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灭亡,太子朱慈烺竟跑到广东梅州,多年后一建筑名称揭露真相

 思明居士 2018-09-03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李邦华、史可法及姜曰广希望朱慈烺到南京监国,不久因北京外城被攻破而无结果。在李自成败退后,吴三桂奉他还京,建年号义兴,但是,朱慈烺却在乱军中失踪了。

明朝灭亡,太子朱慈烺竟跑到广东梅州,多年后一建筑名称揭露真相

不久,在满清刚刚入关的一个晚上,北京城里出现了这样一出闹剧。一个孩子在前朝国丈家门口破口大骂,口口声声自称自己是前朝太子。国丈该是太子的外祖父啊,怎么会让这个孩子在门口撒野呢?结果,这对祖孙之战反而招来了巡夜的满清官兵。

官兵一听,这可是明朝太子啊,那还不得好好的送往刑部?刑部也没办法,只能按照孩子所说的上报给朝廷。与此同时,前朝国丈周奎则上书多尔衮,一口咬定:“这孩子根本就不是太子。”这可有意思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说是或者不是,都要有证据才行啊。

明朝灭亡,太子朱慈烺竟跑到广东梅州,多年后一建筑名称揭露真相

于是,多尔衮找来一批前朝太监,他们纷纷指证这孩子确实是崇祯长子——太子朱慈烺。多尔衮不放心,又找来专门负责太子安全的十名锦衣卫,他们一见这孩子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直呼“殿下”。再加上,他对宫中旧物一一分辨无误,基本可以确定,他确实就是前朝太子了。

这一下可麻烦了,满人入关八字还未见一撇,旧主人居然就回来了。崇祯虽然自焚而死,但是,只要太子在,明朝就不能算完啊。更何况,满人入关的时候说得十分清楚,他们是为了驱逐李自成,“为明复仇”来的。

明朝灭亡,太子朱慈烺竟跑到广东梅州,多年后一建筑名称揭露真相

现在,人家太子回来了,只要人家开口要江山,满人哪还有占着不给的道理呢?万一前朝旧臣真的拥立了这个孩子,那么,满清岂不是要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这个孩子是假太子就行了。多尔衮何等聪明,他才不会一纸诏书就说:“这个是假的,要用事实来说话。国丈都说他是假的了,那他自然也真不了。”可是,当长平公主站在他面前时,却说这人就是自己的哥哥,确保无误。

情急之下,周奎反手就给了公主一记耳光,公主只好三缄其口不敢多言。多尔衮又找来了一批太监,这次,他们纷纷改口,说:“从未见过这孩子。”于是,第一批太监便被处死了,这一下,他假冒太子这件事儿就被稀里糊涂地坐实了。

明朝灭亡,太子朱慈烺竟跑到广东梅州,多年后一建筑名称揭露真相

一年后,这位“太子”在狱中被处死了。但是,此时的清朝廷居然下诏说:“若是有人发现前朝皇子后裔则重重有赏。”他们自然也知道前朝的皇子没有杀干净,因为,崇祯与贤后宠妃自尽之后,他的女儿因断了一臂而养在外祖父家中,他的三个儿子则开始了逃亡之路。

后来,太子在李自成与吴三桂混战时带着两位弟弟逃走了。从此,这位明朝的亡国皇子就消失在了正史里,活进了民间传说和人们的臆测。这位消失的皇子在别人家不受待见,在自己家也不受待见。

几乎与此同时,南京也来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也自称是崇祯时期的皇子。这边,朱由崧在南明当皇帝当的好好的,一个明朝“太子”又突然回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明朝灭亡,太子朱慈烺竟跑到广东梅州,多年后一建筑名称揭露真相

南明可比满清“仁义”多了,他们没有先对太子的身份提出质疑,而是,一开始就断了他做皇帝的念想。朱由崧昭告天下,有个小孩说自己是崇祯爷留下的太子,那先帝爷的儿子也是朕的儿子,朕一定会好好对待他,不会让他再受委屈了。

这段话说得有意思,首先,这孩子是自称太子,我不说他是真的,也绝对不会说他是假的。其次,他就是个孩子,我会好好养着他,但是,别指着我禅位了。

然后,这才开始了辨认真伪的过程。

明朝灭亡,太子朱慈烺竟跑到广东梅州,多年后一建筑名称揭露真相

这个太子漏洞确实太多,虽然,可以一一指认众人在紫禁城的居所,却无法说出自己妹妹的下落、弟弟的生辰和外祖父的姓名,甚至,无法辨认曾经教授过自己的先生,忘却了当年读书写字的宫殿和内容。

更何况,这时北京也来了个朱慈烺,这个朱慈烺的身份似乎就不那么明朗了。终于,南北太子案都以“假太子”的论断而告终。不过,南明的“假太子”还确确实实地做了几天皇帝呢。

明朝灭亡,太子朱慈烺竟跑到广东梅州,多年后一建筑名称揭露真相

由于,案件审理疑点重重,难以服众,加上,南明朝廷根基未稳,一时间就起了内讧。这时候清兵南下,朱由崧只好弃国而逃了。之后,南京百姓则救出了在监狱里的朱慈烺,黄袍加身,风风光光地做起了皇帝。

但是,五天之后,他就被清军俘虏,与被抓住的朱由崧一起处死了。真假太子的闹剧就如此结束了,之后,有题诗于皇城曰:

“百神护跸贼中来,会见前星闭后开。

海上扶苏原未死,狱中病已又奚猜。

安危定自关宗社,忠义何曾到鼎台。

烈烈大行何处遇,普天空向棘圜哀。”

明朝灭亡,太子朱慈烺竟跑到广东梅州,多年后一建筑名称揭露真相

在百年后的我们看来,甚至,还会忍俊不禁。可是,在那个三纲五常的年代里,怀着国仇家恨的百姓心目中,前朝太子不仅仅是以一个人在存在。在那些始终希望反清复明的人的心中,“太子”的身份确实具有极其强大的号召力。

这里,除了众人皆知的南、北太子,民间还有不少关于太子的传说,其中有一个就是:太子并未死,而是被当年东宫讲读之一李士淳带回其老家广东省梅州市。李家现存明末修建的世徳堂,其建筑竟采用皇家规格,楹联隐含“保明”二字。

明朝灭亡,太子朱慈烺竟跑到广东梅州,多年后一建筑名称揭露真相

这其中的“围龙屋”名称也耐人寻味,李家后人也都称因太子藏匿于此,所以,才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参考资料:

『《南北太子案》、《李家现存明末修建的“世徳堂”隐藏的明末太子之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