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关于我们的普洱生茶研究 (三) (2013-08-07 )

 ppk730 2018-09-03
嗅觉系统包括鼻腔中的感受细胞、嗅球以及接受嗅球信号的溴皮层。  

嗅球是感受信息从溴区传到大脑其他部位的入口,也是实现气味信息编码与识别的关键部位。 

嗅觉的定量研究中,有 Freeman 根据嗅觉系统的解剖结构建立起来的神经网络模型。

以下关于 Freeman 研究工作的概括介绍来自《嗅觉识别模型研究新进展》(郑茜茜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2
月 39卷 1 期 )

●K系列模型  

Freeman等在其长期的神经生物学实验基础上,根据嗅觉系统的生理解剖结构以及嗅觉系统各层次不同神经元
集合的电发放特性,建立了一套非线性神经网络模型——K系列模型和一组常微分方程。

K系列模型对于嗅觉神经系统的研究是基于神经团理论的,即认为相似的神经元组成的细胞团具有相似的功能
和一致的特性,可以作为整个神经系统中的组成模块。K系列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分层的拓扑结构来描述嗅觉系
统,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组成和功能都很相近的神经细胞团簇模型(K0)、少数的神经团簇模型(KⅠ)、神经元集合(KⅡ)、整个嗅觉系统的神经网络(KⅢ)四个层次。每一个模型都由比它低级的模型作为单元而组成。

K系列模型比较完整地描述了整个嗅觉神经系统,同时从非线性神经动力学的角度对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处
理、学习和记忆的工作机制提出了独特的解释。

这套模型在对兔子的嗅神经电生理信号以及嗅皮层的EEG信号的模拟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用来解释一些
嗅觉信息的处理机制。

K系列模型最新的研究是KⅣ模型,KⅣ模型是在对KⅢ模型以及对低等动物脑结构的研究基础上,对于低等动
物前脑的模拟,KⅣ模型由多个KⅢ模型整合而成,可以实现比KⅢ模型更高级的人工智能。这个模型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外周感觉神经系统、内部感觉神经系统、海马结构以及运动神经系统。

我们从 Freeman  KIII 模型开始,

嗅觉通道的生理解剖图(大)1.jpg 

                         图 1.2.1     Freeman  嗅觉通道的生理解剖图

第一部分:感受器(R),输入的气味表示为感受器的刺激,其后是神经纤维(PON);

第二部分:嗅球(OB),嗅球内有三种细胞:小球外周神经元 P 、僧帽细胞 M 和颗粒细胞 G 。它们与感受器
 R 相联系,彼此间也有复杂的连接;

第三部分:前溴核(AON),其中的锥状细胞有两种类型:兴奋性(E)和抑制性(I);

第四部分:上皮梨状皮层(PC),它也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兴奋型(A)和抑制型(B);

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输入到球旁细胞(P)和僧帽细胞(M)上。僧帽细胞将信息向颗粒细胞(G)和前溴核进行
传递,嗅球的输出经横向溴通道(LOT)传导到前溴核和梨状皮层(PC)。梨状皮层的输出经深部锥细胞
(C)进入外囊(EC),同时也反馈回嗅球和前溴核,如此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

Freeman 在不会丢失嗅觉的主要特性下,简化了这个系统,形成一个神经网络的拓扑图:

嗅觉系统生理解剖拓扑图.jpg 

              图   1.2.2    Freeman  嗅觉系统生理解剖拓扑图

这就是 Freeman 的KIII模型,我们从这个模型开始探讨。

Freeman 的工作是常见的科学方法,就是将复杂的解剖学嗅球与神经网络简化为 KIII模型,简化必然带来丧失
嗅球系统的一些特性,但是不会丢失嗅觉的主要特性,试验验证也证明这个简化是可以接受的,这样我们可以进行神经动力学研究。Freeman 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对还原论局限的清晰认识,在面对神经系统这样高度非线的多层次系统,用低层次的性质演绎较高层次的性质是不可行的,因为高层次系统具有低层次系统不具备的“涌现”性质,Freeman 的策略是适当选取层次,选择神经元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神经元群体是指邻接的一群神经元,它们从同一个来源接受输入,又输出到同一靶组织,起着同一种功能。确定神经元群体的状态变量显示了Freemam 的思想,将电极直接放到脑的特定部位中记录局域场电位,这个电位被理解为神经元群体活动的局域平均场的一种量度,刻画神经元群体的状态,这是神经元群体的第一个状态变量,是一种波,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的信息传递可以看作是动作脉冲传到突触前膜被积累为一个模拟电位,这是积分平滑过程,突触前电位到达阀值后就通过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感生电位,这个电位逐步积累而形成动作电位输出。这样神经元动作脉冲发放密度可以看作神经元群体的第二个状态变量。对神经元群体来说,把来自前一个神经元群体的神经

脉冲密度变换为电位(波),然后又把电位(波)变换为本身输出的神经脉冲密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