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面貌是一个地区的形象窗口,它像一张无声的名片,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文明。一年来,安源区全力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城乡环境持续优化。 ![]() 构建生态宜居城市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推进生态宜居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安源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努力把安源建设成“绿水青山生态美”与“金山银山百姓富”的宜居城市。持续高强度实施生态恢复、污染治理与景观重建,重构了极富特色的山水城市骨架,使绿色生态成为安源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为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安源区对319沿线、萍高路、胜利广场等地进行绿化工程,完成小街小巷“白改黑”158条,建成8座垃圾转运站。安源新区公共绿化面积已达24.2万平方米,覆盖率35%以上。同时,安源区扎实开展“净空、净水、净土”专项行动。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的12个环境监管网格单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48件。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开始试运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管网正在加紧建设,新华河成功消除劣V类水。裸露工地、扬尘、尾气排放、餐饮油烟排放整治等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全区空气质量保持二级标准,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也为改善广大农民群众居住和出行环境提供条件。安源区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五美”(布局美、设施美、卫生美、绿化美、家风美)新农村建设要求,以建设生态家园为目标,突出生态环境改善,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迈上新水平。按照“整洁干净、环境优美、村庄秀丽、社会和谐”要求,结合省、市、区道路沿线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农村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等现象,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推动示范区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同时,在道路沿途村庄和村内公共场所建设小绿地、小广场、小景观灯等休闲场所,突出村庄生态化、景观化、人文化、特色化建设,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选择一批经济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资源禀赋丰富的村庄,进行重点打造,先后打造了高坑镇楠木村、五陂镇红旗分场、青山镇乌石村等5个独具安源特色的美丽乡村,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信息来源:http://www./anyuan/p/1.html
|
|
来自: 昵称59290509 > 《安源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