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生活之——飞机

 背后国文 2018-09-03
 

世事茫茫难自料,小时候农村长大的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我们会开上自己的小汽车,搭乘着飞机满世界跑。

飞机概念最初的出现是在小学课本上,一个长着两个大翅膀肚子浑圆的家伙,可以在天上飞来飞去。后来,在电影上见着了,哦,原来是个大家伙,不是课本上的小小的卡通模型。那时也只是羡慕的份,根本不会去想自己有没有机会去坐一坐,最多想有机会去看一眼。

后来上班后,每天朝八晚五的日子,千篇一律地过着。前辈们的生活景象已经昭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轨迹,拿一份工资,分一套住房,娶一个老婆,养一个孩子,再慢慢把孩子培养长大,人生的规划、理想全在这了。身边没有与众不同的特例,所以我们也就按部就班脚踏实地这样过了。

世界的发展远不是我们能预料到的,慢慢地小汽车坐上了。那感觉不仅舒服,有气派,有面子,还立马感觉自己的身份高了一等。看着别人艳羡的目光,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再慢慢地,竟然有飞机坐了。

那是单位组织的一次旅游活动,要去桂林玩,当时没高铁,没动车,如果坐火车,从南京出发,要二十多个小时。为了节约来回的时间,决定坐飞机。记得禄口机场还没建好,我们还要坐车去上海,再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桂林。

初次搭飞机不免兴奋又紧张,过安检,侯机,登廊桥,上飞机,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和好奇。飞机起飞前的加速,爬升时的失重,吓得让人眼睛都不敢睁开。可当飞机平衡翱翔在蓝天之上,机舱里沸腾了。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坐飞机,大家兴奋地交流着坐飞机的感受。有个同事本不想上厕所,可为了体验一把天上撒尿的感觉,愣是在厕所足足待了八分钟。当飞机降落时,我们已不再害怕,看着光洁的白云被飞机穿过,看着地面连绵的群山,湛蓝的河流和渺小的建筑,强烈的刹车让我们停止了遐想,飞机真的像一只大鸟稳稳地停在停机坪上,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兴奋、紧张,还有一点刺激。

到了下榻的宾馆,看到有人借老总的手机给家里打电话,我也凑上前去打了一个。那手机是刚问世不久的摩托罗拉,大块头的模拟机,在南京长江大桥南桥头堡做广告的那个型号。初到异地的兴奋,加上第一次坐飞机的意犹未尽,加上第一次使用手机打电话,整个人好像还在云端,迟迟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有了第一次,很快第二次,第三次……,或出差,或探亲,或团体旅游,飞香港,飞台湾,飞韩国……飞机出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享受了,倒显平常了。始终预料不及的是飞机的便捷,上午还在南京,嗖一下,中午就在台北了,一顿午饭后,刷一下,又回到南京了。这是怎样的一种便利啊,放在过去,爱因斯坦都不能想到。

还有出票的便捷,或官网,或携程,或飞猪,渠道多了去了;值机的便捷,报上身份证,或护照,或通行证,行李一托运,手续就完了。现在办护照、签证也方便了,想上哪基本都没问题,除非你自己有问题。

过去人们把钱花在车轱辘上,现在花钱在天上飞来飞去,体验的就是快捷。手机有时候成了让人无处遁形的工具,飞机则常常让人怎么也找不着推辞的借口了。不说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一天可以从南飞到北,从东飞到西,就是飞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也用不了一天时间。

飞机缩短了人们实际间的距离,让人们为了图方便源源不断地把钞票砸到机票上。飞机对长距离的快捷不言而喻,但对短途而言,并不占多大优势。侯机提前二小时,备降后出闸一个小时,如果再加上误点等不确定因素,前后加起来的时间足足超过高铁了。再算一下经济账,高铁的费用肯定比飞机便宜,因此出行选择交通工具还是要好好斟酌一番。

说到飞机,不得不说一下空难,虽然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飞机毕竟飞行在空中,一旦出事,很可能会全军覆没。不说几次大的空难,就说震惊中外的MH370失踪,不仅诡异,更是恐怖。

坐过几次飞机后,我也尽量地避免出行坐飞机,如果实在没办法,硬着头皮上了,把命交给老天了。当然怕坐飞机不止我一人了,荷兰著名球星博格坎普就是最出名的那个了。但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生活的日新月异,有时候飞机成了我们出行不二选择。假如去美国、澳大利亚或新西兰,或是更近的日本,你能选择坐船吗?

有的时候连续坐就不会想这些问题,可突然几年不坐,偶尔坐一次,难免有些古怪的想法。飞机在高空出现湍流等异常情况不是太紧张,就是怕突发的机械故障或人为状况,没被吓死算是幸运了。但人往往就是这样健忘,被吓过以后,依然还会大摇大摆登上飞机选择再一次的出发。吓得多了,就成经验了,再遇到类似状况,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了。

从过去不敢想到今天像平常打车一样,飞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美国人都送人上月球玩了,我想过不了多久,国人一定会迎头赶上,让好奇的中国人到宇宙去逛逛。有朝一日,一大群朋友坐着飞船,到月球上烧烤、喝酒、party,完了再回家睡觉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