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膳 | 苦夏开胃健脾祛湿的“双瓜烧豆腐”

 yxj_yzyw 2018-09-03

推荐

张晋医生

苦夏也有好食欲。清热开胃的炒双瓜,苦瓜如何处理减少苦味?养阴润燥的蛋液裹住健脾祛湿的豆腐蘸茯苓粉,煎制多长时间适宜?一起来学习吧!

双瓜烧豆腐

食 材

黄瓜、苦瓜、肉末、豆豉、豆瓣酱、豆腐、茯苓、鸡蛋、面粉、盐、葱、姜、料酒、老抽。

做 法

1)  锅中煸炒肉末,加入豆瓣酱、豆豉调味;

2)  苦瓜先去瓤,再用冰雪碧浸泡处理,苦瓜遇凉苦性减少,最后加入黄瓜,倒入锅中翻炒;

3)  豆腐蘸茯苓粉、面粉、蛋液双面中火约30秒煎至金黄;

4)  将双瓜倒入锅中,加料酒去豆腥味儿,加葱、姜炝锅,加水没过豆腐烧制收汁儿至剩三分之一,加老抽调色。

功 效

苦瓜:异名凉瓜。味苦、性寒。归胃、心、肝经。清热解暑,明目,解毒。主治热病烦渴引饮,中暑,痢疾,目赤疼痛,痈肿疮毒。现也用于糖尿病食疗。做菜,或煎汤,绞汁服。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苦瓜浆汁或苦瓜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黄瓜:异名胡瓜。味甘,性凉。归肺、脾、胃、膀胱经。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水消肿。主治烦渴,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汤火灼伤。生食,凉拌,煎汤或煮食。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滇南本草》:“动寒痰,胃冷者食之,腹痛吐泻。”黄瓜中的葫芦素C有抗肿瘤作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E有抗衰老的作用;黄瓜中的黄瓜酶,有效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黄瓜中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黄瓜中的纤维素对促进人体肠道内腐败物质的排除和降低胆固醇有一定作用;黄瓜中的绿原酸、咖啡酸有抗炎作用。

豆腐:味甘,性凉。归脾、胃、大肠经。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主治赤眼,消渴,休息痢等症。烧、烩和做汤。注意:豆腐含嘌呤较多,痛风病人及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慎食。黄豆经过加工制成豆腐,蛋白质含量及吸收率增加。

茯苓:异名云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强精益髓。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煎汤,10~15g。注意:忌米醋;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茯苓多糖、茯苓素有抑制肿瘤作用;茯苓多糖、茯苓三萜化合物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茯苓三萜化合物有抗炎、止吐、增强胰岛素活性作用;茯苓中的钾盐有降血压、利尿作用。

科普来源:《中医食疗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