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治草莓炭疽病最有效药剂(中篇-内吸性杀菌剂)

 龙_之吟 2018-09-03
文章标题有些夸张,经常会有莓友问我防治炭疽病哪种杀菌剂最有效。实际来说没有最有效的药剂,只有合理使用才能做到最有效,而要做到合理使用就必须要了解这些药剂的特性,认真阅读文章相信会有收获的。


防治草莓炭疽病最有效的药剂,你了解吗?(上篇)

药剂分析(内吸性杀菌剂)


1. 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类杀菌剂是防治草莓炭疽病最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其涵盖的品种很多,但是作用机理基本差不多。三唑类杀菌剂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喷施药液在作物上,很快即被吸收,根部施药,可被作物的根系吸收并向上传导到地上部分。叶面喷施后,可从已受药部位向叶尖端输导,叶鞘受药,能向叶部输导。但是叶片受药后不能向下输导。输导仅限于在同一张叶片,不能转移到其他叶片。

试验证明,只需要在草莓叶上滴落三滴三唑类杀菌剂药液,一天内即可覆盖整个叶片。

三唑类杀菌剂在使用的时候一定的注意草莓苗的生长时期和使用浓度,除了苯醚甲环唑,其他的三唑类杀菌剂过早使用会抑制匍匐茎抽发。

三唑类杀菌剂的生长抑制作用对于防治草莓炭疽病也是一种极大的优势,在高温多雨季节,草莓苗茎叶幼嫩很容易受炭疽病的侵染,而防治炭疽病除了杀菌之外,更关键的就是合理控旺,控旺可增加草莓苗茎叶的木质化程度,这也是三唑类杀菌剂的优势所在。

通俗一点说,木质化程度高的草莓苗就像是一个皮糙肉厚的大汉,茎叶幼嫩的草莓苗就像是细皮嫩肉的小姑娘,哪种更有抵抗力显而易见。

草莓上常用三唑类杀菌剂种类

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烯唑醇

三唑类农药对草莓生长抑制排序(前重后轻)

氟环唑>烯唑醇>丙环唑>戊唑醇>氟硅唑>腈菌唑>苯醚甲环唑

三唑类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药效排序(前强后弱)

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腈菌唑>烯唑醇>氟环唑

常规含量及使用浓度

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 使用浓度:1000-1500倍

43%戊唑醇悬浮剂 使用浓度:1000-3000倍;

25%丙环唑乳油   使用浓度:1500-3000倍

戊唑醇和丙环唑的使用浓度需要根据子苗的的长势情况来调整。


2、咪唑类杀菌剂(咪鲜胺、抑霉唑)

咪鲜胺是防治草莓炭疽病使用最多的杀菌剂,使用成本低,尽管没有内吸作用,但具有传导性,对草莓炭疽病高效,是草莓育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药剂。

咪鲜胺在草莓苗生长前期使用需要注意用量,不可加大浓度,超量使用容易造成心叶畸形。

常规含量:45%咪鲜胺水乳剂

使用浓度:800-1500倍

抑霉唑跟咪鲜胺是一类杀菌剂,但是很多莓友容易从字面上理解为三唑类杀菌剂,认为具有抑制生长作用,在这里要替抑霉唑伸冤平反。

抑霉唑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对草莓炭疽病具有很高的活性,也是一种很优秀的防治草莓炭疽病的药剂,与苯醚甲环唑及保护性杀菌剂复配效果更佳。

经典配方:20%抑霉唑水乳剂

使用浓度:800-1000倍


3、溴菌腈

溴菌腈,又名炭特灵,可以算是杀菌剂当中的特种兵,不仅是对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多种真菌和细菌性病害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配合福美双和苯醚甲环唑有明显增效作用。

经典配方:25%溴菌腈乳油

使用浓度:600-1000倍


4、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吡唑醚菌酯)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家族成员很多,比较常用的主要是有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

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这两种药剂都具有保护性和治疗性,持效期长,防病范围广,除了防治草莓炭疽病效果外,对防治草莓的叶斑病、褐斑病也有不错的效果。

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除了杀菌防病之外,还具有保健作用,都可以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氮肥吸收,减少植物呼吸作用,增加净光合作用,可提高植物抗高温、低温、涝害的能力。

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虽然都具有保护作用,但是不是传统意义的保护性杀菌剂, 像是代森锰锌、克菌丹、百菌清、铜制剂等保护性杀菌剂可以持续使用,很难产生抗性,而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作用点单一、连续使用很容易产生抗性。

嘧菌酯

嘧菌酯具有内吸渗透性,能够在叶片中流动,也可以通过根部吸收传导到草莓植株的各个部位。所以在草莓炭疽病的防治中嘧菌酯除了喷雾使用外,也可以用于灌根或滴灌发挥药效,同时有助于增加植株长势的作用。

提醒:嘧菌酯的强项在于渗透性,但正是因为渗透性太强而限制了使用,正所谓成败都是渗透性。嘧菌酯不能和乳油、有机硅、有机磷等渗透性太强的农药混用,否则容易出现药害的风险。

常规含量:25%嘧菌酯悬浮剂

使用浓度:1000-1500倍


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内吸性不如嘧菌酯,只能在叶面局部渗透,因此一般只用于茎叶喷雾使用。虽然内吸性不如嘧菌酯,但吡唑醚菌酯对炭疽病的活性要高于嘧菌酯,所以在使用个过程中要喷雾细致均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常规含量:25%吡唑醚菌酯乳油

使用浓度:1000-1500倍


下期预告:防治草莓炭疽病最有效的药剂(下篇-免疫诱抗剂)

关注莓管家,敬请期待。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老赵说农技.赵占周,《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