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写信拒绝给儿子买房 背后的真相耐人寻味...

 tmz1326 2018-09-03

来源: 融360说房(fangdai123),转载已获授权,不代表凤凰网房产观点。


最近,一条杭州妈妈写给儿子的信在网上热传,事情的缘由大概是,26岁的儿子想让父母替他买房子,,但妈妈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还手写下一封信,从信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析出母亲拒绝儿子的理由:


1、身边人买房,并不是你买房的理由。

2、你已经长大,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哭闹一下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3、爸爸妈妈是你坚强的后盾,但不是永远顶在前面的那个。

4、无论房子还是梦想,未来需要通过你自己的努力争取。


这封信引发了一众网友的讨论,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支持的人说,帮孩子买房是出于情分不是义务。


反对的人说,现在房价本身就很贵了,光靠年轻人自己很难承担得起,父母有能力帮的话还是尽量帮一下吧。


其实,上面的两种观点都没错,只是立场不同,我们毕竟不是当事人,并不能体会到实际情况,不过,通过信件里的措辞,有一种可能性是,这位孩子比较依赖父母,小时候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就哭闹,渐渐地把父母的迁就当成理所应当。


融360说房君(fangdai123)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母亲,叫李阿姨,已经退休在家,在她的梳妆台下面的抽屉里有一只生锈的铁盒子,里面装满了各种收据、账单,几乎记录了儿子小涛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花销,在儿子参加工作后,要过的几次钱她也都记录在账。


去年儿子结婚要买房,想让李阿姨资助一部分,她没有反对,她也知道儿子买房压力大,但是这次父母也是几乎动用了养老钱,买房之后根本没剩下什么钱,斟酌再三后,她让儿子打下了欠条,每三个月还一部分。


无论是收据还是欠条,李阿姨都不是真的想让儿子还钱,而是要告诉他:挣钱不易,懂得索取也要懂得付出;儿子媳妇都是独生子女,要照顾四个老人一个孩子,以后不指望他们能有多孝顺,老人自己攒点养老钱不至于老无所依,也能为子女减轻点负担,老了宁可请保姆或者去养老院,也不想拖累孩子们。


李阿姨还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我们也曾年轻过、迷茫过,看到孩子们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但是相比之下,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要幸运多了,至少还有父母帮忙,我们那会全得靠自己摸索。


别看现在有房住,有车开,年轻的时候一穷二白,为了生计,她当过洗碗工,进过纺织厂,儿子出生那会,一家人还挤在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后来省吃俭用攒了一点钱,开了一家小店,由于李阿姨为人诚恳,获得一大批忠实的老客户,生意越做越大,儿子小学毕业那会,家里买了大房子。


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勤俭节约的习惯依然没变,每年只买两件必需的衣服,衣服不多却都保持的很好,如果不看款式,丝毫不觉得是几年前的旧衣服。另外,家里每月各项收入、支出她记得明明白白,除了房子,给儿子的花销最多。


“所以,让儿子还钱不是最终的目的,实现自身独立,以后父母不在了,面对问题时依然能够临危不惧,勇敢面对寻求解决办法,才不枉父母的一番良苦用心,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李阿姨如是说道。


回过头来,再仔细回味一下那位杭州妈妈写给儿子的信,似乎能理解她当时是怀着怎样复杂的心情,才下决心拿起笔写下了这封意味深长的信。


啃老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无节制地索取。

互动话题:

你赞成这位杭州妈妈的做法吗?你买房的时候父母是怎么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