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者简介 关山 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 关山盆景园园主 '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飞天”,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名词,从敦煌壁画的飞天仕女到当下的神舟飞船,都是我辈人引以为傲的艺术佳品,以及对太空的向往。 ▲ 制作者关山与“飞天”真柏素材原桩 此真柏在陈建良先生30余年的精心培育下,生命状态健康,内部结构线条优美,造型清新秀雅,自然野趣中夹带着独特风格。也是陈建良先生在10多年前的相让,才使我有了此次创作。 ▲ 素材正面,枝叶茂盛,冠幅丰满,左下方叶丛近乎接触地面,难以观察到内部结构的全貌 ▲ 素材背面,可以看到比较复杂的中部枝干结构 ▲ 经过梳叶和枝条的前期取舍,此素材丰富的枝干结构得以全面展现,优美的枝条和奇妙的片层分布,架构出逆风而扬,右上取势的树相特点 ▲ 盘旋扭曲的主干部分,柔韧不失苍劲,线条变化丰富 ▲ 经过处理后的背面 作品名为“飞天”,皆是因构图线条优美,其清雅的层次、盘腾升起的主体动感,给人一种宛若天仙的飞跃奇境。此次真柏的创作,摒弃了以往区域风格的限制,皆在境与心合,根据素材特点将其味道发挥极致。树身左下挥洒飘出盆外枝,顶枝上扬,中部枝条螺旋升腾、飘逸动感,集合形成了一种向右上空飞跃的动感。层片小枝去杂留精,延续了后期新芽初出所表现出的直意、曼妙的效果。创作时与张文景先生多次交流,在处理生命水线、枝条走势方面得到了他的宝贵意见。 ▲ 背面的主干部分 ▲ 经过雕刻的作品观赏面。运用娴熟的雕刻技法,将原本丰富多变的枝干进一步加以提升,以充分地挖掘素材固有的个性特点和真柏的树性魅力 ▲ 主干的雕刻效果 ▲ 很明显,主干中部近冠处是素材最具动感和表现力的地方,也是作品构图焦点所在。通过雕刻技法,以纤绕的木纹和盘旋的水线为引导,进一步强化了素材枝干所表现的飞扬的动态,各个枝条已经不是静止的了,仿佛行云流水般地生动起来 ▲ 背面的雕刻效果。留下了不少的长枝条,这是为“飞天”主题服务的,长枝条易于表现出云袖飞舞、飘逸飞扬的动势 本人经历了3个多月的创作历程,多晚顶月而作,鸡鸣鸟啼而息。“飞天”这件作品的艺术创作,使人怡情悦性,让我扔掉了完全不必要的心负担,使我更真诚、自然地去完成创作。 ▲ 左侧面雕刻效果 ▲ 右侧面雕刻效果。从这个角度,可以很清晰地看见主干部分盘旋升腾的效果 ▲ 右侧面近距离效果。精细的雕刻使得主干的盘旋更有层次,环环相扣,动态十足 ▲ 该作品的片层主要分布于冠部和左下部 到目前为止,我的盆景制作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有很多盆友质疑这样的制作能坚持多久。我也曾为之迷茫,但是,生活还在继续,盆景制作的意愿还在流淌,我希望用盆景来表达的意愿仍然强于一切。 ▲ 左下部枝叶是由主干中部最长的出枝一路拖拽而下,几乎匍地而行,飘于盆沿之外,这是该素材的一个重要枝条,具有鲜明特点
我还将继续对此树进行创作,继续发掘新的内容! ▲ 作品完成图正面与背面 徐昊点评“飞天”真柏 高100cm 关山藏品 自古以来,“飞天”一直是人类的美好梦想。面对浩渺的宇宙,人类总是向往着借助“飞天”去探求未知的世界,实现心中最美好的愿望。因此,“飞天”作为传统文化精神,时常成为艺术家的描绘对象。 盆景作品“飞天”,以台湾真柏为素材,利用台湾真柏柔韧弯曲的枝干,以及可塑性强等特点来创作这件作品。 作品取势右斜,主干以舍利和水线交织扭旋来体现向上运动的张力,舍利贯穿整个枝干,使得树身陡增轻盈之感。正面的第一粗枝被做成舍利,舍利枝顺主干左侧向下至基部右折,凌空于盆面之上,其间分枝错落,如白云悬浮,飘忽变幻。主枝向左拖曳飘舒,水线与舍利相互扭旋翻飞,枝梢向上托起清疏翠绿的枝叶,如烟如纱,看似广袖漫舒,迎风舞动。作者将右枝从树背作向左的转折,复将顶枝左折,作成翘首挺胸的顺风之状,颇具仙女飞舞之姿。首尾之间缀以两枝斜上的舍利,舍利飘忽而灵动,仿佛飞舞的丝带,更增强了作品的飞升之态。 霓裳飘举,白云飞渡,多么美妙的飞天图景!作品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美的同时,也带着我们的心灵飞向浩渺的时空。 内容来源:《中国盆景赏石》 201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