文化和桔乡文化,是开县称为“金开县”的主要原因,“桔乡”是开县的名片之一。

移民文化因大移民而形成,最早始于元末明初,但最大的移民活动为两次“湖广填四川”,对原有文化造成巨大影响,有的地区由于人口凋零,土著文化几乎被外来文化所取代,到了当代。三峡库区移民,10万开县移民外迁全国各地。开县新城便是最大的成果和见证,前几次移民入内,开县文化的巴文化与秦汉文化、楚鄂文化、吴越文化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当代移民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精神道德和民族合作和文化接纳上。

开县人尚武,勇敢善战,自古有之。开县土著賨人参与“武王伐纣”,献策、参与汉高祖“平定三秦”,并“专以射白虎为事”。“巴夷朐忍蛮人,技杀白虎。秦王嘉之……汉兴,亦从高祖定秦有功……户岁出賨四十,故世号白虎复夷,一曰板木盾 蛮。”(《华阳国志·巴志》)。“扶嘉:《四川通志》朐忍人。初,嘉母于汤溪侧,梦龙而生嘉。长,占吉凶,巧发奇中。高祖为汉王,与嘉相遇,献定三秦策。”而扶嘉曾食邑开州。(咸丰《开县志》)。开州蛮人与盛唐战神李靖(神话中的“托塔李天王”)交锋,唐门武术的流传,直至当代军神刘伯承,武文化源远流传,成果辉煌。加之唐以后盛山文化的出现,“智”与“勇”相互渗透,至刘伯承时代,开县武文化已有了质的飞跃,发展和形成了独立的文化体系,这就是帅乡文化,成为了当代文化主流,是开县的名片之一。

在文明的形成和构成上,帅乡文化代表着政治文明,盛山文化(举子文化)代表精神文明,桔乡文化代表物质文明,这“三种文明”渐进构成了开州文化的“三大主流”,形成了区域性完整的文化体系。

其次,开县的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建筑文化等也独具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